电池系统振动测试监控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1254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60324.9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系统振动测试监控方法和系统。该电池系统振动测试监控方法用于电池系统振动测试监控系统,所述电池系统振动测试监控系统包括安装于电池系统内部的振动监测件;所述电池系统振动测试监控方法包括:确定电池系统在正常状态下的基准振动信息;当振动测试装置对电池系统进行振动测试时,获取振动监测件监测到的所述电池系统内部的振动信息;基于所述基准振动信息确定振动限值;基于所述振动信息和所述振动限值确定所述电池系统的故障情况。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解决了难以及时发现电池系统内部的故障的问题。

    活塞环、活塞组件、发动机及活塞环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176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26658.4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活塞环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塞环、活塞组件、发动机及活塞环的制备方法。该活塞环包括沿周向方向具有缺口的环体,沿环体的轴向方向,环体具有上表面,位于缺口两侧的上侧面均设有凸起结构。根据本发明的活塞环,活塞环沿周向方向设有缺口,且在缺口两侧的上侧面均设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使得活塞环在运行到活塞环槽上侧时能够与活塞环槽的上侧形成微小的缝隙,气体通过缝隙进入环槽中,降低高压处的压力,减小了内外压差,进而活塞环不容易发生塌陷。由于凸起结构的设置,有效增强了缺口处的刚度,减少了活塞环在高压差下发生径向收缩和塌陷的风险。

    一种机油盖旋拧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5927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30151.9

    申请日:2023-10-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机油盖旋拧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油盖旋拧装置,包括机体、设于机体的传动组件、设于传动组件一端的驱动件以及设于传动组件另一端用于对机油盖进行夹持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驱动件传动连接,以使驱动件工作时夹持组件带动机油盖转动。本申请通过设置机体、传动组件、驱动件以及夹持组件,传动组件设于机体,驱动件以及夹持组件分别设于传动组件的两端,驱动件通过传动组件对夹持组件进行驱动,以使夹持组件带动机油盖转动,实现自动对机油盖的拧动,避免在向发动机中加注机油时,需要人为辅助的情况,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降低了人力成本,避免了工作人员的疲劳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提高了对发动机添加机油时的效率。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况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44697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93985.5

    申请日:2023-04-26

    Inventor: 李超 董朵 李连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况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获取机油泵后的第一温度值和第一压力值,以及主油道的第二温度值和第二压力值;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值和所述第一压力值确定机油泵后流量,以及基于所述第二温度值和第二压力值确定主油道流量;基于所述第一压力值、第二压力值、主油道流量和机油泵后流量确定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堵塞故障或泄漏故障。本申请通过在发动机润滑系统中设置工况检测点,能够检测机油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并通过识别检测到的工况参数综合判断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况,能够准确检测发生故障的位置,可以帮助维修人员快速定位,提高故障解决效率。

    一种EGR阀及发动机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979906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0879406.X

    申请日:2018-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EGR阀及发动机,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该EGR阀包括阀体,阀体内形成相互连通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推杆设置在阀体的一端,气门帽设置在排气通道内,推杆的一端穿过进气通道与气门帽固定连接,推杆能带动气门帽将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连接处密封;进气通道内形成第一容纳槽,平衡帽设置在第一容纳槽内,平衡帽固定连接在推杆上,平衡帽周向侧壁与第一容纳槽的槽壁贴合并能沿第一容纳槽的槽壁滑动;进气通道内废气作用在气门帽上产生的压力与作用在平衡帽上产生的压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还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该EGR阀及发动机,可靠性高,防止气门帽被动打开,进气阻力低,进气效率高,EGR阀的控制精度高。

    一种发动机二级平衡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6090130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610648235.0

    申请日:2016-08-0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种发动机二级平衡机构,包括齿圈、主动轴齿轮、从动轴齿轮、若干惰轮,所述齿圈固定在曲轴上并与所述若干惰轮中的个相互外啮合,所述主动轴齿轮与所述若干惰轮中不与齿圈啮合的惰轮中的个相互外啮合,并且,所述主动轴齿轮与从动轴齿轮两者相互外啮合,在二级平衡机构齿圈和二级平衡机构主动齿轮轴之间增加个双联齿轮,从而降低二级平衡机构的高度。

    液压混合动力车辆及其液压混合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816621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06395.5

    申请日:2015-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08 Y02T10/92 B60K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混合动力车辆及其液压混合动力系统,该液压混合动力系统中发动机的输出轴直接连接第一传动齿轮组的输入轴,第一传动齿轮组的第一输出轴通过离合器连接/断开第二传动齿轮组的第一输入轴;第一传动齿轮组的第二输出轴连接液压泵的驱动轴,液压泵的液压油出口通过方向控制阀连通/断开液压泵/马达,液压泵/马达的输出轴连接第二传动齿轮组的第二输入轴;第二传动齿轮组的输出轴连接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桥;液压泵的出口主油路通过方向控制阀均可与液压泵/马达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断开;高压蓄能器的工作油口通过开关阀可连通/断开主油路,以便主油路中的液压油流入高压蓄能器或高压蓄能器中的液压油流入主油路;该动力系统具有比较高的可靠性,且能量回收率比较高。

    一种发动机冷却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391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40683.0

    申请日:2024-05-22

    Inventor: 马伟 李超 徐菁菁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所述发动机冷却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发动机工况、分别与多个所述发动机工况相对应的多个发动机实际冷却液温度以及多个发动机目标冷却液温度;根据所述多个发动机工况以及多个所述发动机目标冷却液温度确定大循环球阀开度、小循环球阀开度与发动机工况的关系MAP;根据所述实际冷却液温度与所述目标冷却液温度的差值以及所述大循环球阀开度、小循环球阀开度与发动机工况的关系MAP确定所述大循环球阀开度和所述小循环球阀开度。有利于更加准确地控制冷却液温度达到目标温度,降低油耗;节省试验标定的时间,减少产品开发成本。

    一种四气门缸盖定位销智能排序压装机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213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48887.X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气门缸盖定位销智能排序压装机构及方法,属于发动机加工机械领域。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四气门缸盖定位销智能排序压装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输送缸盖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中部区域设有抬起定位机构;本发明通过底座、输送机构、抬起定位机构、震动上料机构、送料机构以及压装机构的设置可以实现连续的缸盖定位销压装作业,增加了缸盖定位销压装效率,解放了人工,降低了人工成本以及工人的劳动强度,且避免了人工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保障了工人的人身安全,且装配质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有利于实现装配的标准化,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

    活塞、发动机及活塞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1771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63841.7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塞、发动机及活塞设计方法,活塞包括活塞本体、冷却通道和多个凸起部;冷却通道沿活塞本体的周向延伸设置,以形成环状结构;冷却通道用于容纳冷却介质,以对活塞本体进行冷却;沿活塞本体的轴向,冷却通道具有顶壁和底壁;多个凸起部沿活塞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其中,冷却通道的底壁向活塞本体的顶部方向凸出设置以形成凸起部,凸起部与冷却通道的顶壁间隔设置;或者,冷却通道的顶壁向活塞本体的底部方向凸出设置以形成凸起部,凸起部与冷却通道的底壁间隔设置。本申请的凸起部的设置可以增强冷却通道内的冷却介质的振荡效果,从而加强对活塞的冷却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