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介质柔性软体机器鱼、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8203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17850.8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跨介质航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介质柔性软体机器鱼、工作方法;该机器鱼包括:头部主体,头部主体上设有背鳍和胸鳍;高压气罐和高压气泵、以及控制器,设于头部主体内,高压气罐与高压气泵、以及控制器连接;气流喷射槽,与高压气罐连接;气囊,一端与高压气泵连接,另一端与尾部气体通道连通;尾部主体,与头部主体连接,尾部主体和头部主体采用硅胶材质制作而成,尾部主体的尾部设于尾鳍,尾部主体内设有两个鱼尾气腔,鱼尾气腔与尾部气体通道连接;弹性件,设于尾部主体的中部。为了跨介质冲击影响,硅胶材质制作而成的头部主体和尾部主体,使得整体为软体结构进行缓冲吸能,且双稳态结构成本低,噪音小,能量利用率高。

    一种跨介质柔性软体机器鱼、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82031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317850.8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跨介质航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介质柔性软体机器鱼、工作方法;该机器鱼包括:头部主体,头部主体上设有背鳍和胸鳍;高压气罐和高压气泵、以及控制器,设于头部主体内,高压气罐与高压气泵、以及控制器连接;气流喷射槽,与高压气罐连接;气囊,一端与高压气泵连接,另一端与尾部气体通道连通;尾部主体,与头部主体连接,尾部主体和头部主体采用硅胶材质制作而成,尾部主体的尾部设于尾鳍,尾部主体内设有两个鱼尾气腔,鱼尾气腔与尾部气体通道连接;弹性件,设于尾部主体的中部。为了跨介质冲击影响,硅胶材质制作而成的头部主体和尾部主体,使得整体为软体结构进行缓冲吸能,且双稳态结构成本低,噪音小,能量利用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