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1399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03602.8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46 , H02J3/14 , G06F30/27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鲸鱼算法优化新型电力系统抽水蓄能的装机容量最优规划策略及系统。在新能源高占比的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可弥补新能源出力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带来的不足。合理根据某地区的负荷预测情况,并结合风电机组,光伏机组和火电机组的出力特性与抽水蓄能自身调峰特性,建立最大消纳新能源,减少碳排放的目标函数,通过鲸鱼优化算法模拟鲸鱼觅食的三个阶段来规划该地区不同程度新能源渗透率下的抽水蓄能装机容量,以达到清洁能源消纳,节约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40069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1475699.3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46 , H02J3/14 , H02J3/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比例清洁能源电网电源最优降碳运行方法。引入全年每个时刻每个机组不同类型的电源出力和负荷,构建电网电源与负荷平衡模型、上网电价收益模型、发电成本模型、经济效益模型和碳排放目标模型;根据经济效益模型、碳排放目标模型构建电源最优降碳运行策略综合目标模型,构建系统约束条件模型。以电源最优降碳运行策略综合目标模型作为优化目标,以系统约束条件模型作为约束条件,通过NSGA‑Ⅱ算法对目标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优化后全年每个时刻各类型电源最优出力策略。本发明在满足高占比清洁能源电网内系统和各种电源约束条件下,将全年分为多个时段,分别优化选取每种电源的配置容量,使电网的碳排放最小并且经济效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51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71831.3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适用于台风场景的电网安全风险全过程闭环管控优化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协调各风险管控措施并寻求电网安全风险和经济代价最优,降低台风灾害下电网安全风险与经济损失,并解决电力系统面对台风时存在的电网协调调度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水平。电网安全风险全过程闭环管控优化方法包括:步骤1、分析台风风速与电网输电线路故障概率;步骤2、分析可能发生的故障场景和对应的电网负荷损失;步骤3、提出负荷损失最小的主动调度方案与修复方案;步骤4、对电网风险后果和风险发生概率进行量化;步骤5、确定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步骤6: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电网安全风险全过程闭环管控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35768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012943.0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综合因素指标的制氢加氢站布点优化方法。本发明,引入多节点配电网模型,分别构建节点电压偏差指标、有功功率裕度水平指标、有功网损指标、交通流量指标、制氢加氢站服务范围指标、用户满意度指标;分别构建有功功率上限约束、机组爬坡速率约束、节点电压约束、功率平衡方程约束、燃料电池汽车充氢数量及总需求约束、制氢加氢站数量约束、制氢加氢站服务范围约束、制氢加氢站重合度约束;构建制氢加氢站布点优化目标,结合多个约束条件,通过樽海鞘群优化算法优化求解得到多节点配电网模型中制氢加氢站优化接入节点。本发明有效减少配电网电压偏差,提升线路功率裕度和减少电网的网损,提升制氢加氢站交通路网布点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1800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208624.1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析机组灵活性改造后对大容量直流受端电网动态无功支撑方法,包括:建立机组灵活性改造后机组数学模型;利用已建立的机组灵活化改造后机组数学模型,得到机组暂态无功出力表达式;根据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立直流换相失败数学关系;利用建立的直流换相失败数学关系,得到直流换相失败对应交流系统临界电压;构建含机组灵活化改造的动态模拟试验平台,利用得到的机组暂态无功出力表达式以及临界电压值确定灵活化改造机组对大容量直流换相失败的影响;利用动态模拟试验平台验证机组灵活化改造后对大容量直流受端动态无功支撑。本发明可充分利用机组暂态无功支撑能力,加强对大容量直流受端电网电压稳定水平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52640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01159.0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N3/00 , G06N3/12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 G06F113/06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新型电力系统电源最优规划方法,通过配比电源容量解决电网的负荷波动以及提高电网的消纳能力。该策略通过建立五维新型电力系统模型,用机理‑数据驱动的混合模型对风电、光伏机组建模解决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问题,建立虚拟电力系统的结构规划模型和系统规划模型,数字孪生对系统规划建模仿真,同时将计算结果反馈给规划主体以此指导规划决策,通过传感器与物理实体信息实时交流互动实现模型结构和参数自动更新迭代,结合系统规划成本、弃风弃光量等指标检验规划方案的效果,同时提供电力系统运行点详细信息,利用更新参数后的多次仿真,搜寻最优各类型电源的占比。
-
公开(公告)号:CN115471031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629694.X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碳捕集电厂与抽水蓄能联合运行的电力系统低碳经济调度策略。该策略有效地实现电力系统低碳经济运行的同时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克服了传统的火电厂高碳排放和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应对碳捕集电厂参与调度的缺陷和增强新能源消纳能力,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解决方案。灵活运行碳捕集电厂和抽水蓄能联合运行能够实现全时段内的低碳经济互补协同,从与当前系统灵活资源联合调度的优势出发为碳捕集电厂的大范围应用提供可行解。
-
公开(公告)号:CN108357688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711329864.8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无人机起落装置及降落控制方法,无人机的中部开有环形孔洞,四周有固定翼,环形孔洞外围底部有无人机感应装置、无人机定位装置、无人机飞行控制装置、无人机图像采集装置。起落装置是一正圆锥形塔台,塔台上端有顶部感应装置,塔台下部的圆周上有电磁铁吸附装置,塔台的底部有平稳配重块;塔台用于穿过无人机环形孔洞并通过电磁铁吸附装置吸附住无人机。塔台下部锥面直径稍小于环形孔洞直径。降落控制方法包括无人机发现塔台的方法、无人机移动并降落到塔台上的交互控制方法和无人机降落后固定在塔台上的方法。结构简单,降落时无需精确定位对准即可成功降落,降落过程中所需时间较短且不易损坏无人机。
-
公开(公告)号:CN11631657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08714.0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湖北工业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调相机对直流换相失败临界电压影响计算方法,包括:建立直流逆变侧换相电压计算模型,得到换相电压变化规律;建立换相电流与换相电压、换相电抗及换相角度之间的关系;得到直流逆变侧换相角与换相电压、换相电流关系;建立交流系统电压与高压直流输电换相角之间的计算模型,计算得到导致高压直流输电逆变侧换相失败对应的交流系统临界电压;构建含大型调相机与详细直流模型的仿真计算平台,计算调相机不同运行方式下机组无功出力及换流站母线电压水平,利用建立的换相失败对应交流系统临界电压,得到大型调相机对高压直流输电逆变侧换相失败的影响。本发明可准确计算大型调相机对直流换相失败的影响,优化大型调相机运行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617079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43186.5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子轨迹相似性的k‑匿名轨迹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对于用户的真实轨迹,找出轨迹上的起止点和局部极值点,再基于这些点分割历史轨迹集和用户真实轨迹,得到具有相同起止点的历史子轨迹集和真实子轨迹,结合有相同起止点的真实子轨迹和历史子轨迹的空间、时间和语义相似度,找出历史子轨迹中符合阈值要求的历史子轨迹,然后求出历史子轨迹与真实子轨迹形成的封闭区域的面积,根据面积进一步筛选历史子轨迹,最后根据筛选出的历史子轨迹生成k‑1条与用户真实轨迹不可区分的虚拟轨迹,实现对用户真实轨迹的k‑匿名保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