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因打靶载体、I型干扰素受体部分人源化的小鼠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2149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482370.8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因打靶载体、I型干扰素受体部分人源化的小鼠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其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将人源I型干扰素受体蛋白胞外段编码序列准确插入到鼠源I型干扰素受体蛋白跨膜段编码序列前,保留自然状态下编码鼠源I型干扰素受体1/2两亚基的启动子及调控序列,由此建立I型干扰素受体部分人源化的小鼠模型。上述小鼠模型保留鼠源干扰素信号通路的完整性,同时对人源I型干扰素处理有较好应答;对不同人源干扰素亚型处理有不同程度应答;且保留I型干扰素受体组织分布特异性。本发明建立的小鼠模型可成为评价各类病毒感染对I型干扰素敏感性,以及不同亚型和剂型相关I型干扰素制剂的抗病毒作用和抗肿瘤作用等药效的合适模型。

    人α干扰素亚型在制备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491732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307193.X

    申请日:2017-08-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和生物工程学领域,涉及人α干扰素亚型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人基因组编码干扰素亚型IFN‑α2应答率较低而副作用较大的问题,经体外病毒转染及感染模型鉴定提供了包括IFN‑α14,IFN‑α6和IFN‑α1的多种α干扰素亚型,经试验显示,所述的多种α干扰素亚型相较IFN‑α2具有更强的抗乙肝病毒活性,且在抗病毒浓度下无细胞毒效应,其中IFN‑α14具有最强的抗HBV活性。本发明所述的多种α干扰素亚型可用于制备新的抗乙肝病毒效应显著好的抗乙肝病毒药物。

    人α干扰素亚型及受体结合相关位点突变体在制备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药物中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344060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623566.5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袁正宏 陈捷亮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和生物工程学技术领域,涉及防治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药物,具体涉及人类α干扰素及受体结合相关位点突变体在制备防治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药物和制剂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对IFN‑α2结合IFNAR1的位点第82、86、89和120位进行突变,经体外新冠病毒感染模型试验鉴定显示人α干扰素受体结合相关位点突变体IFN‑α2‑EIFK较IFN‑α2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活性,且在抗病毒浓度下无细胞毒效应。本发明所述的IFN‑α14和IFN‑α2受体结合相关位点突变体‑‑IFN‑α2‑EIFK可进一步用于制备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和制剂。

    人α干扰素亚型在制备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938169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663647.6

    申请日:2017-08-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和生物工程学领域,涉及人α干扰素亚型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人基因组编码干扰素亚型IFN-α2应答率较低而副作用较大的问题,经体外病毒转染及感染模型鉴定提供了包括IFN-α14,IFN-α6和IFN-α1的多种α干扰素亚型,经试验显示,所述的多种α干扰素亚型相较IFN-α2具有更强的抗乙肝病毒活性,且在抗病毒浓度下无细胞毒效应,其中IFN-α14具有最强的抗HBV活性。本发明所述的多种α干扰素亚型可用于制备新的抗乙肝病毒效应显著好的抗乙肝病毒药物。

    IFN-α处理细胞所分泌外体在制备抑制肝炎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274828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310278403.8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袁正宏 李建华

    Abstract: 本发明属分子生物学和医药领域,涉及干扰素‑alpha处理细胞所分泌外体作为新型抗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治疗药物的应用研究。本发明提供了外体在制备抑制乙肝病毒或者丙肝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外体由干扰素‑alpha处理的细胞分泌产生。本发明还提供了体外抑制细胞中肝炎病毒的方法及药物。外体被肝细胞内化后能抑制其内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的复制,展示了IFN‑α刺激细胞所分泌外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抗HBV和HCV的药物的前景并提供了实验理论基础。

    NADH脱氢酶黄素蛋白2在制备检测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268472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010192412.1

    申请日:2010-06-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NADH脱氢酶黄素蛋白2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筛选在免疫性肝纤维化和正常肝脏的肝非实质细胞中存在差异表达的蛋白,找到了一种在免疫性肝纤维化的肝非实质细胞中高表达的蛋白,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进一步证实了NADH脱氢酶黄素蛋白2的确在免疫性肝纤维化的肝非实质细胞中有较高的转录水平。鉴于NADH脱氢酶黄素蛋白2与免疫性肝纤维化的这种相关性,该蛋白可以在制备检测免疫性肝纤维化药物中应用。NADH脱氢酶黄素蛋白2的应用为检测免疫性肝纤维化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用噬菌体单链制备技术体外重组cccDNA分子模型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42654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28094.4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噬菌体单链制备技术体外重组cccDNA分子模型的方法及应用,方法包括R1、构建重组质粒,载体质粒插入部分λ噬菌体基因组,并构建入目标基因组序列;R2、制备单链形式cccDNA,将步骤R1构建的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并用VCSM13辅助噬菌体进行感染,包装出基因组上含有目标基因组全长序列的噬菌体,抽提M13噬菌体基因组并引入Zn2+切割后,获得单链形式的cccDNA;R3、体外重组cccDNA,将步骤R2获得的cccDNA正负链退火经连接酶连接修复,即为体外重组cccDNA分子模型;本发明通过噬菌体单链制备系统,经体外重组获得不含有外源序列的cccDNA分子模型的方法,为cccDNA的体内外特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技术平台。

    基于细菌人工染色体的新冠病毒SARS-CoV-2亚基因组复制子克隆、构建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23154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940386.X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易志刚 袁正宏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基于细菌人工染色体BAC的新冠病毒SARS‑CoV‑2亚基因组复制子克隆、构建及应用。本发明提供了新冠病毒亚基因组复制子克隆的表达产物,其不含有新冠病毒的结构蛋白S、M或者E,还包括其编码序列、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涉及基于细菌人工染色体BAC的带有Gaussia荧光素酶报道基因的新冠病毒(SARS‑CoV‑2)DNA克隆;分别含有4个新冠病毒基因片段以及报道基因Gluc的4个DNA克隆;以及通过剔除病毒结构蛋白S,M和E,加入报道基因来构建新冠病毒(SARS‑CoV‑2)亚基因组复制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系统可用于筛选新冠病毒抗病毒药物。

    基于EV71毒株的感染性cDNA克隆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09482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10474088.3

    申请日:2019-06-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提供了稳定的、基于一株临床分离的EV71毒株的感染性cDNA克隆及其含有各类报道基因的衍生克隆、及以其为母本构建的各种突变克隆;以及利用这些克隆产生的各种重组病毒、亚单位病毒颗粒;以及利用这些克隆产生的各种重组病毒感染动物建立的动物模型;以及利用这些病毒或亚单位病毒颗粒用于疫苗的开发及诊断试剂的应用;以及利用此病毒作为基因治疗载体或表达载体。本发明为EV71病毒感染的检测、预防、免疫提供了新的工具和途径,为利用此EV71毒株感染性克隆作为病毒载体进行基因治疗及疫苗开发提供了可能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