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9908B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203582.5

    申请日:2010-06-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Y02E7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方法。包括反应器、阴极和阳极,阴极和阳极中的一极置于反应器的一侧、另一极置于反应器内部,阳极材料采用碳毡,阴极采用含有金属催化剂的气体电极,两极间距为0.5-2.0cm,反应器下端有进水口、上端有出水口,反应器的上部带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参比电极插孔,阴极和阳极间通过导线连接、并与负载连接组成闭合回路,反应器中接种厌氧污泥并引入燃料,燃料中添加有生物溶剂吐温,吐温的加入量为5-80mg/L。本发明具有输出功率提高幅度大、价格低廉、对环境影响小、易于实现的优势。

    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9908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203582.5

    申请日:2010-06-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Y02E7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方法。包括反应器、阴极和阳极,阴极和阳极中的一极置于反应器的一侧、另一极置于反应器内部,阳极材料采用碳毡,阴极采用含有金属催化剂的气体电极,两极间距为0.5-2.0cm,反应器下端有进水口、上端有出水口,反应器的上部带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参比电极插孔,阴极和阳极间通过导线连接、并与负载连接组成闭合回路,反应器中接种厌氧污泥并引入燃料,燃料中添加有生物溶剂吐温,吐温的加入量为5-80mg/L。本发明具有输出功率提高幅度大、价格低廉、对环境影响小、易于实现的优势。

    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电子转移能力和输出功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9515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125431.2

    申请日:2010-03-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电子转移能力和输出功率的方法。在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燃料中按照10-50mg/L的比例加入含有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本发明在电池的燃料中加入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这类物质在小剂量的情况下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的完整性,而对细胞的活性不产生影响。这样能够使电子由胞内快速传递至阳极表面,大大减少电子传递阻力,提高电子转移能力,增加电流的产生效率,提高功率输出,而微生物对基质的利用能力不会降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大大增加。同时加入燃料中的青霉素也可被微生物燃料电池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电子转移能力和输出功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9515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25431.2

    申请日:2010-03-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电子转移能力和输出功率的方法。在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燃料中按照10-50mg/L的比例加入含有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本发明在电池的燃料中加入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这类物质在小剂量的情况下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的完整性,而对细胞的活性不产生影响。这样能够使电子由胞内快速传递至阳极表面,大大减少电子传递阻力,提高电子转移能力,增加电流的产生效率,提高功率输出,而微生物对基质的利用能力不会降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大大增加。同时加入燃料中的青霉素也可被微生物燃料电池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