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纳米金比色的microRNA-7a快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4233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25475.5

    申请日:2018-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金比色的microRNA-7a快速检测方法。利用单链DNA和双链DNA的静电性差异,与金纳米在高盐浓度下的不同相互作用(颜色变化)对靶目标进行比色检测,且结合紫外可见光谱仪检测其吸光度值间接检测靶目标的浓度。本发明的检测浓度下限达到5.3nmol/L,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2C+0.238,r=0.990。该方法不仅能对未标记的microRNA-7a进行特异性分析,且能很好地区分单碱基错配序列,特异性强,方法简便,分析速度快,肉眼可视目标物的浓度检测下限,能够较好地广泛应用到实际检测中。

    一种基于生物条形码的microRNA-7a电化学检测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295169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225478.9

    申请日:2018-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条形码的microRNA-7a电化学检测方法及应用。首先利用磁珠标记链霉亲和素修饰的捕获探针形成MB-CP1结构,金纳米标记巯基修饰的信号探针和条形码形成Au-RP1-barcode结构。在目标物的存在下,MB-CP1,Au-RP1分别与目标物两端互补,形成“三明治”结构,利用二硫苏糖醇释放金纳米上面的条形码。生物传感器由连接在金电极上亚甲基蓝修饰的信号探针RP2与捕获探针CP2杂交组成,加入释放的条形码与捕获探针杂交,信号探针中修饰亚甲基蓝的一端与金电极接近,产生了信号电流,从而间接定量检测了目标物。本发明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在癌症标记物的检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种超支化一锅法滚环扩增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07649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792602.3

    申请日:2018-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58 C12Q2531/125 C12Q2563/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支化一锅法滚环扩增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结合超支化一锅法滚环扩增反应和无标记荧光检测,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好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方法。方法利用了特异性的连接反应和强有力的目标DNA引导的支化滚环扩增反应,在一锅法的基础上引入第二引物,其能通过一锅法超支化滚环扩增反应进行有效的扩增并产生了不同长度的DNA产物,随后加入高灵敏的SYBR Green I染料进行荧光测量,提高了一锅法滚环扩增的灵敏度,方法可用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快速定量检测。

    双硫腙-金复合纳米微粒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64589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280005.2

    申请日:2018-0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0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硫腙-金复合纳米微粒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金和双硫腙进行络合反应,离心后加入离子液体溶解,采用滴涂法修饰玻碳电极,待膜在电极表面晾干后得到双硫腙-金复合纳米微粒修饰电极;将其采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水中铅、铜离子的含量。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双硫腙-金复合纳米微粒修饰电极,膜的稳定性和重现性比较好,同时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测定水中铅、铜离子的电化学方法。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对于重金属污染的防控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种超声辅助制备Cu-8-羟基喹啉-溴纳米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76431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280009.0

    申请日:2018-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辅助制备Cu-8-羟基喹啉-溴纳米线的方法。按照摩尔比为3:1称取CuBr2和8-羟基喹啉,然后将CuBr2溶于蒸馏水中,将8-羟基喹啉溶于乙醇中,将两种溶液迅速混合并封口,然后恒温50℃下超声2h,制得Cu-8-羟基喹啉-溴溶液,待自然冷却后,将其以4000 r/min的转速离心分离,沉淀用50%v/v的乙醇/蒸馏水溶液离心洗涤3~5次,最后用乙醇洗涤,将沉淀在恒温台下180℃烘干,置于玛瑙研钵中研磨均匀后,即制得Cu-8-羟基喹啉-溴纳米线。本发明制得的Cu-8-羟基喹啉-溴纳米线实现了卤素对配合物形貌和性能的有效调控,合成步骤简单,成本低廉,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Taq DNA连接酶和量子点信号放大的DNA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8245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792603.8

    申请日:2018-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aq DNA连接酶和量子点信号放大的DNA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靶序列的两端分别与CdS量子点指示探针和磁珠捕获探针杂交形成“三明治结构”,加入Taq DNA连接酶修补两探针的空隙,退火连接—变性解链的循环,以靶序列为模板引发两探针之间的链式反应,CdS量子点探针与磁珠探针通过共价键连接,方波伏安法测定Cd2+溶出信号,溶出信号与靶序列的浓度的对数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当靶序列存在错配时,连接反应不能进行,检测不到电信号,从而达到了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目的。本发明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仪器成本低,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发展前景。

    亚甲基蓝-金复合纳米微粒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535343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80003.3

    申请日:2018-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278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甲基蓝-金复合纳米微粒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配制好的亚甲基蓝-金混合溶液于超声清洗器中震荡1 min,再加入Nafion溶液混合均匀。然后移取30μL直接滴涂在活化玻碳电极上,等自然晾干后,亚甲基蓝-金复合纳米微粒附在电极表面,形成亚甲基蓝-金复合纳米微粒修饰电极。该电极应用于生物传感器中。该亚甲基蓝-金复合纳米微粒综合了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纳米材料的优良特性,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成膜性,作为电极修饰材料,应用到鸟嘌呤的检测之中,结果令人满意。同时在力学、热学、光学、生物以及环保等领域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离子液体萃取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铜离子浓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08076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280010.3

    申请日:2018-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液体萃取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铜离子浓度的方法。先将铜离子溶液与PAN-乙醇溶液、pH=8.0的NH3-NH4Cl缓冲液震荡反应15 s后静置,再加入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震荡反应6 min,离心获得离子液体相。取30μL离子液体相滴到玻碳电极表面,与银丝、铂丝形成三电极体系,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即实现离子液体萃取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铜离子浓度。该方法检测铜离子的线性范围是2.0×10-6 mol/L到1.0×10-4 mol/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64,检出限是2.41×10-7 mol/L。本发明方法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而且离子液体是绿色环保的萃取剂,对检测Cu(II)有良好的前景。

    一种固相基质上荧光素与蛋白质混合固载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147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381867.9

    申请日:2019-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相基质上荧光素与蛋白质混合固载的处理方法。本发明采用荧光素与蛋白质先后包被于固相基质上相同位置的处理方法,达到两者分层混合固载的处理目标。有别于传统方法中的荧光素标记蛋白质后固载的操作,本方法具备以下优点:(1)免去荧光蛋白等荧光分子复合物的处理流程,节约至少8小时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了操作所需时间周期,并节省产品制备成本;(2)对于最大激发波长与最大吸收波长数值相近的对象,该方法在提高灵敏度、增强可测荧光强度方面,结果令人满意;(3)对于在传统标记方法中荧光信号与背景信号无法分离的对象,该方法能有效实现两者分离,达到消除背景干扰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