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8098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84101.9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12Q1/6893 , C12Q1/684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多重环介导等温扩增的疟原虫原位分型的检测方法、装置和试剂盒。本发明通过样品贴壁、固定、透膜、两重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及细胞核染色,可同时区分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本发明方法能够特异灵敏的对疟原虫进行原位分型,本实验装置可以解决临床样本量不足,弥补光学显微镜检查灵敏度低的问题。此外,本方法方便实验操作和结果观察,节约实验试剂;同时实验配套试剂盒操作简便,和装置匹配度高。本发明将在疟原虫原位分型和早期感染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1813695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0910247559.3
申请日:2009-12-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微囊藻毒素快速检验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该芯片采用模塑法以光学透明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等为材料,主要由样品反应微通道层,阀门控制层及基片层构成。芯片内含样品富集及免疫分析模块,该模块由并行的几个纳升体积的免疫色谱柱微分析室组成,每个分析室固定有微囊藻毒素抗体蛋白或抗原,实现了对不同来源的样品中代表性藻类毒素微囊藻毒素的快速现场检测。本发明除了具有高灵敏度和专一性的优点外,还具有快速、高效、便携、低价和易自动化控制的特点,可完成自动信号采集、远程传输和信号分析,适合于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的现场快速检测及大范围内遥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1760428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0910247556.X
申请日:2009-12-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富集空气中微生物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该芯片采用模塑法以光学透明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等为材料,芯片内含样品富集通道及气体通道,实现对空气样品中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颗粒的收集。并可以将富集的样品与PCR微流控芯片和免疫微流控芯片结合进行基因分析或免疫分析,达到对空气中微生物含量与种类的快速检测。本发明具有快速、高效、便携、低价和易自动化控制的特点,和其它芯片的整合可完成自动信号采集、远程传输和信号分析,可应用于空气中或其它气体中微生物的现场快速检测及大范围内遥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517284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226044.4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藻类生长繁殖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研究藻类生长和繁殖的微流控芯片。本发明的微流控芯片由样品通道层,阀门控制层和基片层构成;样品通道层包括依次串联的四个部分:样品进口、藻体生长观察腔室、生殖细胞捕获腔室、样品出口;它采用连续灌注技术实现藻类培养、生殖细胞释放、自动分离的功能,能对藻类细胞及亚细胞结构的长时间实时观察记录;并且可以快速精准的更换藻的培养基,避免人工干预对藻体生长状态的影响;自动分离出来的生细胞又可以进行单独培养。本发明芯片特别适用于各类大型藻的生殖和生长研究。芯片的制作成本低廉,方法简单,并且容易操作,便于普及。
-
公开(公告)号:CN102759621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110105343.0
申请日:2011-04-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N33/577 , G01N33/569 , G01N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研究及临床应用领域,涉及血清免疫学检测方法。本发明以微流控芯片为基础,建立了专门用于高通量快速检测疟疾血清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在微流控芯片上同时进行两种疟原虫抗原的免疫学测定,将微流控芯片的分析能力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相结合,能有效的克服常规免疫分析的缺点,使得反应效率提高,操作步骤简化,检验时间缩短,能大量降低病人血清样本使用量,试剂和能量消耗大大降低,从降低整个检测成本,同时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能防止标本间的污染,提高检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45543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10041607.0
申请日:2011-02-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分析阿米巴抗体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以微流控芯片为基础,建立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分析阿米巴抗体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在微流控芯片上进行阿米巴病血清学诊断,将微流控芯片的分析能力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相结合,能有效的克服常规免疫分析的缺点,使得反应效率提高,操作步骤简化,检验时间缩短,能大量降低病人血清样本使用量,试剂和能量消耗大大降低,从降低整个检测成本,同时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能防止标本间的污染,提高诊断准确性,可用于临床诊断阿米巴感染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921119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110206812.1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12Q1/70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N15/113 , C12N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介导切刻等温‑CRISPR联合检测裂谷热病毒的引物组、试剂盒及方法。本发明对裂谷热病毒S基因中一个片段的设计了5条引物,并利用链置换Bst DNA聚合酶以及特殊发卡引物在恒温条件下构造特异性扩增元件,实现核酸指数扩增;利用切刻酶切刻活性和Bst DNA聚合酶链置换活性生成大量单链片段。再利用Cas12a蛋白和向导RNA形成的二元复合体的模板依赖顺式切割活性介导的反式切割活性进行检测,快速、高效和准确;该技术对裂谷热病毒的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成本低,可以和胶体金试纸偶联实现快速实时检测,可以很好补充裂谷热病毒快速检测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3046453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312647.8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12Q1/689 , C12Q1/6844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锁式探针介导的茎环连接的扩增技术检测DNA点突变的方法及试剂盒。本方法首先将锁式探针和DNA模板连接形成带有茎环结构的长串联重复序列片段,然后将该产物和茎环引物、滚环引物、等温扩增引物混合在一起,构造双茎环扩增元件进行指数扩增,达到信号的指数放大。其中,锁式探针包括正常型锁式探针和突变型锁式探针,将突变位点设计在突变型锁式探针的3’末端,可以很好的区分突变模板和正常模板。本发明通过采用SYBR I来进行实时荧光检测,信号明显,实现了双链点突变的快速检测,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给与临床指导用药带来益处。
-
公开(公告)号:CN11304645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12647.8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12Q1/689 , C12Q1/6844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锁式探针介导的茎环连接的扩增技术检测DNA点突变的方法及试剂盒。本方法首先将锁式探针和DNA模板连接形成带有茎环结构的长串联重复序列片段,然后将该产物和茎环引物、滚环引物、等温扩增引物混合在一起,构造双茎环扩增元件进行指数扩增,达到信号的指数放大。其中,锁式探针包括正常型锁式探针和突变型锁式探针,将突变位点设计在突变型锁式探针的3’末端,可以很好的区分突变模板和正常模板。本发明通过采用SYBR I来进行实时荧光检测,信号明显,实现了双链点突变的快速检测,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给与临床指导用药带来益处。
-
公开(公告)号:CN102033127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910247558.9
申请日:2009-12-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N33/545 , G01N30/56 , G01N33/52 , G03F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替宁快速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该芯片采用模塑法以光学透明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等为材料,主要由样品反应微通道层,阀门控制层及基片层构成。芯片内含样品富集及免疫分析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该模块由并行的几个纳升体积的免疫色谱柱微分析室组成,每个分析室固定了可替宁抗体蛋白或抗原,实现了对不同来源的样品中可替宁的快速检测。本发明具有快速、高效、便携低价和易自动化控制的特点,可完成自动信号采集、远程传输和信号分析,适合于空气中该成分的快速检测及医学临床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