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995785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219241.8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D01F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纤维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一氧化硅为硅源,碳纤维为碳源制备得到一氧化硅和碳纤维的混合分散液;2)对所述混合分散液进行干燥得到前驱体;3)将所述前驱体在真空度为0.03‑0.1MPa,温度为1000‑1400℃的条件下煅烧,得到粗产物;4)对所述粗产物进行除硅处理,得到碳化硅/碳混合物,对所述碳化硅/碳混合物煅烧除碳得到碳化硅纤维。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在碳纤维上原位生成碳化硅并最终得到碳化硅纤维,且采用不同规格的碳纤维可制备出不同规格的碳化硅纤维,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尺寸的碳纤维对碳化硅进行可控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09824381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18608.4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陶瓷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碳化硅陶瓷膜包括支撑体和均匀附着在所述支撑体上的纯质碳化硅膜层,所述膜层由相互连接的碳化硅纤维构成,所述膜层具有微孔结构。碳化硅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碳化硅支撑体表面涂敷分散液A并干燥得到预制膜,分散液A中包含碳纤维、聚碳硅烷以及用于分散碳纤维并溶解聚碳硅烷的溶剂;在预制膜表面涂敷一氧化硅分散液并干燥得到反应膜;将反应膜在真空条件下煅烧得到多孔陶瓷膜初品;对陶瓷膜初品进行酸或碱处理后,在空气或氧气气氛下焙烧,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在支撑体表面合成孔径可控的多孔膜层,且膜层纯度高、膜层与支撑体结合牢固,所用原料易得、价格低、工艺简单,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777014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610191305.4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 宜昌中达矿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高泵送性磷矿山用填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凝材料、集料、水和外加剂;其中,胶凝材料、集料、水各原料所占质量百分数为:胶凝材料10~30%,集料占60~85%,剩余为水;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和激活剂,减水剂添加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5~1.5%,激活剂添加量为胶凝材料中的工业废渣质量的5%;所述的胶凝材料包括水泥、亚微米级超微细活性粉末和工业废渣;水泥占胶凝材料质量的40~70%,亚微米级超微细活性粉末占胶凝材料质量的15~40%,工业废渣占胶凝材料质量的0~35%。本发明具有高泵送性、低泌水性、高强度且填充费用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99987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18601.2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B01J27/224 , B01J37/08 , B01J37/06 , B82Y30/00 , B82Y40/00 , C02F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石墨烯纳米片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石墨烯纳米片和一氧化硅粉末混合分散液,所述混合分散液中石墨烯与氧化硅的摩尔比为(2-1):(1-2.5);2)对所述混合分散液进行干燥得到前驱体;3)将所述前驱体在真空度为0.03-0.1MPa,温度为1000-1250℃条件下煅烧,得到碳化硅/石墨烯纳米片粗产物;4)对所述粗产物进行除硅处理得到碳化硅/石墨烯纳米片。根据本发明的碳化硅/石墨烯纳米片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261868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491594.0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C04B38/06 , C04B35/584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多孔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素胚的成型;2)膜层的涂覆;3)烧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陶瓷耐高温、抗氧化、抗腐蚀、抗热震性能好的特点,制备具有高连通孔隙结构的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多孔陶瓷膜材料,在高温使用环境,比如高温气固分离、高温液固分离、高温催化载体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261867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89556.1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C04B38/06 , C04B35/565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纯碳化硅多孔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碳化硅素胚的成型;2)碳化硅膜层的涂覆;3)纯碳化硅多孔陶瓷的烧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碳化硅相比氧化铝、堇青石、莫来石等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和抗热震性能,本发明提出由细颗粒的碳化硅作为粘结剂,将大颗粒的碳化硅作为骨料,复合造孔剂等材料,形成一种纯碳化硅多孔陶瓷膜材料,必将大幅提升膜材料的耐高温、耐腐蚀和抗热震性能,极大的拓宽了无机陶瓷膜的使用范围和在严酷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87928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910218578.7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碳化硅纳米材料为纳米带状结构。碳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一氧化硅为硅源,以碳纳米管为碳源制备得到一氧化硅和碳纳米管的混合分散液,硅源和碳源按照硅元素与碳元素的摩尔比(0.5‑3):1投料混合;对分散液进行干燥,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在真空度为0.03‑0.1MPa,温度为1000‑1400℃的条件下煅烧,得到粗产物;对粗产物进行除硅处理得到碳化硅/碳纳米管复合物,将碳化硅/碳纳米管复合物在空气或氧气气氛下焙烧,得到碳化硅纳米带,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以碳纳米管为碳源制备的碳化硅材料为碳化硅纳米带,且原料易得,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成本低,有利于实现碳化硅纳米带的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35016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10568311.0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蛋黄‑蛋壳结构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粉体与熔融态萘的混合分散物,混合分散物中粉体与萘的质量比为1:(2‑5);采用熔融造粒装置对混合分散物进行处理得到粉体/萘球形混合物;制备纳米石墨片和有机粘合剂的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包裹在粉体/萘球形混合物的表面,得到粉体/萘/混合物料微球,混合物料与粉体/萘球形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10‑70);对粉体/萘/混合物料微球进行低温加热处理去除萘层,得到蛋黄‑蛋壳结构粉体@混合物料微球,对粉体@混合物料微球进行高温碳化处理得到蛋黄‑蛋壳结构的粉体@石墨微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腐蚀、简单、廉价、环保的、可大规模制备的蛋黄‑蛋壳结构核@石墨微球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35016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568311.0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蛋黄-蛋壳结构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粉体与熔融态萘的混合分散物,混合分散物中粉体与萘的质量比为1:(2-5);采用熔融造粒装置对混合分散物进行处理得到粉体/萘球形混合物;制备纳米石墨片和有机粘合剂的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包裹在粉体/萘球形混合物的表面,得到粉体/萘/混合物料微球,混合物料与粉体/萘球形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10-70);对粉体/萘/混合物料微球进行低温加热处理去除萘层,得到蛋黄-蛋壳结构粉体@混合物料微球,对粉体@混合物料微球进行高温碳化处理得到蛋黄-蛋壳结构的粉体@石墨微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腐蚀、简单、廉价、环保的、可大规模制备的蛋黄-蛋壳结构核@石墨微球的制备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