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53050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132094.2
申请日:2008-07-24
IPC: B62D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85 , F16C3/03 , F16C2326/24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转向用伸缩轴(3),其根据转向部件(2)的转向而进行旋转,且具备:内轴(10)及筒状的外轴(11),它们可相对滑动地被嵌合;刚性连结元件(25),其在上述内轴的周向上的、这些两轴的相对相位超过规定范围时,将上述两轴在上述周向上刚性连结;至少三对的轴向槽,它们分别形成于上述内轴及上述外轴上,且相互对置;多个长条的树脂杆,其在上述相对相位在上述规定范围内时,将上述两轴在上述周向上弹性连结。上述多个树脂杆分别夹设于相互相应的上述轴向槽间。至少一个的上述树脂杆和其他的上述树脂杆具有不同的规格,以使上述内轴的轴线(A)及上述外轴的轴线(B)相互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01376402A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810213939.0
申请日:2008-08-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Abstract: 本发明的缓冲式车辆用转向装置,具备:连结中间轴(5)的第一端部(25)和转向轴(3)的第一万向接头(4);连结上述中间轴(5)的第二端部(30)以及转向齿轮的输入轴(8)的第二万向接头(6)。上述中间轴(5)含有具有中空的波纹部(52)的管(46),该波纹部上交替地形成有倾斜波峰部(53)和倾斜波谷部(54)。连结上述第一及第二万向接头(4、6)的接头中心(A1、A2)间的直线(D)相对于中间轴(5)的中心轴线(B1),倾斜规定的角度(β)。在发生车辆的碰撞时,上述直线(D)倾斜,因此该冲击力所引起的弯矩作用于中间轴(5)上。其结果,中间轴(5)的波纹部(52)产生纵弯曲和收缩。
-
公开(公告)号:CN101332830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127550.4
申请日:2008-06-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冲击能吸收转向装置(1),具备连结在转向轴(3)和转向器齿轮(11)之间的中间轴(5)。中间轴(5)包括可塑性变形的中空的波纹部(40)。波纹部(40),具有沿轴向(S1)交替地配置的多对山部(41、41A、41B)及谷部(42)。至少在上述波纹部(40)的轴向(S1)的至少一部分,将其的从上述谷部(42)的底(44)到山部(41、41A、41B)的顶部(43)的高度(D1、D2)形成为,沿上述波纹部(40)的径向(R)而对置的第一及第二部分(45、46)中的一者相对较高,上述第一及第二部分(45、46)中的另一者相对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332829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127538.3
申请日:2008-06-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冲击能吸收转向装置(1),具备连结转向轴(3)和转向器齿轮(11)的中间轴(5)。中间轴(5)包括可塑性变形的中空的波纹部(40)。波纹部(40),具有沿轴向(S1)交替配置的多对山部(41)及谷部(42、42A、42B、42C)。在波纹部(40)的轴向(S1)的至少一部分,从山部(41)的顶部(43)到谷部(42、42A、42B、42C)的底(44)的深度,包括:与上述波纹部(40)的周向(T)的一部分(45)相对应的第一深度(D1),和与上述波纹部(40)的上述周向(T)的其余部分(46)相对应的第二深度(D2)。第一深度(D1)及第二深度(D2)相互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1332828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126826.7
申请日:2008-06-24
IPC: B62D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85 , F16C3/035 , F16C29/02 , F16C2326/24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转向用伸缩轴(3),其具备:相互嵌合的内轴(10)及筒状的外轴(11);至少三对的轴向槽,它们分别形成于上述内轴的外周面(26)及上述外轴的内周面(28)上;刚性连结元件(25),其在上述内轴的周向(C)上的、上述内轴及上述外轴的相对相位超过规定范围时,将上述内轴及上述外轴在上述周向(C)上刚性连结;作为弹性连结元件的多个长条的树脂杆,其在上述相对相位在上述规定范围内时,将上述内轴及上述外轴在上述周向(C)上弹性连结。上述多个树脂杆各自之上形成有槽(50)。上述槽的截面呈朝向上述内轴的径向(U)外侧开放的U字形形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