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混合形状电极的红细胞与血小板微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093734U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22402548.7

    申请日:2021-10-0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半圆形电极红细胞和血小板微分离装置,包括两个入口,两个出口,微流体通道,两个缓冲室,两个矩形电极,三个半圆形电极,两个三角形电极。在微流体通道上方施加一定个数正负交错的电极,该电极会在微流体通道空间产生不均匀电场,流体中红细胞和血小板通过该电场时,会因为本身属性,导致其受到的介电泳力的不同,而发生不同方向的位移。通过该力作用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发生不同方向的位移就可以分离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分离速度快,分离粒子精细,不需要对红细胞和血小板进行标记,对分离的对象损伤小;设计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一种交错电极的微混合器

    公开(公告)号:CN213942932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2212969.9

    申请日:2020-10-0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交错电极的微混合器,包括第一入口(1)、第二入口(2)、微混合通道(3)、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5)、第三电极(6)、第四电极(7)、第五电极(8)、第六电极(9)、出口(10)。在微混合通道两边对称施加6个电极,通过六个电极在微混合通道内产生的电场力打乱流体的层流状态,使在微混合通道内的不同流体因电渗作用而发生涡流,涡流迫使两种流体混合,混合流体最终从混合流体出口流出。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只需通过在电极上施加合适的交错交流电压或者调节信号发生器的电压、频率就能实现微流体的混合,无需对混合室和混合通道进行复杂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混合效率。

    一种双腐蚀应力模型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304767U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20745090.7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机电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腐蚀应力模型实验装置,包括了一个矩形土壤域,一个金属管道,两个腐蚀缺陷组成。高强度的合金钢管道和周围的土壤组成模型实验装置。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中,钢管经常受到复杂的应力或者应变条件的影响,除了来自内压的应力外,由于周围土壤的运动,管道还会承受显著的纵向应变。本次的实用新型模拟了现实的管道腐蚀情况,设置了两个腐蚀点,来表征弹性和塑性变形对管道腐蚀的影响。其优势在于:结构设计简单,模拟了现实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应对土壤中管道的腐蚀对管道承受应变力的影响。

    一种主被动式圆通道微流体混合器

    公开(公告)号:CN214159412U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22539380.X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主被动式圆通道微流体混合器,包括1个入口,1个出口,2个微流体通道,2个挡板以及6个电极。通过设计特殊结构的微流体通道,在两种微流体流经微通道的不同区域时,利用微流体流动的“科恩达效应”,使得微流体沿微通道内壁面流动,在两种微流体汇合处由于混沌对流形成二次流,加强了对流扩散强度。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混合速度快,依靠微通道结构改变及电场作用就能实现多种微流体有效混合;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方便微流体的混合。

    一种双挡板的流-固耦合模型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812808U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22405980.7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机电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挡板的流‑固耦合模型实验装置,包括一个入口,一个出口,一个水平流道,一个第一挡板,一个第二挡板。流体从左向右流动,两个挡板使流体进入通道与挡板形成的窄道,流体会对挡板壁施加由黏性阻力和流体压力产生的作用力。两个挡板在外加载荷的作用下发生弯曲,由此导致流体也会沿着新的路径流动。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结构设计简单,易于实施且捕捉了流体与固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无需复杂的流体通道,提高了流固耦合实验系统的研究效率;说明了流体流动如何使固体结构发生变形的问题。

    一种蛇形流场结构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084950U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22656058.X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蛇形流场结构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装置,包括阴极侧的三个通道域以及下面的氧气扩散层、薄氧气扩散电极、质子交换膜、薄氢气扩散电极、氢气扩散层。通道入口位于左侧,出口位于右侧。质子交换膜具备高质子导电率、优良的电子绝缘性能、高稳定性和低气体透过率等性能。蛇形流场结构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装置催化层反应气体分布浓度最高,质子交换膜上水含量分布相对均匀,具有较好的质量传输特性。基于此,我们提升了燃料电池的性能。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减少氧气扩散层和氢气扩散层通道间泄漏流;增强反应气体在多孔介质扩散作用;催化层表面氧气浓度分布更加均匀;能够提高燃料电池一定的活化速度,降低活化时间。

    一种星形挡块的方形微混合器

    公开(公告)号:CN213942931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2211763.4

    申请日:2020-10-0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星形挡块的方形微混合器,包括两个入口,一个出口,微混合通道,4个电极,方形混合室,星形挡块。在混合室相隔90度方位施加4个电极,通过四个电极产生的电场力打乱流体的层流状态,从而实现两种流体混合。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只需通过在电极上施加合适的交流电压就能实现微流体的混合,无需对混合室和混合通道进行复杂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混合效率。

    一种半圆形电极红细胞和血小板微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762336U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22244930.5

    申请日:2020-10-1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半圆形电极红细胞和血小板微分离装置,包括两个入口,两个出口,微流体通道,一个缓冲室,7个半圆形电极。在微流体通道上方施加一定个数正负交错的电极,该电极会在微流体通道空间产生不均匀电场,流体中红细胞和血小板通过该电场时,会因为本身属性,导致其受到的介电泳力的不同,而发生不同方向的位移。通过该力作用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发生不同方向的位移就可以分离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分离速度快,分离粒子精细,不需要对红细胞和血小板进行标记,对分离的对象损伤小;设计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