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9408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064040.3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湿度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顾及异常干涉相位的GNSS‑IR土壤湿度监测方法,通过小波变换有效地分解SNR中隐含的不同频率特征成分,分离出的SNR趋势项与SNR的整体趋势更加吻合;同时对于低质量的SNR数据,通过NLLS拟合得到的卫星原始干涉相位容易出现异常跳变的现象,利用IQR和MAF探测和修复各卫星存在的异常干涉相位能够进一步提高干涉相位的质量,保证干涉相位在时间序列上的连续性,为多卫星组合提供更多可用的有效卫星;不同卫星的干涉相位代表了测量点附近不同方位的地表土壤湿度信息,构建MLSR土壤湿度监测模型可以充分结合不同方位卫星反射的土壤湿度信息,实现更高精度并适用于不同时间长度的土壤湿度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46197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40047.5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融合土壤物理特性与遥感数据的地表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输入数据集;选取植被覆盖指数FVC与地表温度T*构建T*‑FVC特征空间;依据特征空间计算地表土壤含水量相对指标M0;依据土工试验点数据,建立土壤饱和体积含水量与土壤孔隙率的统计模型,并据此模型计算不同类型土壤的各像元饱和体积含水量。最后将土壤含水量相对指标M0与土壤饱和体积含水量、萎蔫点地表土壤体积含水量耦合在一起,构建了地表土壤体积含水量定量反演模型。本模型融合土壤物理特性与遥感数据进行地表土壤体积含水量反演,解决了传统遥感方法忽略不同类型土壤持水能力的差异而难以高精度计算体积含水量的问题,实现了地表土壤体积含水量的高精度反演。
-
公开(公告)号:CN103791895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79309.4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测量用数字对中杆测量棱镜高度的方法。(1)把测距系统、第一微控制器、供电系统、设置系统、第一数据传输系统和提示系统组装到普通对中杆上;第二微控制器分别与全站仪和第二数据传输系统相连。(2)通过测距系统测得棱镜的实时高度,通过第一数据传输系统把数据传输到全站仪里面。(3)当全站仪完成测量后,发送测量成功信息提示镜站人员测量下一个待测点。本发明解决了棱镜高度自动测量,以及对中杆与全站仪之间的通讯问题,不需要观测人员对棱镜的高度进行设置,避免人为的操作错误,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外业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6197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040047.5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融合土壤物理特性与遥感数据的地表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输入数据集;选取植被覆盖指数FVC与地表温度T*构建T*‑FVC特征空间;依据特征空间计算地表土壤含水量相对指标M0;依据土工试验点数据,建立土壤饱和体积含水量与土壤孔隙率的统计模型,并据此模型计算不同类型土壤的各像元饱和体积含水量。最后将土壤含水量相对指标M0与土壤饱和体积含水量、萎蔫点地表土壤体积含水量耦合在一起,构建了地表土壤体积含水量定量反演模型。本模型融合土壤物理特性与遥感数据进行地表土壤体积含水量反演,解决了传统遥感方法忽略不同类型土壤持水能力的差异而难以高精度计算体积含水量的问题,实现了地表土壤体积含水量的高精度反演。
-
公开(公告)号:CN10554727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1002455.8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C1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用对中杆的制作方法。制作对中杆底尖、带分米刻度的碳纤维管、带圆水准气泡固定夹、锁紧系统、带刻度的铝合金圆管、连接头、空气压力调节活塞。将对中杆底尖与带分米刻度的碳纤维管的底部连接,带圆水准气泡固定夹安装于带分米刻度的碳纤维管上端,用于固定锁紧系统,带刻度的铝合金圆管通过锁紧系统插入带分米刻度的碳纤维管中空,连接头安装在带刻度的铝合金圆管的上端,空气压力活塞安装在带刻度的铝合金圆管的下端。本发明制得的测量用对中杆能够方便快速、牢固的将对中杆的内管与外管固定在一起,实现内管任意位置定位,对中杆的拉伸及收缩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03791895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410079309.4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测量用数字对中杆测量棱镜高度的方法。(1)把测距系统、第一微控制器、供电系统、设置系统、第一数据传输系统和提示系统组装到普通对中杆上;第二微控制器分别与全站仪和第二数据传输系统相连。(2)通过测距系统测得棱镜的实时高度,通过第一数据传输系统把数据传输到全站仪里面。(3)当全站仪完成测量后,发送测量成功信息提示镜站人员测量下一个待测点。本发明解决了棱镜高度自动测量,以及对中杆与全站仪之间的通讯问题,不需要观测人员对棱镜的高度进行设置,避免人为的操作错误,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外业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7474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85313.8
申请日:2024-12-0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6F18/20 , G06F18/243 , G06F18/15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随机森林方法提高植被光学厚度(VOD)空间分辨率的新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与VOD相关的动态和静态变量,如光学植被指数、地形参数、土壤湿度和降水等,并引入了植被光学厚度的记忆效应(滞后VOD)。通过这种方法,研究人员能够将基于多频辐射计的0.1°VOD数据降尺度至0.01°分辨率的VOD数据。研究表明,加入滞后VOD变量显著提升了模型的准确性。此外,使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植被指数(EVI)和叶面积指数(LAI)对降尺度后的0.01°VOD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其与这些光学植被指数的时空格局高度一致,并能较好地捕捉植被的时空动态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809661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59082.2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SEVI调节因子的半经验地形校正方法,属于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研究区域的卫星影像数据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步骤S2:计算研究区SEVI,求解区域最佳调节因子;步骤S3:基于SEVI调节因子改进现有地形校正方法,对预处理后的遥感影像进行地形校正。应用本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消除地形起伏对不同区域反射率的影响,从而使校正后的图像更平滑、更均匀。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现有半经验地形校正模型对影像阴影区域的校正效果,并且弥补了SEVI仅能获得单波段指数信息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6911771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090648.6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控制点点之记数字化采集方法。集成了定位模块4、草图绘制模块5、图像采集模块6、音频采集模块7、文字采集模块8,能采集多种类型的信息,能较全面的描述控制点的位置和方便野外找点。点之记管理模块1能创建或编辑点之记,管理每个点之记的各类信息,根据点之记信息采集的要求来配置信息采集界面。能自动输出符合要求的DOC格式的点之记成果,也能通过网络在不同作业小组之间共享,实现点之记成果的快速交接。本发明采集点之记信息快速、详实,通过定位、拍照、录音等方法提高了点之记信息的完整度,使得野外找点更加容易;通过成果的快速交接,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911563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520640.4
申请日:2016-07-0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S1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9/0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GPS静态观测数据质量实时检测的方法。1)通过通讯模块设置系统与GPS接收机之间的通讯,并进行数据请求与接收,获得GPS接收机的原始二进制格式的定位数据;2)利用数据解码模块对所述的定位数据进行解码;3)利用计算模块对解码后的数据进行数据质量指标的计算;4)利用输出模块对所述的数据质量指标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需要实时输出数据质量检测的结果。本发明通过保持与GPS接收机的实时通讯,方便用户对GPS静态观测数据质量进行实时监控,能实时进行数据质量检测,能避免因数据质量差而返工重测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是较之传统工作方法具有明显特征的新的工作模式,用途广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