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661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89528.4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湖南中路华程桥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UHPC加固矩形桥墩的自排水支模兼养护装置,包括底层主体模具、底层内侧模板、上层主体模具、上层内侧模板和螺栓,上层主体模具上设置有模板撑开机构,上层主体模具上设置有调节机构,底层主体模具一侧设置有抽水机构;调节机构包括盖板机构和进水控制组件,底层主体模具和上层主体模具顶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卡扣,盖板上开设有移动缝,盖板底部四周均设有伸缩罩,底层内侧模板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凸起。该用于UHPC加固矩形桥墩的自排水支模兼养护装置,底层主体模具和上层主体模具均开有孔洞,孔洞与控水杆配合使用控制水的进出,最终伸到盖板机构上面,来控制水的进出。
-
公开(公告)号:CN11724896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14586.X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采场充填模袋层、模袋群及模袋式充填方法,其在待充填区域内,垂直矿体走向布置多个矿山采场充填模袋群,矿山采场充填模袋群上端抵接采场顶板;其中,矿山采场充填模袋群包括多个上下层叠设置的矿山采场充填模袋层及多个错位垫层,多个所述错位垫层并列间隔设置在最下方矿山采场充填模袋层的底部。通过模块化矿山采场充填模袋层自由组合形成的矿山采场充填模袋群,对不同大小的充填空间进行充填支护,实现充填工序的高度模式化和程式化,在保证有效接顶的同时,极大提高了整体充填效率,且适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869998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1810966917.5
申请日:2018-08-23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辅助测量的自动调平云台及其操作方法,自动调平云台包括调平云台、水、水位控制开关、充气泵、气压升降柱与联结底框;所述的调平云台为一盛水绝缘容器,其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其内盛有水,调平云台底部铰接有至少三个气压升降柱,通过气压升降柱安装在联结底框上,气压升降柱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每个气压升降柱连接有一个充气泵,每个充气泵串联一个水位控制开关和一个电源延时开关器后连接电源的正负极;所述的水位控制开关置于调平云台内,水位控制开关对应于气压升降柱设置在气压升降柱上方。本发明操作简单、操作方便,可大幅减少测量员前期调平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3787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67904.1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山采场底部充填体补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设置于失效充填体内的锚固装置和设置于锚固装置底部预先开设的作业空间内的支撑结构,锚固装置上的锚索与支撑结构连接在一起,支撑结构内设有凹槽结构;设置锚固装置的过程可使失效充填体变紧实,从而赋予失效充填体一定的支护能力,而支撑结构的设置不仅可对锚固装置的连接件进行固定,还可以对失效充填体部分进行封闭。上述过程中,可利用锚固装置对失效充填体的物理挤压作用以及支撑结构与锚固装置之间的支撑作用,共同实现矿山采场底部失效充填体的补强,使得失效充填体重新具备支护能力,有效支撑上覆充填体和上盘矿岩,确保充填采场和下部矿体的开采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5223053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510657381.5
申请日:2015-10-08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相似模拟试验实验试块制作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深井高地压条件下开挖巷道和支护结构的相似模拟研究试块的制作模具。该装置为箱体结构,它是由底座、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上后盖板及上前盖板拼装而成的。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如下的优势:1.试块的“制‑试”分离。将试块的制作过程和实验过程分离开来,两者不相互干扰,能够同时提高试块制备和模拟试验的效率;2.由于试块制作模具各个部分都经过高精度加工,能够保证各个部件之间配合良好,能够保证制作出的试块各面均匀平整;各对应面有很好的平行度;试块密实、密度均匀;试块的尺寸精度满足要求。3.由于试块的制作脱离了模拟试验的试验台,试块的制作空间不受模拟空间的限制,能减少实验人员试块制作时间和工作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0066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7035.2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C04B2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植物纳米纤维片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水泥中加入多壁碳纳米管、植物纳米纤维片、增塑剂,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植物纳米纤维片水泥基复合材料,其中,增塑剂有效增加了水泥颗粒的分散性,多壁碳纳米管、植物纳米纤维片在纳米尺度上增强了水泥颗粒的水合作用,改善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的同时,也大幅提高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弯曲性能和断裂性能;实验结果表明,BNP含量为0.20wt%、MWCNT含量为0.1wt%的实施例3中所制备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其弯曲强度较普通水泥提高了133%;BNP含量为0.20wt%、MWCNT含量为0.2wt%的实施例4中所制备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相较于普通水泥,其断裂能提高约183%,断裂韧性提高162%,弹性模量提高275%。
-
公开(公告)号:CN10882527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37522.0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绝工作面支承压力的煤矿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工作面上顺槽、下顺槽开挖后,对巷道围岩进行支护;2)监测巷道围岩变形情况,当巷道围岩变形趋于稳定时,采用位于工作面侧交替布置的液压切顶支柱和单体液压支柱支撑顶板,然后在上顺槽、下顺槽帮部与顶板夹角处切割顺槽工作面侧的切割直接顶与基本顶,将上顺槽、下顺槽顶板与工作面顶板沿切割缝切断;3)监测液压切顶支柱应力大小变化,当顶板围岩应力分布趋于稳定后,移除液压切顶支柱;4)重复步骤1)-3),直至上顺槽、下顺槽全巷顶板切割完成。本发明通过将工作面煤层顶板与上顺槽、下顺槽顶板分割,弱化了支承压力对巷道围岩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94667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15282.X
申请日:2025-04-03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层拓扑重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鲁棒性提升方法,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拓扑结构初始化;将节点划分为三层,即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选取通信范围内的节点集进行边重连;建立基于移动平均法的收敛状态监测机制,当检测到随机边重连进程陷入停滞状态时,启动多策略协同优化机制;对优化后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全部收敛。本发明提出三种策略从“洋葱状”网络结构特点出发,通过分层拓扑重构机制有效突破了传统随机边重连算法的局部收敛限制,在不改变网络度分布的前提下,驱动网络拓扑结构向具有高鲁棒性特征的“洋葱状”结构进行演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26658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95238.0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湖南中路华程桥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UHPC加固圆形柱墩的变直径浇筑养护一体化装置及方法,所述浇筑养护一体化装置包括:支撑底模,设有第一槽道;内模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内穿设有第一移动杆,所述第一移动杆插入第一槽道内并沿第一槽道的长度方向移动;相邻所述第一板体之间通过第一延展式结构连接;外模组件,包括呈圆环状排列布置的多个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内穿设有第二移动杆,所述第二移动杆插入第一槽道内并沿第一槽道的长度方向移动;相邻所述第二板体之间通过第二延展式结构连接,护模组件;驱动组件,安装于护模组件上,并与第一移动杆或第二移动杆连接。本发明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柱墩、不同的加固厚度,实现浇筑养护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02690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001733.7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50/02 , G06F18/10 , G06F18/2131 , G06F18/214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9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山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卷积神经网络(CNN)、形变长短期记忆网络(MoLSTM)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的冲击地压预测方法。本发明结合小波降噪技术和先进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本发明在冲击地压预测中表现出色,能够有效降低预测误差,为冲击地压的预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