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等离子体推进器

    公开(公告)号:CN11051326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1910921406.6

    申请日:2019-09-27

    Inventor: 郭宏辉 曹勇 杨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频等离子体推进器,包括将气体电离得到等离子体的电离模块,所述电离模块包括电离模块主体、气喷嘴、进气管道和环形天线,所述电离模块主体上设有电离室,所述气喷嘴位于所述电离室之内,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气喷嘴连接,所述环形天线环绕在所述电离室之外,所述环形天线用于在所述电离室内部产生高频电磁场,工质气体在电磁场作用下电离得到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经所述电离室出口端排出,从而获得推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简单,重量较轻,安装便捷,电离模块可以独立组装再整装,便于加工生产;该推进器可以根据实际卫星平台载体需求,通过改变电离内径尺寸进行推进器放大和缩小。

    低功率电弧加热推进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05687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0893793.8

    申请日:2017-09-28

    Abstract: 低功率电弧推进器,主要应用于微小卫星的动力系统,属于电推进领域。本发明针对解决现有微小卫星无推进系统的问题,利用阴阳极间电弧放电原理,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电推进器结构。该推进器结构主要组成为:1‑阴极夹座,2‑上绝缘体,3‑中绝缘体,4‑下绝缘体,5‑进气口,6‑阳极,7‑下盖,8‑下喷口,9‑上喷口,10‑阴极,11‑上盖。当阴阳极间达到起弧电压,使通入的推进剂受热膨胀,在喷口的作用下,产生超音速气体喷出,形成反作用推力。本发明整体结构尺寸小,重量轻。

    一种用于喷雾冷却实验系统测算热流密度的热源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6087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794897.8

    申请日:2018-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喷雾冷却实验系统测算热流密度的热源模拟装置,主要应用于喷雾冷却或者射流冷却实验台,属于散热测量领域。本发明针对喷雾冷却实验或射流冷却实验中散热的热流密度不好测算的问题,通过改变输入电压调节模拟热源功率和采集导热柱上一维热传导不同截面温度来计算热流密度,设计了一套比较可靠的热源模拟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两部分:陶瓷加热部分和导热柱测算热流密度部分。陶瓷加热部分主要是由硅电子调压器、电参数测量仪、陶瓷加热圈、隔热棉、片状散热体等组成。导热柱测算热流密度部分主要是由导热黄铜柱、热电偶以及隔热棉等组成。本发明装置具有模拟范围广、测算稳定、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

    一种射频等离子体推进器

    公开(公告)号:CN11051326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921406.6

    申请日:2019-09-27

    Inventor: 郭宏辉 曹勇 杨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频等离子体推进器,包括将气体电离得到等离子体的电离模块,所述电离模块包括电离模块主体、气喷嘴、进气管道和环形天线,所述电离模块主体上设有电离室,所述气喷嘴位于所述电离室之内,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气喷嘴连接,所述环形天线环绕在所述电离室之外,所述环形天线用于在所述电离室内部产生高频电磁场,工质气体在电磁场作用下电离得到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经所述电离室出口端排出,从而获得推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简单,重量较轻,安装便捷,电离模块可以独立组装再整装,便于加工生产;该推进器可以根据实际卫星平台载体需求,通过改变电离内径尺寸进行推进器放大和缩小。

    高精度视觉和IMU紧融合定位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46583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552946.3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精度视觉和IMU紧融合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获取的图像提取特征点进行双目匹配得到特征点深度,用于跟踪;S2、对IMU数据进行预积分操作,通过积分给定时间段的IMU数据,获得初步的位姿信息;S3、对系统进行初始化,获得IMU的零偏和重力加速度,为跟踪做准备;S4、实时的跟踪特征点,以相机帧率实时的输出位姿。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精度视觉和IMU紧融合定位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视觉定位中的精度和鲁棒性。

    微阴极电弧推力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51222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893795.7

    申请日:2017-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405 F03H1/0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推力领域,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微纳卫星的微阴极电弧推力器,主要应用于微纳卫星等较小型卫星的动力系统。本发明针对解决现有微纳卫星无推进系统的问题,利用真空阴极电弧放电原理,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电推力器结构。该推力器结构主要组成:1-外壳,2-阴极工质,3-弹簧,4-陶瓷筒,5-底座,6-固定螺母,7-紧固螺母螺栓,8-阳极,9-导电镀膜层,10-磁线圈。当阴阳极之间达到预定电压,阴极斑点放电,逐渐扩散,阴极工质不断电离腐蚀,形成稳定等离子体羽流。等离子体羽流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向外喷出,形成所需反作用推力。本发明整体结构尺寸小、重量轻。

    低功率电弧加热推进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05687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893793.8

    申请日:2017-09-28

    Abstract: 低功率电弧推进器,主要应用于微小卫星的动力系统,属于电推进领域。本发明针对解决现有微小卫星无推进系统的问题,利用阴阳极间电弧放电原理,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电推进器结构。该推进器结构主要组成为:1-阴极夹座,2-上绝缘体,3-中绝缘体,4-下绝缘体,5-进气口,6-阳极,7-下盖,8-下喷口,9-上喷口,10-阴极,11-上盖。当阴阳极间达到起弧电压,使通入的推进剂受热膨胀,在喷口的作用下,产生超音速气体喷出,形成反作用推力。本发明整体结构尺寸小,重量轻。

    一种可用于太阳光光纤照明系统的太阳追踪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69545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16212.3

    申请日:2016-1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S11/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太阳光光纤照明系统的太阳追踪装置,包括底座、支撑体、追踪板、驱动机构及控制器,所述支撑体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追踪板安装在所述支撑体上端,所述追踪板与所述支撑体之间设有球面副,所述追踪板上表面设有四个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光电传感器、且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进行布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端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的带轮及一端与所述带轮连接的绳索,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绳索另一端与所述追踪板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为四个、且分别与所述四个光电传感器布置位置的方向相对应。该太阳追踪装置结构简单,精度高,响应快,能够实时跟踪太阳的位置。

    一种用于喷雾冷却实验系统测算热流密度的热源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621545U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21150776.1

    申请日:2018-07-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喷雾冷却实验系统测算热流密度的热源模拟装置,主要应用于喷雾冷却或者射流冷却实验台,属于散热测量领域。本实用新型针对喷雾冷却实验或射流冷却实验中散热的热流密度不好测算的问题,通过改变输入电压调节模拟热源功率和采集导热柱上一维热传导不同截面温度来计算热流密度,设计了一套比较可靠的热源模拟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两部分:陶瓷加热部分和导热柱测算热流密度部分。陶瓷加热部分主要是由硅电子调压器、电参数测量仪、陶瓷加热圈、隔热棉、片状散热体等组成。导热柱测算热流密度部分主要是由导热黄铜柱、热电偶以及隔热棉等组成。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模拟范围广、测算稳定、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大气压等离子体诱变育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961555U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20842837.5

    申请日:2016-08-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生作用于细菌的等离子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大气压等离子体诱变育种装置。包括微波功率源、微波传输系统、等离子体发生器和微波调配系统,上述装置通过连接法兰相连,微波功率源包括微波程控电源,微波传输系统由多个波导组成,是一个完整密闭的空间;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矩形谐振腔和喷嘴结构,两边连接第一渐变波导和第二渐变波导,喷嘴结构设置于矩形谐振腔的几何中心处;微波调配系统包括三销钉调配器和短路活塞;波导上设置有磁控管。本实用新型的育种装置简洁,在大气压环境下,得到稳定、可控的等离子体射流,进行细菌诱变处理,装置设计达到微波安全设计标准;工作电源功率低,细菌处理方便,无需真空环境,成本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