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95725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73336.5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80 , C04B35/622 , C04B35/565 , C04B35/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806 , C04B35/5622 , C04B35/565 , C04B35/622 , C04B2235/3826 , C04B2235/5248 , C04B2235/614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碳化硅纳米线强韧化ZrC-SiC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一种ZrC-SiC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是要解决现有碳纤维与ZrC-SiC复相陶瓷基体相容性低、界面结合差的问题。方法:一、碳纤维表面预处理;二、碳纤维表面催化剂加载;三、碳纤维-碳化硅纳米线多层次增强体制备;四、CF-SiCnws/ZrC-SiC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五、重复步骤四6次,最终得到CF-SiCnws/ZrC-SiC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该方法显著增大了CF与ZrC-SiC陶瓷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发明用于复合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502315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060579.X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21/068 , B82Y40/00
Abstract: 一种原位‑非原位同时生长超长氮化硅纳米材料的方法,涉及一种氮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超长氮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需要催化剂,导致产物纯度不高,影响纳米线的高温性能及后续应用、反应条件较为苛刻,如加压、通入易燃性气体等,导致操作安全性较低,对设备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制备预制粉体;二、煅烧。本发明操作过程较为简单、设备要求低、安全系数高等。本发明应用于制备超长氮化硅纳米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87392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04557.8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205
Abstract: 一种采用小分子碳水化合物制备连续石墨薄膜的方法,它属于碳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小分子碳水化合物制备连续石墨薄膜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连续石墨薄膜制备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及环境污染大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小分子碳水化合物作为碳源,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增稠剂,丙烯酸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凝胶体系,去离子水作为凝胶体系的溶剂,采用流延法在聚酰亚胺薄膜和PET薄膜之间制备连续水凝胶薄膜,经预碳化、碳化、石墨化后获得连续石墨薄膜。本发明开创了采用小分子碳水化合物制备连续石墨薄膜的先河,打破了聚合物如聚酰亚胺制备连续石墨薄膜的限制,制得的连续石墨膜结晶质量较高,缺陷较少。
-
公开(公告)号:CN11687391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04550.6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205
Abstract: 一种利用小分子糖类物质制备高取向度石墨薄膜的方法,本发明属于碳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高取向度石墨薄膜生产难度大,生产成本高且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方法:一、配置糖类前驱体溶液;二、旋涂成膜;三、凝胶化;四、预碳化和碳化;五、石墨化。本发明开创了糖类物质制备高取向度石墨薄膜的先例,制备的高取向度石墨薄膜纯度极高,结晶性良好,石墨化度高,取向结构明显,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和科研价值。本发明制备的高取向度石墨薄膜具有较为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制得的650nm厚的高取向度石墨薄膜在X波段具有超过50dB的电磁屏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84936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77635.1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205 , C01B32/05
Abstract: 基于糖类小分子的块体炭/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石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碳材料制备领域对石油煤矿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的问题。本发明首先通过反应釜以溶剂热的方式提升了粉体原料的塑变性能,促进了成型阶段颗粒的挤压与变形,使原料本身在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保留有相当程度的烧结性;其次,在成型过程中引入了温度场,促进原料分子的热运动,有利于塑性变形的发生,实现预烧结的同时缓解内部应力,避免了后续炭化过程的开裂,解决了所得自烧结性碳源粉体烧结过程中的开裂问题,成品率高,且具备大尺寸制品的生产潜力。本发明可获得基于糖类小分子的块体炭/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50231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60579.X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21/068 , B82Y4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21/0685 , C01P2002/10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Abstract: 一种原位-非原位同时生长超长氮化硅纳米材料的方法,涉及一种氮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超长氮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需要催化剂,导致产物纯度不高,影响纳米线的高温性能及后续应用、反应条件较为苛刻,如加压、通入易燃性气体等,导致操作安全性较低,对设备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制备预制粉体;二、煅烧。本发明操作过程较为简单、设备要求低、安全系数高等。本发明应用于制备超长氮化硅纳米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84936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1477635.1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205 , C01B32/05
Abstract: 基于糖类小分子的块体炭/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石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碳材料制备领域对石油煤矿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的问题。本发明首先通过反应釜以溶剂热的方式提升了粉体原料的塑变性能,促进了成型阶段颗粒的挤压与变形,使原料本身在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保留有相当程度的烧结性;其次,在成型过程中引入了温度场,促进原料分子的热运动,有利于塑性变形的发生,实现预烧结的同时缓解内部应力,避免了后续炭化过程的开裂,解决了所得自烧结性碳源粉体烧结过程中的开裂问题,成品率高,且具备大尺寸制品的生产潜力。本发明可获得基于糖类小分子的块体炭/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87390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04561.4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184
Abstract: 一种利用糖类物质中的碳宏量获取高质量石墨烯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以往用天然石墨作为原料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和以小分子碳源作为原料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制备石墨烯存在的制备工艺复杂,制备成本高昂,难以制备高质量的石墨烯的问题。方法:一、配制水溶性糖类镍粉悬浮液和不溶性糖类镍粉悬浮液;二、制备糖/镍复合粉体;三、放电等离子烧结处理;四、刻蚀金属镍,得到高质量石墨烯。本发明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制备的石墨烯,在800℃时即可得到晶型完美、缺陷较少,石墨化度极高的石墨烯材料,低温短时制备节约了能源,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本发明可获得高质量石墨烯。
-
公开(公告)号:CN103242044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310194837.X
申请日:2013-05-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583 , C04B35/584 , C04B35/622
Abstract: 一种BN/Si3N4复相陶瓷的凝胶注模成型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BN/Si3N4复相陶瓷的凝胶注模成型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BN/Si3N4复相陶瓷凝胶注模成型时浆料固相含量低以及BN在Si3N4基体中较难实现均匀分散的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一、制备BN包覆粉;二、制备混合陶瓷粉体;三、制备浆料;四、向浆料中加入引发剂和催化剂,搅拌后进行注模,得到固化的陶瓷湿坯,然后进行干燥,得到干燥后的生坯;五、将干燥后的生坯在空气炉中进行脱脂处理,然后进行烧结,得到BN/Si3N4复相陶瓷,即完成。本发明应用于陶瓷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242044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94837.X
申请日:2013-05-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583 , C04B35/584 , C04B35/622
Abstract: 一种BN/Si3N4复相陶瓷的凝胶注模成型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BN/Si3N4复相陶瓷的凝胶注模成型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BN/Si3N4复相陶瓷凝胶注模成型时浆料固相含量低以及BN在Si3N4基体中较难实现均匀分散的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一、制备BN包覆粉;二、制备混合陶瓷粉体;三、制备浆料;四、向浆料中加入引发剂和催化剂,搅拌后进行注模,得到固化的陶瓷湿坯,然后进行干燥,得到干燥后的生坯;五、将干燥后的生坯在空气炉中进行脱脂处理,然后进行烧结,得到BN/Si3N4复相陶瓷,即完成。本发明应用于陶瓷材料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