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4384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22836.1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17/00 , A01K67/033 , B41F13/10 , B41F1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宜油茶机械化栽培的非耕作区管理方法,所述管理方法为油茶林地设计非耕作区。非耕作区在油茶栽培区的林中或林缘,包括野生授粉昆虫保育区、有益昆虫保育区和油茶废弃物处理区、果实收集区等。通过科学的管理非耕作区,能提高油茶的坐果率、产量、含油率量,提高油茶林的生物多样性,增加油茶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抵抗不良气候的能力。与传统栽培管理方法比较,可明显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生产用工、在提高商业效益的同时提高油茶林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44384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922836.1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17/00 , A01K67/033 , B41F13/10 , B41F1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宜油茶机械化栽培的非耕作区管理方法,所述管理方法为油茶林地设计非耕作区。非耕作区在油茶栽培区的林中或林缘,包括野生授粉昆虫保育区、有益昆虫保育区和油茶废弃物处理区、果实收集区等。通过科学的管理非耕作区,能提高油茶的坐果率、产量、含油率量,提高油茶林的生物多样性,增加油茶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抵抗不良气候的能力。与传统栽培管理方法比较,可明显提高作物产(56)对比文件夏剑萍 等“.油茶传粉昆虫研究现状与今后研究重点探讨”《.湖北林业科技》.2010,第61-63页.
-
公开(公告)号:CN11580431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193051.1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17/00 , A01K67/033 , A01B79/02
Abstract: 一种油茶轮实促产生态宜机化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宜机化宽行整地、芽苗砧嫁接育苗、单垄密植、林间管理、标准化修剪、油茶林轮实管理和非耕作区生态友好型管理。该栽培方式与传统栽培方式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生产用工、提高商业效益以及油茶林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80431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211193051.1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油茶轮实促产生态宜机化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宜机化宽行整地、芽苗砧嫁接育苗、单垄密植、林间管理、标准化修剪、油茶林轮实管理和非耕作区生态友好型管理。该栽培方式与传统栽培方式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生产用工、提高商业效益以及油茶林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23465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51508.6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湖北森宝园艺有限公司
IPC: A01G22/67 , A01G7/06 , A01G24/15 , A01G24/28 , A01G2/10 , A01N43/78 , A01N59/14 , A01N37/10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园林盆景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节白蜡枝干育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截取桩材;(2)桩材泡水;(3)生根处理;(4)排桩;(5)遮荫保湿;(6)就地养护;(7)整形上盆。本发明适用于直径大于10cm的对节白蜡粗大枝干预桩,通过将对节白蜡桩材泡水处理后,用生根剂处理桩材基部,排桩扦插在一定深度的栽培基质中,通过为期一年的特定养护获得枝干直径大于10cm的能用于大型桩景和景观树制作的对节白蜡桩苗,提高了对节白蜡桩苗成活率,大大缩短了对节白蜡盆景的育成时间,为对节白蜡大桩盆景和景观树的快速成型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提高了对节白蜡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6551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55099.9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杉木新品种与油茶的套种模式及其方法,属于人工造林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杉木新品种‑‘鄂杉1号’(罗田垂枝杉,简称垂枝杉)树冠窄小、树干高直的变异特性,营建了一种可以与油茶共生互补的复层栽培与复合经营模式;本发明所选树种结构科学合理,油茶的宽大冠幅与垂枝杉的窄小冠幅相互间隔,垂枝杉的高干型和油茶的低干型空间错落,早期可为油茶遮阴,后期树冠分层可保持林间光照充足,两树种形成共生互补的空间结构关系,同时林分结构更加优化,提高幼林郁闭度,减少林地裸地,改善林地环境,有效提升林分质量、健康状况、经营效益和生态景观效果,实现一地多用和一地多收,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发挥人工林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多功能效益,保障油料、木材等林产品供给多样化、优质化,实现人工林林地的可持续经营和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双重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91743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334791.1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武汉市黄陂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IPC: A01G23/00 , A01H1/02 , B64C39/02 , B64U101/40 , B64U101/45
Abstract: 本发明的适宜无人机授粉的油茶低产林改造方法,先规划无人机授粉的航线,以两条航线间的距离为规划油茶林的行距和株距,并标记出单株点位;然后观察油茶低产林的果实是否能正常转化油脂,不能正常转化的单株计为P,根据P占总株数的关系进行授粉,然后基于单株座果率分为三类,将不在单株点位的A类和C类单株,直接淘汰出油茶低产林;不在单株点位的B类单株,选择1‑4株为采穗母株D;将在单株点位的A类和C类单株进行短截,用采穗母株D的穗条进行嫁接;再在缺少单株的单株点位上移栽,或补植,嫁接;最后清理,复查,得到规划的油茶林。该改造方法,将油茶林的单株花期调整为一致,提高油茶产量,解决油茶适应机械化生产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876568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12112.8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湖北森宝园艺有限公司
IPC: A01G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园林盆景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节白蜡云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观察对节白蜡整株树形,确定制作云片的位置,修除多余的粗枝;S2、在待制作云片的位置处固定造型架;S3、将把朝上生长的枝条往下拉,用塑胶带的一端将枝条固定在造型架上,并将塑胶带的另一端系在树干上;S4、将拉下来的枝条在造型架上盘成蚊香状,并通过扎带固定在造型架上;S5、清除云片上的多余枝叶;S6、重复步骤S3‑S5三到四次,修饰云片形状;S7、拆除造型架及塑胶带。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以形成蚊香状云片,还能大大提高蚊香状云片的制作效率,同时增加对节白蜡盆景、桩景和景观树的园林观赏性,提高其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16906536U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20490438.2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M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茶地蜂成虫捕捉器,捕捉装置包括可外罩在油茶地蜂巢穴上的罩体,罩体的顶部设置有出口;储虫装置包括位于罩体上方的储虫件,储虫件的内部设置有可储存油茶地蜂的储存腔,储虫件上设置有供油茶地蜂进入储存腔的进口;连接件内设置有供油茶地蜂运动的运动通道,运动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部,连接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与运动通道相连通的顶部开口和底部连接口,底部连接口与出口相连接,顶部开口与进口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茶地蜂成虫捕捉器,在对油茶地蜂捕捉和储存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无需跟油茶地蜂接触,不会对油茶地蜂造成损伤,提升油茶地蜂的捕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7465624U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21431553.9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木胸径测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林木胸径的工具,包括第一直尺、第二直尺、第三直尺和第四直尺,还包括数量为若干个的连接机构和锁紧机构。该用于测量林木胸径的工具,通过连接机构便于快速对若干个第一直尺、第二直尺、第三直尺和第四直尺进行安装及拆卸,使得该工具适合不同胸径的林木测量使用,并通过锁紧机构选择性同步锁定连接机构与第一直尺、第二直尺、第三直尺或第四直尺两两之间的滑动间距及折叠角度,进一步使得该工具在测量过程中便于快速高精度同步测量林木不同方向上的胸径,达到简单方便高精度测量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