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验证电机-叶轮机械匹配特性的激励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5500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1160258.X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验证电机‑叶轮机械匹配特性的激励分离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叶轮机械、固定基础、同步带传动结构;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机壳、电机定子铁芯、电机转子;叶轮机械包括叶轮机械机壳、叶轮;同步带传动结构包括电机侧齿轮和叶轮机械侧齿轮,驱动电机、叶轮机械均通过各自的隔振器安装在固定基础上。本发明实现了将各振动激励源有效分离的目的。考虑了振动源之间相互耦合的产生因素,通过特定连接及安装的结构形式从根本上杜绝了振动的传递,明确了不同振动激励源作用位置及结构,安装有特殊结构的齿盘结构和安装基座可以方便的采集电机‑叶轮机械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模拟由于加工误差带来的质量偏心和结构偏心的系统状态。

    基于磁致伸缩材料参数可调的半主动吸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11530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310467758.1

    申请日:2013-10-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磁致伸缩材料参数可调的半主动吸振器,包括底座、上端盖、磁致伸缩单元,底座上固定有弹簧导柱,上端盖安装在弹簧导柱上,弹簧导柱上套装有弹簧,弹簧导柱上端安装有限定上端盖位置的螺栓,上端盖位于螺栓和弹簧之间并可沿弹簧导柱上下移动,底座上固定有磁致伸缩单元套筒,磁致伸缩单元套筒里安装磁致伸缩单元底座弹簧,磁致伸缩单元底座弹簧下端与底座固定,磁致伸缩单元底座弹簧上端与磁致伸缩单元支柱固定,磁致伸缩单元支柱上端安装磁致伸缩单元,上端盖下方固定夹板,磁致伸缩单元设置在夹板之间。本发明应用摩擦力,使得磁致伸缩单元较小,降低了外围功放的要求,刚度、阻尼可调,可拓宽吸振频带,适应不同工况。

    一种刚度可调的弹簧钢片式动力吸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3615488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24994.X

    申请日:2013-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刚度可调的弹簧钢片式动力吸振器。包括电磁弹簧部分和质量块,所述电磁弹簧部分的底部固定安装于环状弹簧结构内部,电磁弹簧部分的中心轴的上端与环状弹簧结构连接,质量块固定安装的环状弹簧结构上部。本发明通过加入电磁弹簧结构,具有频率变化响应快的优点,仅需改变电流即可改变刚度,可在线连续调节,实现跟踪变化的频率,以适应机械设备的工况变化,更能满足不同的条件下的吸振要求。

    一种刚度可调的悬臂梁式动力吸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3615487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652230.1

    申请日:2013-12-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刚度可调的悬臂梁式动力吸振器,包括基座、侧板、挡板、电磁铁、悬臂,侧板有两块,基座固定在两块侧板之间,挡板与两块侧板的端部相固定,基座上设置凹槽,悬臂一端通过贯穿螺栓固定在凹槽里,悬臂的另一端悬空并在其上下各固定一个质量块,电磁铁固定在挡板上面对质量块的位置,电磁铁总体为圆柱体结构,在圆柱体上开有环形的深槽,在深槽中嵌入电磁线圈,电磁铁上设置二孔插头,线圈的引线通过二孔插头引出,位于凹槽里的悬臂设置有U型槽,贯穿螺栓穿过U型槽和基座与被吸振的设备相连。本发明为悬臂梁式,其刚度不会像一般的弹簧质量式吸振器受安装预紧力等因素影响。只需通过改变电流即可调节吸振器的固有频率。

    半主动/全主动一体化式电磁吸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73908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63431.4

    申请日:2013-11-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半主动/全主动一体化式电磁吸振器,包括弹簧钢片、动子、定子、铝板、底座,两个弹簧钢片的上端部、下端部分别固定在一起形成两侧为弧形、中间为线段的弹簧外壳,两个弹簧钢片的上端部通过上底板固定在一起,两个弹簧钢片的下端部通过底座固定在一起,铝板通过角铝与上底板相固定,铝板下端与导向轴相固定,导向轴插入直线轴承中,直线轴承固定在底座里,所述的动子和定子均有两个,两个动子反向固定在铝板上并分别位于铝板的两侧,底座上位于导向轴的两侧各安装一个螺柱,两个定子分别安装在两个螺柱上,两个定子分别与两个动子相向布置,动子上缠绕激励线圈,定子上缠绕励磁线圈。本发明可实现半主动和全主动切换。

    基于磁致伸缩材料参数可调的半主动吸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11530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67758.1

    申请日:2013-10-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磁致伸缩材料参数可调的半主动吸振器,包括底座、上端盖、磁致伸缩单元,底座上固定有弹簧导柱,上端盖安装在弹簧导柱上,弹簧导柱上套装有弹簧,弹簧导柱上端安装有限定上端盖位置的螺栓,上端盖位于螺栓和弹簧之间并可沿弹簧导柱上下移动,底座上固定有磁致伸缩单元套筒,磁致伸缩单元套筒里安装磁致伸缩单元底座弹簧,磁致伸缩单元底座弹簧下端与底座固定,磁致伸缩单元底座弹簧上端与磁致伸缩单元支柱固定,磁致伸缩单元支柱上端安装磁致伸缩单元,上端盖下方固定夹板,磁致伸缩单元设置在夹板之间。本发明应用摩擦力,使得磁致伸缩单元较小,降低了外围功放的要求,刚度、阻尼可调,可拓宽吸振频带,适应不同工况。

    半主动/全主动一体化式电磁吸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73908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563431.4

    申请日:2013-11-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半主动/全主动一体化式电磁吸振器,包括弹簧钢片、动子、定子、铝板、底座,两个弹簧钢片的上端部、下端部分别固定在一起形成两侧为弧形、中间为线段的弹簧外壳,两个弹簧钢片的上端部通过上底板固定在一起,两个弹簧钢片的下端部通过底座固定在一起,铝板通过角铝与上底板相固定,铝板下端与导向轴相固定,导向轴插入直线轴承中,直线轴承固定在底座里,所述的动子和定子均有两个,两个动子反向固定在铝板上并分别位于铝板的两侧,底座上位于导向轴的两侧各安装一个螺柱,两个定子分别安装在两个螺柱上,两个定子分别与两个动子相向布置,动子上缠绕激励线圈,定子上缠绕励磁线圈。本发明可实现半主动和全主动切换。

    一种用于验证电机-叶轮机械匹配特性的激励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5500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60258.X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验证电机‑叶轮机械匹配特性的激励分离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叶轮机械、固定基础、同步带传动结构;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机壳、电机定子铁芯、电机转子;叶轮机械包括叶轮机械机壳、叶轮;同步带传动结构包括电机侧齿轮和叶轮机械侧齿轮,驱动电机、叶轮机械均通过各自的隔振器安装在固定基础上。本发明实现了将各振动激励源有效分离的目的。考虑了振动源之间相互耦合的产生因素,通过特定连接及安装的结构形式从根本上杜绝了振动的传递,明确了不同振动激励源作用位置及结构,安装有特殊结构的齿盘结构和安装基座可以方便的采集电机‑叶轮机械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模拟由于加工误差带来的质量偏心和结构偏心的系统状态。

    一种瞬时波动转速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3001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95645.X

    申请日:2020-10-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瞬时波动转速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协同转速传感器、传感器信号采集设备、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支架上设置弧形的角度刻度尺,协同转速传感器安装在角度刻度尺上,协同转速传感器与协同转速传感器之间存在相对角度,协同转速传感器均连接传感器信号采集设备,协同转速传感器对准被测结构的回转轴线,被测结构上安装协同转速传感器对应的反光片。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转速传感器采集瞬时转速波动时时间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应用场合较传统传感器更为宽泛,更适合对细小旋转结构的瞬时波动转速进行测试。可以根据实际测试需求选择不同工作原理的计数式转速传感器作为本发明的协同传感器,拓宽了本发明的使用场景和应用领域。

    一种刚度可调的弹簧钢片式动力吸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3615488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624994.X

    申请日:2013-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刚度可调的弹簧钢片式动力吸振器。包括电磁弹簧部分和质量块,所述电磁弹簧部分的底部固定安装于环状弹簧结构内部,电磁弹簧部分的中心轴的上端与环状弹簧结构连接,质量块固定安装的环状弹簧结构上部。本发明通过加入电磁弹簧结构,具有频率变化响应快的优点,仅需改变电流即可改变刚度,可在线连续调节,实现跟踪变化的频率,以适应机械设备的工况变化,更能满足不同的条件下的吸振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