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4233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25475.5
申请日:2018-10-2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金比色的microRNA-7a快速检测方法。利用单链DNA和双链DNA的静电性差异,与金纳米在高盐浓度下的不同相互作用(颜色变化)对靶目标进行比色检测,且结合紫外可见光谱仪检测其吸光度值间接检测靶目标的浓度。本发明的检测浓度下限达到5.3nmol/L,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2C+0.238,r=0.990。该方法不仅能对未标记的microRNA-7a进行特异性分析,且能很好地区分单碱基错配序列,特异性强,方法简便,分析速度快,肉眼可视目标物的浓度检测下限,能够较好地广泛应用到实际检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295169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225478.9
申请日:2018-10-2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12Q1/682 , C12Q1/68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条形码的microRNA-7a电化学检测方法及应用。首先利用磁珠标记链霉亲和素修饰的捕获探针形成MB-CP1结构,金纳米标记巯基修饰的信号探针和条形码形成Au-RP1-barcode结构。在目标物的存在下,MB-CP1,Au-RP1分别与目标物两端互补,形成“三明治”结构,利用二硫苏糖醇释放金纳米上面的条形码。生物传感器由连接在金电极上亚甲基蓝修饰的信号探针RP2与捕获探针CP2杂交组成,加入释放的条形码与捕获探针杂交,信号探针中修饰亚甲基蓝的一端与金电极接近,产生了信号电流,从而间接定量检测了目标物。本发明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在癌症标记物的检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707649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792602.3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12Q1/68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58 , C12Q2531/125 , C12Q2563/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支化一锅法滚环扩增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结合超支化一锅法滚环扩增反应和无标记荧光检测,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好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方法。方法利用了特异性的连接反应和强有力的目标DNA引导的支化滚环扩增反应,在一锅法的基础上引入第二引物,其能通过一锅法超支化滚环扩增反应进行有效的扩增并产生了不同长度的DNA产物,随后加入高灵敏的SYBR Green I染料进行荧光测量,提高了一锅法滚环扩增的灵敏度,方法可用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快速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342338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811225475.5
申请日:2018-10-2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N21/31 , G01N21/78 , C12Q1/6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金比色的microRNA‑7a快速检测方法。利用单链DNA和双链DNA的静电性差异,与金纳米在高盐浓度下的不同相互作用(颜色变化)对靶目标进行比色检测,且结合紫外可见光谱仪检测其吸光度值间接检测靶目标的浓度。本发明的检测浓度下限达到5.3nmol/L,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2C+0.238,r=0.990。该方法不仅能对未标记的microRNA‑7a进行特异性分析,且能很好地区分单碱基错配序列,特异性强,方法简便,分析速度快,肉眼可视目标物的浓度检测下限,能够较好地广泛应用到实际检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507270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304861.3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铜离子增敏的腺嘌呤和鸟嘌呤电化学检测方法。利用铜丝和铅笔制备铅笔芯电极,对其进行电极氧化预处理。在铜离子存在的情况下,以处理过的铅笔芯电极作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辅助电极,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在pH4.5醋酸缓冲溶液中对腺嘌呤和鸟嘌呤进行检测。在不同的富集时间,pH值以及铜离子浓度等条件下研究了鸟嘌呤和腺嘌呤的电化学信号,鸟嘌呤和腺嘌呤的峰电流在5~40m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0和0.9928,检出下限为5mg/L。本发明简单、检测速度快、成本低廉,且能够实现对腺嘌呤和鸟嘌呤高灵敏度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08245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792603.8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12Q1/6827 , C12Q1/6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aq DNA连接酶和量子点信号放大的DNA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靶序列的两端分别与CdS量子点指示探针和磁珠捕获探针杂交形成“三明治结构”,加入Taq DNA连接酶修补两探针的空隙,退火连接—变性解链的循环,以靶序列为模板引发两探针之间的链式反应,CdS量子点探针与磁珠探针通过共价键连接,方波伏安法测定Cd2+溶出信号,溶出信号与靶序列的浓度的对数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当靶序列存在错配时,连接反应不能进行,检测不到电信号,从而达到了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目的。本发明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仪器成本低,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02255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93176.5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12Q1/68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58 , C12Q2531/125 , C12Q2563/107 , C12Q2537/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锅法滚环扩增技术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一锅法滚环扩增将常规滚环扩增反应合三为一,将扩增需要的锁式探针、dNTPs等原料构成A溶液,所需的缓冲液,连接酶、聚合酶和目标序列混合构成B溶液,将溶液A和B溶液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的缓冲体系下反应扩增所需要的时间。本发明建立了快速简便的一锅法滚环扩增新方法,提供一种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分析时间短、特异性高、更适于原位检测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50473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310085.8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12Q1/6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croRNA快速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与目标物两端完全互补的probe1和probe2,合成24nM的金纳米粒子,将probe1、probe2分别标记在金纳米表面,得到AuNPs-probe1和AuNPs-probe2溶液。当靶目标存在时,目标物与两个金探针杂交形成三明治结构,发生聚集,从而导致溶液的颜色发生酒红色到紫色的变化。本发明通过检测杂交混合液的颜色变化反应,从而间接达到检测目标物的目的,这避免了昂贵仪器的使用,成本低且操作简便,能够广泛地运用到实际的检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09744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792618.4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12Q1/6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银染增强的纳米金技术检测核酸的方法。首先通过设计指示探针RP和捕获探针CP分别与目标物DNA-7a两端互补,磁珠标记捕获探针形成MB-CP结构,金纳米标记识别探针形成Au-RP结构。在目标物核酸的存在情况下,磁珠上修饰的捕获探针以及金纳米修饰的识别探针分别与目标物的两端完全互补,形成“三明治”复合物结构,利用金纳米良好的催化作用,用银染增强的方式实现信号的放大,经磁性分离,硝酸消解沉积在金纳米上面的银后,再通过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检测其信号,从而定量检测目标物。该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仪器简单,在遗传疾病的临床诊断中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