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1145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534756.6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复眼原位监测单元、微观调节单元及其多光谱成像系统,复眼原位监测单元包括球面安装罩以及设置在所述球面安装罩上的成像组件,所述球面安装罩上设置有球面栅格阵列,所述球面栅格阵列包括5行4列共20个安装点,每个所述安装点安装有1组所述成像组件,所述成像组件包括CCD光学数字相机组件、DIC数字散斑光源组件、IR红外光谱组件、拉曼光谱组件和太赫兹光源组件;本发明能够突破传统材料原位测试技术仅能与一种成像表征技术集成的局限,通过多种成像组件组合应用,能够同时获取材料由表面到内部,由宏观到微观的丰富结构演化信息,建立多光谱成像信息演化与载荷作用间相关性,即能够深入理解材料微观失效和变形损伤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61145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34756.6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复眼原位监测单元、微观调节单元及其多光谱成像系统,复眼原位监测单元包括球面安装罩以及设置在所述球面安装罩上的成像组件,所述球面安装罩上设置有球面栅格阵列,所述球面栅格阵列包括5行4列共20个安装点,每个所述安装点安装有1组所述成像组件,所述成像组件包括CCD光学数字相机组件、DIC数字散斑光源组件、IR红外光谱组件、拉曼光谱组件和太赫兹光源组件;本发明能够突破传统材料原位测试技术仅能与一种成像表征技术集成的局限,通过多种成像组件组合应用,能够同时获取材料由表面到内部,由宏观到微观的丰富结构演化信息,建立多光谱成像信息演化与载荷作用间相关性,即能够深入理解材料微观失效和变形损伤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7463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82839.9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马志超 , 佟帅 , 沈郭祥 , 张微 , 解鸿偲 , 熊俊名 , 郭子馨 , 李沂澄 , 孙嘉政 , 赵文洋 , 寇博艺 , 杨在正 , 李傢楷 , 李超凡 , 赵宏伟 , 任露泉 , 闫楚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仪的对偶式协同感应温度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温度控制技术领域。本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分别内置于压杆、载物台内的第一、第二腔体,两个腔体中均放置相变蓄热材料,相变蓄热材料的相变温度为试样测试的目标温度;分别对压杆、载物台进行非接触式加热的第一、第二电磁感应加热器;用于分别检测试样和压头温度的温度检测机构,数据采集器和数据处理器。发明的温度控制装置将电磁感应加热与相变蓄热组合起来,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对相变蓄热材料进行加热,使其通过相变蓄积热量,然后在测试过程中,通过相变放热来为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仪的压头、载物台提供热量,具有不干扰精密仪器测试和温度稳定性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28757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12447.1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原位检测的电磁强化方法,属于材料处理技术领域,涉及原位检测技术。本发明将电磁强化技术与原位检测技术相融合,通过高能量的脉冲电磁场促进金属材料金相组织转变、内部位错运动以及原子扩散,实现对金属材料内部微观裂纹的修复和残余应力的调控,并同步获取强化后试件服役过程中的微观组织结构演化与缺陷形成过程,并以此作为反馈信息优化电磁强化参数,为进一步定向提升金属抗拉强度、断裂韧性和疲劳强度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59813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42646.1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C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原位观测与力‑热‑磁多场调控的金属增材制造系统,属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原位监测单元和力‑热‑磁多物理场加载单元,将多光谱监测技术、多物理场实时调控技术、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相融合,实现金属增材制造过程中对成型样品微区结构演化的同步观测,即对成型材料“形貌‑热场‑磁场‑应力‑成分‑缺陷”信息进行同步无损检测,获取材料成型行为与力学性能的相关性,进而调控熔池及熔融成型区域的温度、熔池内部的压力加载以及定向凝固的磁场强度,为进一步定向提高金属增材制造样品力学性能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56250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512074.1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载荷与高温-氛围下的材料高频疲劳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精密仪器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高频疲劳模块、拉伸/压缩加载模块、扭转加载模块、高温-氛围加载模块、主体框架。水平布置的上支撑板/支撑平台/下支撑板与垂直布置的立柱Ⅰ/立柱Ⅱ间通过螺栓连接,构成装置的主体框架;上述模块安装于主体框架后,下支撑板由螺钉紧固于带预留螺纹孔的隔振台上。优点在于:在对材料进行高频疲劳测试的同时,增设了“拉伸、压缩、扭转、拉伸-扭转复合、压缩-扭转复合”多种机械载荷加载模式以及高温、真空/气氛等加载环境,使材料的高频疲劳测试更接近于其真实服役工况,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
-
公开(公告)号:CN11559813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242646.1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原位观测与力‑热‑磁多场调控的金属增材制造系统,属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原位监测单元和力‑热‑磁多物理场加载单元,将多光谱监测技术、多物理场实时调控技术、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相融合,实现金属增材制造过程中对成型样品微区结构演化的同步观测,即对成型材料“形貌‑热场‑磁场‑应力‑成分‑缺陷”信息进行同步无损检测,获取材料成型行为与力学性能的相关性,进而调控熔池及熔融成型区域的温度、熔池内部的压力加载以及定向凝固的磁场强度,为进一步定向提高金属增材制造样品力学性能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39848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212057.2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履带准确转向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GPS传感器、光电编码器组、信息处理装置、变频器组、驱动电机组和电源;GPS传感器安装在六履带行走装置的形心处且与cRIO下位机有线连接,通过9234板卡获取六履带行走装置的位置信息及行驶轨迹;光电编码器组安装在六履带行走装置的六条履带驱动轮轴心处且与cRIO下位机有线连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cRIO下位机、9234板卡、9264板卡和车载电脑,信息处理装置组成了准确转向控制系统的采集、控制和显示系统,车载电脑与cRIO下位机有线连接,变频器组设置在驱动电机组上组成了六履带准确转向的驱动系统,驱动电机组设置在六履带行走装置上,该装置提高了自动化作业的精度与效率提高了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8297270U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20787411.3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载荷与高温-氛围下的材料高频疲劳试验装置,属于精密仪器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高频疲劳模块、拉伸/压缩加载模块、扭转加载模块、高温-氛围加载模块、主体框架。水平布置的上支撑板/支撑平台/下支撑板与垂直布置的立柱Ⅰ/立柱Ⅱ间通过螺栓连接,构成装置的主体框架;上述模块安装于主体框架后,下支撑板由螺钉紧固于带预留螺纹孔的隔振台上。优点在于:在对材料进行高频疲劳测试的同时,增设了“拉伸、压缩、扭转、拉伸-扭转复合、压缩-扭转复合”多种机械载荷加载模式以及高温、真空/气氛等加载环境,使材料的高频疲劳测试更接近于其真实服役工况,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