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48067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028015.1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模块,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吸收蓄电元件列间的蓄电元件的排列方向上的偏差。连接模块(20)具备:多个汇流条(21),在各蓄电元件列内将相邻的蓄电元件间的电极端子电连接;多个汇流条收纳部(23A),收纳各汇流条(21);多个第一铰链连接部(26),沿着蓄电元件的排列方向(X方向)连接各汇流条收纳部(23A),并沿着排列方向进行伸缩;多个列间汇流条(24),将一个蓄电元件列的电极端子与其他蓄电元件列的电极端子电连接;多个列间汇流条收纳部(25),收纳各列间汇流条(24);及角度调整部(27),对各列间汇流条收纳部的俯视观察时相对于与排列方向(X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Y方向)的倾斜角度(θ)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0048066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016250.7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外部连接汇流条的连接构造及外部连接汇流条的连接方法,能够提高外部连接汇流条与蓄电元件的外部连接电极端子的连接对车载振动的可靠性。外部连接汇流条的连接构造(50)具备:外部连接汇流条(32),具有与外部连接电极端子(14Bout)连接的一端部(32P);等待侧连接器(30),收容外部连接汇流条(32)并固定于蓄电元件组,且具有与外部连接汇流条(32)连接并且将外部连接汇流条(32)与外部连接的连接器端子;及组固定部件(12),设置于蓄电元件组(10)的一端,并固定等待侧连接器(30)。外部连接汇流条(32)具有能够在蓄电元件(11)的排列方向(箭头X方向)上伸缩的可挠部(32B)。
-
公开(公告)号:CN11004804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910026144.7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202 ,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50/289 , H01M50/296 , H01M50/298 , H01M50/5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线模块及蓄电模块,其能够吸收将蓄电元件串联连接而成的蓄电元件组与其他构件的间隙的公差,并能够在将它们连接之前的状态下将该电线保持在不会成为操作的妨碍的位置。配线模块具备:连接构件,将相邻的一对蓄电元件的电极彼此连接;绝缘保护件,装配于将多个蓄电元件串联连接而成的蓄电元件组,并收容连接构件;电线,具有与蓄电元件组的终端电极连接的一端及与对方连接器连接的另一端,从一端朝向另一端折回;及钩部,设置于绝缘保护件,在将电线的另一端连接于对方连接器之前的状态下,能够将电线的另一端保持为朝向蓄电元件组倾斜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0048040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026144.7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线模块及蓄电模块,其能够吸收将蓄电元件串联连接而成的蓄电元件组与其他构件的间隙的公差,并能够在将它们连接之前的状态下将该电线保持在不会成为操作的妨碍的位置。配线模块具备:连接构件,将相邻的一对蓄电元件的电极彼此连接;绝缘保护件,装配于将多个蓄电元件串联连接而成的蓄电元件组,并收容连接构件;电线,具有与蓄电元件组的终端电极连接的一端及与对方连接器连接的另一端,从一端朝向另一端折回;及钩部,设置于绝缘保护件,在将电线的另一端连接于对方连接器之前的状态下,能够将电线的另一端保持为朝向蓄电元件组倾斜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0048066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910016250.7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507 , H01M50/503 , H01M50/528 , H01M50/5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外部连接汇流条的连接构造及外部连接汇流条的连接方法,能够提高外部连接汇流条与蓄电元件的外部连接电极端子的连接对车载振动的可靠性。外部连接汇流条的连接构造(50)具备:外部连接汇流条(32),具有与外部连接电极端子(14Bout)连接的一端部(32P);等待侧连接器(30),收容外部连接汇流条(32)并固定于蓄电元件组,且具有与外部连接汇流条(32)连接并且将外部连接汇流条(32)与外部连接的连接器端子;及组固定部件(12),设置于蓄电元件组(10)的一端,并固定等待侧连接器(30)。外部连接汇流条(32)具有能够在蓄电元件(11)的排列方向(箭头X方向)上伸缩的可挠部(32B)。
-
公开(公告)号:CN110048070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030794.9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连接模块用罩和连接模块,能够对由多列蓄电元件列构成的蓄电元件组以简单的结构应对蓄电元件的电极间距的公差。连接模块用罩(30)具备:第一罩部(31A),覆盖连接模块的第一汇流条列(22A);及第二罩部(31B),覆盖第二汇流条列(22B)。第一罩部包括:卡定部(32),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与连接模块的和蓄电元件(11)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Y方向)上的一端部卡定;及第一结合部(33A),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与第二罩部结合。第二罩部包括:卡定部(32),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与连接模块的另一端部卡定;及第二结合部(33B),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间接或直接地与第一结合部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2333974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080009667.8
申请日:2010-03-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0025 , F16H63/48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分轴式油泵(14)安装到变速器(2)的外壳(20)中的安装结构。分轴式油泵由与沿转矩输入路径布置的轴(6)分体且协同转动的轴(14a)驱动以将液压油供给到变速器的油压控制机构(24),其中转矩输入路径从发动机延伸到变速器。安装结构包括将油泵紧固至变速器的外壳的垫块式联接件(30)。垫块式联接件包括联接油泵与变速器的外壳的多个垫块(26,28)。油道(26b,28c)形成在垫块式联接件的垫块中以连接包括油压控制机构的油压系统与油泵。用于操作变速器的手动轴(44)布置在垫块式联接件的垫块之间的间隙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809314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880109294.4
申请日:2008-09-30
Inventor: 加藤浩二 , 服部雅士 , 竹内泰弘 , 牛田英晴 , 齐藤正树 , 藤井克守 , 矢岛信一郎 , 田中航一 , 野泽启文 , 二宫启辅 , 安藤悟 , 服部勇仁 , 铃木智人 , 垣内三善 , 大森俊昭 , 花木和博 , 入江庆一郎
IPC: F16G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端金属带。当与环形件的层叠片数的减少对应地减小槽宽度时,会使模具应力剧增而对生产造成妨碍。若分别将元件的槽宽度设为h、板厚设为t、以及头部面积设为S,则满足(h/t)<1,且(S/h)>40的关系。在减少槽宽度h的情况下,也增大头部面积,由此能够减小冲切时的流体静压力,从而降低对模具的负载。本发明适用于其在节距线上的宽度为24(mm)、且环形件的层叠片数为6片的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0846167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151542.7
申请日:2018-02-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搭载于车辆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组;电池模块,其包括将所述电池组收纳于内部的模块壳体;电池包壳体,其将所述电池模块收纳于内部;以及灭火剂投入机构,其含有灭火剂,并且配置在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电池包壳体之间。灭火剂投入机构构成为向所述电池包壳体与所述模块壳体之间投入所述灭火剂。
-
公开(公告)号:CN10707824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7334.5
申请日:2015-10-23
Abstract: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保护框构造体,有效地实现轻量化、节省空间化,并且冲击吸收性优异。保护框构造体为将下方框体、中间框体以及上方框体连结的保护框构造体,其特征在于,由所述下方框体和位于该下方框体的上部的中间框体形成电池组件的搭载空间,在所述中间框体和位于该中间框体的上部的上方框体之间形成上部空间,当向保护框构造体输入外部负荷时,所述中间框体朝向上方变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