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6254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415565.1
申请日:2020-05-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1S5/16
Abstract: 一种基于RSS与位置指纹的室内可见光联合定位方法,先进行室内定位场景初始化,选出三盏LED灯作为光源;然后根据现有定位场景及选定光源,多次测量各采样点处接收到的来自光源的光功率,取平均值进行高斯滤波,得到稳定的RSS值作为位置指纹数据,构建离线指纹数据库;在定位区域内,结合室内链路特性,利用强度距离估计算法、三边定位算法,得到采样点的估计位置坐标,得出RSS三边定位在该室内场景下的最大定位误差,用以作为后续指纹匹配定位时的有效范围;最后,在线实时测量待定位目标终端处的RSS值,采用优化的加权K最近邻算法,在得到的有效范围内,与离线指纹数据库对应范围中的位置指纹逐一匹配,计算得到待定位目标终端的位置,实现精确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1541485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0325231.5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H04B10/116 , H04B10/50 , H04B10/60 , H04B7/0413
Abstract: 一种高相关性信道下的可见光MIMO通信系统,为N×N的MIMO‑VLC系统,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所述包括发射机中包含N个紧密排列的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发光二极管,接收机中包含N个紧密排列的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光电探测器,从而使得每个信道增益的大小不同,并能够实现复用增益。本发明紧密的含义是,相邻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光电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在系统中视为零。本发明还提供了提出了发送信号向量优化的方法,仿真实验证明,本发明优于传统的重复编码方法,降低了MIMO‑VLC通信系统的误码率,进一步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4148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25231.5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H04B10/116 , H04B10/50 , H04B10/60 , H04B7/0413
Abstract: 一种高相关性信道下的可见光MIMO通信系统,为N×N的MIMO-VLC系统,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所述包括发射机中包含N个紧密排列的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发光二极管,接收机中包含N个紧密排列的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光电探测器,从而使得每个信道增益的大小不同,并能够实现复用增益。本发明紧密的含义是,相邻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光电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在系统中视为零。本发明还提供了提出了发送信号向量优化的方法,仿真实验证明,本发明优于传统的重复编码方法,降低了MIMO-VLC通信系统的误码率,进一步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8814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695531.7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陈俊勇 , 魏珂 , 王毅 , 陈超 , 梁瑞卿 , 陈燕扬 , 张运 , 赵翔宇 , 王宇飞 , 陈虎 , 彭晓 , 丁雪 , 王泽齐 , 胡天辰 , 袁延荣 , 武春飞 , 潘明健 , 李瑾 , 髙檗 , 李浩 , 纪祖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多任务复杂环境的无线通讯决策系统,该无线通讯决策系统运行无线通信系统架构中。无线通讯决策系统包括系统初始化模块、多源数据接收模块、精确控制算法模块、动态中继卫星切换模块、高效遥测数据分包模块以及状态监测与链路传输模块等六大核心模块。无线通讯决策系统主要功能是监测航天器运行状态并接收飞行数据,并将数据综合分包通过卫星或地基方式进行遥测传输。在飞行过程中,无线通讯决策系统根据监测到的航天器状态实时制定卫星通信链路控制策略,用来选择通信卫星或控制卫星通信设备进行通信。无线通讯决策系统在无线通信系统架构中处于天线角度控制的关键路径,实时性高,依赖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43728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907499.9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宇航 , 袁延荣 , 李瑾 , 潘明健 , 邱长泉 , 郑昭虎 , 陈燕扬 , 任亮 , 李少伟 , 张晋 , 施睿 , 叶威 , 孔凡玲 , 刘玥良 , 刘箭言 , 杨亮 , 张伯炜 , 秦永强 , 杨志涛 , 贺梦尧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应用于主动膨胀落球装置弹出的高可靠分离控制系统,包括:供电电池、控制器和分离开关;分离开关用于敏感整流罩的分离状态;控制器敏感运载器起飞后运载器的轴向飞行过载,在过载电压高过额定阈值后,生成过载信号,对过载信号进行三取二判决,输出经延时处理的解保控制指令;控制器接收到分离开关输出的分离信号,对分离信号进行三取二判决,输出经延时处理的引爆控制指令。采用无线测发控技术,地面测试阶段仅通过手持无线测试终端即可完成整个测发流程,降低了测试场地需求,有效提高了测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800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010752725.1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磁耦合的飞行器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发射线圈和无线电能发射装置输出端通过地面馈线连接,无线电能发射装置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接收电源输入,并将电能输送至弹上设备;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接收弹上装备的反馈信息,并执行对应操作;无线电能接收装置输入端与接收线圈通过弹上馈线连接,无线电能接收装置输出端与弹上电池连接;接收线圈接收发射线圈输送的电能,并通过无线电能接收装置将高频交流电变换为电池需要的直流电压,并将反馈信息发送至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本发明取消了弹/箭地充电电缆连接,通过磁场耦合方式完成弹上锂电池的非接触充电和通信,消除了由于口盖开合造成的多重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56558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023697.5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任亮 , 苏汉生 , 肖振 , 蒋海 , 李彬 , 艾炜 , 施睿 , 袁延荣 , 郭心怡 , 孙冬雪 , 邱长泉 , 叶威 , 李瑾 , 刘箭言 , 高檗 , 潘明健 , 刘涛 , 韩天宇 , 张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高超声速飞行环境下的数据自毁方法,步骤包括:存储器在飞行过程中实时存储飞行数据,将数据依次存储在Flash芯片的多个存储单元中;当存储器收到外部传输的两路冗余自毁信号时,当存储器判别至少一路自毁信号有效,存储器开始执行数据自毁;单个Flash芯片包括两个独立的CE信号,为CE1信号和CE2信号,CE1信号和CE2信号各对应两个逻辑单元LUN1和LUN2,每个逻辑单元包括多个存储单元;物理擦除时,同时对CE1信号和CE2信号各自的逻辑单元LUN1进行并行擦除。本发明采用两路冗余接收的方式,提高了自毁指令接收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29568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0716664.8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缓解高速飞行器黑障通信的方法,释放二氧化碳干预高速飞行器表面鞘套区域电子密度,降低等离子体截止频率,从而来缓解航天器黑障通信。本发明包括:飞行器内设置存储装置及喷射装置,存储装置用于储存二氧化碳,喷射装置用于喷射二氧化碳;飞行器与地面通信中断时启动喷射装置,存储装置内储存的二氧化碳喷射到飞行器外,喷射装置喷射二氧化碳的方向与等离子体流场方向成锐角。本发明通过喷射二氧化碳降低高速飞行器表面等离子体电子密度从而缓解黑障通信,具有独特原理:O+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中性分子气体和#imgabs0#然后#imgabs1#与电子结合,反应生成中性氧原子,降低飞行器周围电子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838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0761897.4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多任务的遥外安一体化综合测控站,包括:射频前端组合模块,用于对下行射频信号进行接收和处理;对上行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后整带发射;射频矩阵单元,用于对下行射频信号进行功率均衡和分路处理,以及对安控射频信号和上行外测射频信号进行合路处理得到上行射频信号;综合处理终端,用于对下行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遥测信号和下行外测信号,以及对安控指令和上行外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安控射频信号和上行外测射频信号。通过本发明实现了遥测、外测和安控等天线和信道设备的一体化和综合化设计,减少了设备数量,压缩了设备体积,实现了对飞行器进行不同体制遥测、外测和安控等功能的综合测试、性能评价和安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715048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177462.1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陈燕扬 , 袁延荣 , 邱长泉 , 陈敏 , 尘军 , 张晋 , 崔同锴 , 李瑾 , 崔占中 , 高扬 , 董耀军 , 周禹 , 于明星 , 周勇军 , 张烨琛 , 苏二龙 , 孟举 , 杨凌霄
IPC: H05H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等离子体密度在线诊断方法,包括利用探针零位采集电流得到修正后的探针等离子体采集电流;在修正后的探针等离子体采集电流中选取有效数据,划分为n段;获取n段数据中各段数据的I‑V曲线;根据I‑V曲线得到电子温度和饱和离子电流,进而得到n段数据的电子密度;对电子密度进行边缘效应和碰撞效应修正,得到等离子体流场的等离子体密度。本发明还公开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等离子体密度在线诊断系统,包括供电模块、电源变换模块、三角波变换模块、信号调理模块、采集及频率调节模块、探针和数据处理设备。本发明提高了真实环境下等离子体测量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可用于指导基础理论研究、预示模型修正和支持可靠测控通信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