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25843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210315407.4
申请日:2012-08-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nventor: 森塚宏平
IPC: H01L29/80 , H01L29/808 , H01L21/3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068 , H01L29/1058 , H01L29/1066 , H01L29/1608 , H01L29/8083 , H01L29/8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第1导电型的半导体基板、第1导电型的漂移层、第2导电型的栅区、第1导电型的沟道层、第1导电型的源区、源电极、漏电极、第2导电型的栅极接触层和栅电极。所述第1导电型的漂移层设置在所述第1导电型的半导体基板的第1主面。所述第2导电型的栅区设置在所述第1导电型的漂移层的表面。所述第1导电型的沟道层设置在所述第1导电型的漂移层和所述第2导电型的栅区的上方。所述第1导电型的源区在所述第1导电型的沟道层表面上与所述第2导电型的栅区相向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934473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410379777.3
申请日:2014-08-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nventor: 森塚宏平
IPC: H01L29/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通损失较少、元件特性不易劣化的半导体装置。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具备:第1电极;第2电极;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区域,设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第1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区域,设在第1半导体区域与第1电极之间,杂质浓度比第1半导体区域高;第2导电型的第3半导体区域,设在第1半导体区域与第2电极之间;第2导电型的第5半导体区域,设在第1半导体区域与第2电极之间;第1导电型的第4半导体区域,设在第3半导体区域与第2电极之间、以及第5半导体区域与第2电极之间,杂质浓度比第1半导体区域高;第3电极,经由第1绝缘膜接触在第1半导体区域、第3半导体区域及第4半导体区域上;第2绝缘膜,接触在第1半导体区域、第5半导体区域及第4半导体区域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282732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310722050.6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L29/06 , H01L29/872 , H01L29/4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872 , H01L29/0603 , H01L29/0615 , H01L29/0619 , H01L29/0692 , H01L29/1608 , H01L29/66037 , H01L29/6606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包括第一至第五半导体区域、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第一半导体区域具有第一导电型,与第一半导体区域肖特基接合。第二半导体区域具有第二导电型,设置于第一半导体区域与第一电极之间。第三半导体区域具有第二导电型,设置于第一半导体区域与第一电极之间。第三半导体区域与第一电极欧姆接合。第四半导体区域具有第一导电型,设置于第一半导体区域与第三半导体区域之间。第四半导体区域具有比第一半导体区域的杂质浓度高的杂质浓度。第五半导体区域具有第二导电型,设置于第三半导体区域与第一电极之间。第五半导体区域具有比第三半导体区域的杂质浓度高的杂质浓度。第二电极设置于第一半导体区域的与第一电极相反的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574388A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200410047237.1
申请日:2004-05-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L29/737 , H01L29/73 , H01L29/205 , H01L29/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1004 , H01L29/0817 , H01L29/73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频放大器的半导体器件,具有:由n型GaAs层构成的集电极接触层、由形成在上述集电极接触层上的n型GaAs层构成的第1集电极层、由形成在上述第1集电极层上的p型GaAs层构成的第2集电极层、由形成在上述第2集电极层上的n型InGaP层构成的第3集电极层、由形成在上述第3集电极层上,杂质浓度比上述第3集电极层高的n型InGaP层构成的第4集电极层、由形成在上述第4集电极层上的n型GaAs层构成的第5集电极层、由形成在上述第5集电极层上的p型GaAs层构成的基极层以及由形成在上述基极层上的n型InGaP层构成的发射极层。
-
公开(公告)号:CN104934473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410379777.3
申请日:2014-08-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nventor: 森塚宏平
IPC: H01L29/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02 , H01L29/0696 , H01L29/086 , H01L29/0878 , H01L29/1041 , H01L29/1095 , H01L29/1608 , H01L29/78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通损失较少、元件特性不易劣化的半导体装置。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具备:第1电极;第2电极;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区域,设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第1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区域,设在第1半导体区域与第1电极之间,杂质浓度比第1半导体区域高;第2导电型的第3半导体区域,设在第1半导体区域与第2电极之间;第2导电型的第5半导体区域,设在第1半导体区域与第2电极之间;第1导电型的第4半导体区域,设在第3半导体区域与第2电极之间、以及第5半导体区域与第2电极之间,杂质浓度比第1半导体区域高;第3电极,经由第1绝缘膜接触在第1半导体区域、第3半导体区域及第4半导体区域上;第2绝缘膜,接触在第1半导体区域、第5半导体区域及第4半导体区域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282732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722050.6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L29/06 , H01L29/872 , H01L29/4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872 , H01L29/0603 , H01L29/0615 , H01L29/0619 , H01L29/0692 , H01L29/1608 , H01L29/66037 , H01L29/6606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包括第一至第五半导体区域、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第一半导体区域具有第一导电型,与第一半导体区域肖特基接合。第二半导体区域具有第二导电型,设置于第一半导体区域与第一电极之间。第三半导体区域具有第二导电型,设置于第一半导体区域与第一电极之间。第三半导体区域与第一电极欧姆接合。第四半导体区域具有第一导电型,设置于第一半导体区域与第三半导体区域之间。第四半导体区域具有比第一半导体区域的杂质浓度高的杂质浓度。第五半导体区域具有第二导电型,设置于第三半导体区域与第一电极之间。第五半导体区域具有比第三半导体区域的杂质浓度高的杂质浓度。第二电极设置于第一半导体区域的与第一电极相反的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0653178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109489.5
申请日:2016-02-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L29/739 , H01L29/78 , H01L29/417 , H01L21/28 , H01L21/331 , H01L21/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1608 , H01L21/0485 , H01L29/0684 , H01L29/0865 , H01L29/0882 , H01L29/1095 , H01L29/407 , H01L29/45 , H01L29/66068 , H01L29/7395 , H01L29/7396 , H01L29/7811 , H01L29/7827 , H01L29/41708 , H01L29/41741 , H01L29/73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接触电阻小的电极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具备:碳化硅层;第1电极;绝缘膜,设置在碳化硅层与第1电极之间;第2电极,设置在碳化硅层的与第1电极相反的一侧,电连接于碳化硅层;第1导电型的第1碳化硅区域,设置在碳化硅层内的第1电极侧;第2导电型的第2碳化硅区域,设置在第1碳化硅区域内的第1电极侧;第1导电型的第3碳化硅区域,设置在第2碳化硅区域内的第1电极侧;第2导电型的第4碳化硅区域,设置在第2碳化硅区域内的第3碳化硅区域的第2电极侧;及第3电极,一端设置在比第3碳化硅区域更靠第1电极侧,另一端设置在比第3碳化硅区域更靠第4碳化硅区域侧,包含金属硅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465792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063274.5
申请日:2014-02-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nventor: 森塚宏平
IPC: H01L29/861 , H01L29/868 , H01L2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0649 , H01L29/0619 , H01L29/1608 , H01L29/868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具备: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导电型的第一半导体层,设置于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具有硅碳化物;第一导电型的第二半导体层,设置于上述第一半导体层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杂质浓度比上述第一半导体层低,具有硅碳化物;第二导电型的第三半导体层,设置于上述第二半导体层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具有硅碳化物;以及多个绝缘层,设置于上述第三半导体层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681626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070471.5
申请日:2013-03-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L23/5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394 , H01L23/552 , H01L24/48 , H01L25/072 , H01L27/1211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48137 , H01L2224/48227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1203 , H01L2924/1305 , H01L2924/13055 , H01L2924/13091 , H01L2924/30107 , H01L2924/3011 , H01L2924/00 , H01L2224/45099 , H01L2224/45015 , H01L2924/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半导体器件,具备多个第1平板,该第1平板包含吸收高频电磁波的材料。第1平板之中的任一个配置在第1连接布线及第2连接布线的上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