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30516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76187.2
申请日:2010-05-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的方法,步骤包括:将可溶性的Fe2+化合物和Fe3+化合物充分混合溶解于蒸馏水中;将强碱溶解于蒸馏水中,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剂;超声条件下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持续反应0.2~2h,得悬浊液;将悬浊液离心分离或滤纸过滤,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洗涤后,干燥,得Fe3O4纳米颗粒。本发明具有反应温度低,制备工艺简单,生产周期非常短,成本低的特点,产品纯度高,颗粒尺寸小。本发明所得到的纳米颗粒为Fe3O4单相,形貌为颗粒状,直径平均在10n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550331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910098621.7
申请日:2009-05-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9K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轻质高导热复合材料,它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石墨粉71%~99%;Al粉1%~29%。制备步骤如下:按重量百分比含量称取石墨粉和Al粉,置于密闭容器中混合0.5~24小时后,在真空或者在氩气、或氮气保护气氛下,于600℃以上,大于10MPa压力下热压成型。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一次成型,生产周期短。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制得的复合材料成品密度小、材料内部无微裂纹,机械强度好,热导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530915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910097727.5
申请日:2009-04-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层复合结构雷达吸波粉体及其制备方法。这种雷达吸波粉体具有三层复合结构,其核心部分为碳管或碳纤维,中间层是单分散纳米铁或镍微粒,最外层是非晶态铁;外层包覆有聚酰亚胺薄膜。其制备方法是以天然纤维炭化物或纳米碳管为载体,油酸铁或油酸镍为反应物,经载体吸附、加热分解及氢气还原制得中间产物;以此中间产物为载体,铁盐为反应物,经氢气还原、聚酰亚胺包覆等步骤,形成具有三层复合结构的雷达吸波粉体。这种粉体的基底属电损耗型吸波材料,中间层为顺磁性吸波材料,而外层为超顺磁性吸波材料,具有高效、轻质和吸波频带宽的优点,适合于制作各种涂覆型和结构型的雷达隐身材料,尤其适合于各类飞行器的雷达隐身。
-
公开(公告)号:CN100500561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710068432.6
申请日:2007-05-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1B33/113 , B82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尺寸可控的中空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它是以纳米壳聚糖微球为模板,硅酸或硅酸钠为硅源,通过静电吸附形成氧化硅包覆纳米壳聚糖微粒的核壳结构,经老化后用酸调整pH值去除模板,制得中空氧化硅微球。本发明的中空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克服了现有中空氧化硅微球制备方法的一些不足,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条件温和,原料便宜易得,制备的氧化硅微球形貌规整、粒径均匀、结构致密,且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分子口大小的壳聚糖调控中空球的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01319404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810062243.2
申请日:2008-06-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制备空心球状硫化镉纳米晶的方法,采用的是是水热法,首先,将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于水中形成透明溶液,接着加入氯化镉和硫代乙酰铵,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液加入到水热反应釜中,密封反应釜,在80~160℃下保温6~24h,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反应釜,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沉淀,离心过滤,干燥,得到空心球状硫化镉纳米晶。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温度低,能耗少,成本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724157A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200510049877.0
申请日:2005-05-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碱金属掺杂铜催化剂及用于制备一维碳纳米材料的方法。碱金属掺杂铜催化剂由碱金属、铜及镁三种金属的氧化物组成,其摩尔比为碱金属∶铜∶镁=(0.001~1)∶(0.1~1)∶(0.1~10)。将一定量的催化剂放入温度为500~1000℃的固定床气体连续流动反应炉中,通入乙炔、氨气和氮气,乙炔、氨气和氮气的流量比为:(50~100)∶(50~300)∶(50~300),反应10分钟~60分钟,收集产物即为本发明产品。本发明方法简单,制备的碳纳米管及碳纳米纤维具有独特的结构,其中碳纳米管在其端部填充有铜纳米尖,碳纳米纤维为多孔分叉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721065A
公开(公告)日:2006-01-18
申请号:CN200510050169.9
申请日:2005-06-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01J23/755 , B01J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锰结核、富钴结壳为载体的铜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它附载有铜离子及铜金属微粒,按重量百分比计,铜在催化剂中的含量为2~15%。方法步骤:1)将锰结核、富钴结壳破碎,在清水中浸泡;2)浸泡过的矿石移入铜盐溶液反应,然后在混合物中加入尿素,加热;3)矿石过滤或离心脱水,清洗,晾干或烘干;4)所得产物在氮气流中处理,然后在氮气流中加入氢气,继续处理,在氮气流中冷却到室温,所得产物即为铜基催化剂。本发明采用天然锰结核、富钴结壳作为铜基催化剂的载体,它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优点。催化剂在载体上分布均匀,与载体结合十分牢固,它的使用寿命和催化活性都将高于传统上以氧化物为载体的铜基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212189C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03141575.X
申请日:2003-07-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01J23/881 , C01B3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以氧化镁为载体,以铁形成的氧化物为主催化剂,以钼为助催化剂形成的Fe/Mo/MgO催化剂,催化剂中铁∶钼∶镁的摩尔比为0.5~5∶0.01~3∶8~30。该催化剂用于制备单壁纳米碳管在固定床气体连续流反应炉上进行。通过调节催化剂活性组分的配比可以控制生长的单壁纳米碳管的直径。既可以生长直径单一的单壁纳米碳管,也可以生长出直径有一定分布范围的单壁纳米碳管。单一直径的单壁纳米碳管的直径为0.87±0.05nm,具有直径分布的纳米碳管的直径为0.75~1.3±0.1nm。发明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活性较强,工艺过程简单,稳定性好,用其制备单壁纳米碳管产量较高,纯度较好,石墨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555922A
公开(公告)日:2004-12-22
申请号:CN200410015667.5
申请日:2004-01-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用于生产碳纳米管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以纳米碳酸钙为载体制备催化剂,有浸渍法和沉淀法两种方案,前者是将过渡金属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将纳米碳酸钙粉悬溶于上述溶液中,经烘干,碾磨制得。后者是将过渡金属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高分子分散剂,再将纳米碳酸钙粉悬溶于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至所得胶体的pH值等于8~10为止,经烘干,碾磨制得。该方法工艺简便、容易实施、便于一步提纯。本发明制得的催化剂用于生产碳纳米管,可以用乙炔等廉价的碳源,在较低温度下,制备出大量高质量的碳纳米管。
-
公开(公告)号:CN1443709A
公开(公告)日:2003-09-24
申请号:CN03116522.2
申请日:2003-04-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用该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催化裂解甲烷制备成束多壁纳米碳管的方法。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含有镁及钼的氧化物,镁/钼的摩尔比为(0.5~2.0)∶(0.5~3.0)。成束多壁纳米碳管的制备在固定床气体连续流反应炉上进行。将炉温升至500~1100℃,再将催化剂放入炉中段恒温区,通入流速为50~1500sccm甲烷与流速为50~500sccm氢气或氮气或惰性气体,反应5~120分钟制得成束多壁纳米碳管。用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制备成束多壁纳米碳管,全部是自组装成束,过程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催化剂的活性与利用率高,成束多壁纳米碳管产量大,纯度高,管径小且均匀,石墨化程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