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0369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28632.1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泥厌氧消化的双面平板膜及动态膜组件,采用硬质PVC网格作为膜骨架的内部支撑骨架,并采用外部支撑层沿膜骨架四周密封贴合在内部支撑骨架的两侧,并在膜骨架一侧设置一与膜骨架内部相通的孔道作为膜出水孔;本发明的双面平板膜制备价格低廉且无需进行频繁的清洗或更换,所需要的运行成本较低,可使得AnDMBR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在高污泥浓度下长期稳定运行,提升了反应器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2883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824390.9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墨水成分可控的纳米多级结构化3D直写成型墨水基材及其制备方法。该墨水基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前驱体A:4,4'‑二氨基‑2,2'‑二甲基‑1,1'‑联苯,B: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加入1‑甲基‑2‑吡咯烷酮中,得到前驱体溶液;将所获得的前驱体溶液中加入交联剂,再加入脱水剂(若要实现墨水基材的掺杂,则先加入功能纳米材料,再加入脱水剂,搅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材料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合成效率高、墨水成分灵活可调、可加工性良好和结构具纳米多级化等优点,在航天、无线电子、建筑、海水淡化、电磁防护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32862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088220.2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1B33/16 , C01B33/1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密度二氧化硅纳米管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块体碳气凝胶为模板,正硅酸四乙酯为原料,氨水催化下,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树枝状的碳气凝胶骨架上沉积一层二氧化硅薄层,再通过高温氧化去除碳气凝胶模板,制备出块状的超低密度二氧化硅纳米管气凝胶材料。该发明得到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更加优异,成品率高。本发明具有反应过程简单、总体成本低、低密度成品率高等特点。碳气凝胶骨架对氧化硅薄层有很好的吸附和支撑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温烧结时骨架的坍塌和结构的收缩,同时也能够保持气凝胶的纳米多孔结构。本发明材料密度低至25.3 ,热导率为0.030-0.033,压缩模量达1.996Mpa,并且具有很好的机械可加工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86117A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10683985.6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1B33/155 , C01B33/158 , B82Y40/00
Abstract: 一种常压干燥制备高透明疏水完整块体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方法,本发明属于纳米多孔气凝胶和高效隔热保温材料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压制备高透明,完整块体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含有机基团的硅源为前驱体采用酸碱两步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凝胶,再经过溶剂替换和表面修饰,常压干燥制备透明二氧化硅气凝胶。由于硅源本身带有有机基团,所以后续表面修饰过程中修饰液用量很少,效果却十分显著,干燥后气凝胶能回弹至原始大小。同时由于凝胶本身带有有机集团机械性能较好,有利于常压干燥获得完整块体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由于气凝胶在建筑外墙、化工管道、车辆舰艇、航空航天等隔热或绝热领域应用非常广泛,该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365142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17376.0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1B32/05 , C01B32/184 , C01B32/198 , C04B30/00 , B01J20/20 , B01J20/28 , H01G11/36 , H01G11/26 , H01M4/583 , B82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 C04B30/00 , B01J20/20 , B01J20/28047 , B82Y30/00 , C01P2002/80 , C01P2002/82 , C01P2004/03 , C01P2006/10 , C01P2006/12 , C01P2006/32 , C01P2006/40 , H01G11/26 , H01G11/36 , H01M4/5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化学交联的高比面积高电导率石墨烯复合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在间苯二酚和甲醛的前驱体溶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调节pH值,经溶胶-凝胶反应得到化学交联的氧化石墨烯/RF有机湿凝胶,通过酸洗、溶剂替换和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RF有机气凝胶;通过高温热解还原处理制备石墨烯复合碳气凝胶。通过在间苯二酚和甲醛的前驱体溶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调节pH值,保证掺入的石墨烯的均匀性和交联性,显著增强了三维纳米网络的骨架强度和极大地改善了低密度碳气凝胶在碳化过程中发生的严重的收缩坍塌现象。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复合碳气凝胶具有极低的表观密度、超高的比表面积、优良的电导率和热导率,使其在应用过程中更容易加工成多种形式的成型品。
-
公开(公告)号:CN105384191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510646652.7
申请日:2015-10-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H01M4/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六角片状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呈六角片状结构,每个角片的厚度为100~300nm左右,所述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首先以五氧化二钒粉末、苯甲醇和异丙醇为原料通过回流冷凝和蒸馏浓缩制备出氧化钒溶胶,然后将溶胶与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经水热反应和后烧结处理制备得到,制备得到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特别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阴极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电化学性能优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108720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410319924.8
申请日:2014-07-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浙江省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B33/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凝胶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采光率的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即采用有机硅元经过酸碱两步催化形成二氧化硅湿凝胶,经老化结合超临界干燥工艺,制备出超高采光率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本发明具有原料易得、反应过程简单、成本低等特点。所得到的材料具有纳米尺度多级结构,最高透光率为91.8%,在超级隔热采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437277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577428.2
申请日:2014-10-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01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五氧化二钒/石墨烯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五氧化二钒粉末、苯甲醇和异丙醇均匀混合,回流冷凝,过滤得到五氧化二钒溶胶,蒸馏浓缩后,得到浓缩五氧化二钒溶胶;将氧化石墨烯的水分散液和催化剂加入浓缩五氧化二钒溶胶中,搅拌,并老化后,得到五氧化二钒/氧化石墨烯复合湿凝胶,在替换溶剂中进行溶剂替换,干燥后得到五氧化二钒/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热处理后得到五氧化二钒/石墨烯复合气凝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简单、容易实现,同时采用无机的五氧化二钒粉末作为原料,成本较低,利于推广应用。同时金属氧化物通过原位生长与石墨烯均匀复合,为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提供了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580222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06579.6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3/36 , C08G73/1067 , C08G73/1071 , C08J3/075 , C08J2379/08 , C08L2201/08 , C08L7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二胺和二酐单体合成聚酰胺酸溶胶,将普通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与聚酰胺酸溶液均匀混合,经化学亚胺过程形成复合凝胶,采用超临界干燥工艺进行干燥,制备出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复合气凝胶材料。本发明具有适用性广泛、反应过程简单、总体成本低等特点。耐高温聚合物聚酰亚胺对二氧化硅粉体起到了收集和固定的作用,同时保留了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纳米多孔结构和优异的性能。无机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的引入对有机聚酰亚胺的收缩起到了抑制作用。本发明材料隔热性能优异,热导率仅为0.028?0.032W/mK。复合气凝胶相较纯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较高的模量,达0.8?11.8 MPa,且嵌入聚酰亚胺中的粉体不再出现“掉粉”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5695956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91935.1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23C16/448 , C23C16/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4485 , C23C16/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相沉积装置,包括反应腔体(1),还包括反应物注入组件、真空减压组件和温度控制组件,所述的反应物注入组件和真空减压组件均与反应腔体(1)连通;将基底物(2)放入反应腔体(1)中,用真空减压组件将反应腔体(1)抽真空后,关闭真空减压组件,通过反应物注入组件将反应物注入反应腔体(1)中,通过温度控制组件控制反应腔体(1)内的温度,使得反应物气化并沉积在基底物(2)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气相沉积过程可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适合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