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3878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0285993.1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两级放大机构的粘滑式压电驱动器及其驱动方法,属于精密机械领域。驱动器包括基座、滑块、两级放大机构、压电叠堆、楔形块和预紧机构。所述的两级放大机构由结构相似、方向相反的第一级柔性放大机构和第二级柔性放大机构串联而成。压电叠堆得电产生的变形经两级放大机构后实现两次位移放大,转化成了驱动足的正x向位移,通过摩擦力实现滑块的定向驱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新型两级放大机构能有效地提高粘滑式压电驱动器的输出效率,实现在低频条件下的高速驱动。本发明可以用于精密加工,光学仪器,生物工程和航空航天技术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86559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22136.2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输出性能的仿生冲击压电驱动器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精密机械领域。该驱动器由负载平台、柔顺驱动机构、导轨滑块、摩擦力调节装置和基座组成。其中,负载平台、柔顺驱动机构与导轨滑块通过螺钉相连接。摩擦力调节装置和导轨滑块分别固定在基座上,可通过旋转预紧螺钉调节摩擦足与导轨滑块间的初始间隙,进而实现导轨滑块所受摩擦力的调节。本发明是通过借鉴青蛙后腿趾间蹼的结构以及游动时后腿的运动方式提出的一种仿生冲击压电驱动器,解决了传统惯性冲击型压电驱动器因工作带宽较窄导致的综合输出性能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188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0866866.4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马志超 , 郭子馨 , 沈郭祥 , 孙嘉政 , 张微 , 解鸿偲 , 佟帅 , 熊俊名 , 赵文洋 , 李沂澄 , 寇博艺 , 杨在正 , 李超凡 , 李傢楷 , 赵宏伟 , 任露泉
IPC: G01N3/18
Abstract: 一种基于循环制冷的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装置及方法,涉及材料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包括用于低温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的压杆和载物台,以及对压杆和载物台和进行制冷降温的制冷装置,其中,制冷装置采用内嵌流道的方式分别对压杆和载物台进行制冷,压杆和载物台之间设置有相连的导冷线,以及与导冷线接触的制冷平衡器,由导冷线和制冷平衡器共同将压杆和载物台的温度稳定在共同的温度点上;本发明在进行低温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时,能够快速平衡样品和测试头之间因为制冷程度差异而存在的温差,消除了温度漂移对测试精度的影响,保证了低温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463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82839.9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马志超 , 佟帅 , 沈郭祥 , 张微 , 解鸿偲 , 熊俊名 , 郭子馨 , 李沂澄 , 孙嘉政 , 赵文洋 , 寇博艺 , 杨在正 , 李傢楷 , 李超凡 , 赵宏伟 , 任露泉 , 闫楚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仪的对偶式协同感应温度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温度控制技术领域。本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分别内置于压杆、载物台内的第一、第二腔体,两个腔体中均放置相变蓄热材料,相变蓄热材料的相变温度为试样测试的目标温度;分别对压杆、载物台进行非接触式加热的第一、第二电磁感应加热器;用于分别检测试样和压头温度的温度检测机构,数据采集器和数据处理器。发明的温度控制装置将电磁感应加热与相变蓄热组合起来,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对相变蓄热材料进行加热,使其通过相变蓄积热量,然后在测试过程中,通过相变放热来为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仪的压头、载物台提供热量,具有不干扰精密仪器测试和温度稳定性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86559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022136.2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输出性能的仿生冲击压电驱动器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精密机械领域。该驱动器由负载平台、柔顺驱动机构、导轨滑块、摩擦力调节装置和基座组成。其中,负载平台、柔顺驱动机构与导轨滑块通过螺钉相连接。摩擦力调节装置和导轨滑块分别固定在基座上,可通过旋转预紧螺钉调节摩擦足与导轨滑块间的初始间隙,进而实现导轨滑块所受摩擦力的调节。本发明是通过借鉴青蛙后腿趾间蹼的结构以及游动时后腿的运动方式提出的一种仿生冲击压电驱动器,解决了传统惯性冲击型压电驱动器因工作带宽较窄导致的综合输出性能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88296.1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马志超 , 熊俊名 , 沈郭祥 , 武子沂 , 佟帅 , 郭子馨 , 张微 , 解鸿偲 , 孙嘉政 , 赵文洋 , 杨在正 , 李超凡 , 李沂澄 , 寇博艺 , 李傢楷 , 刘一帆 , 赵宏伟 , 任露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点阵式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系统,涉及材料微观力学测试技术领域。包括三维电动定位模块,三维电动定位模块包括XY平移台和Z轴升降台;点阵式冲击压入模块,点阵式冲击压入模块包括设于Z轴升降台上的三自由度压电平台,三自由度压电平台的一个表面设有压电陶瓷促动器,压电陶瓷促动器一端连接有压头;夹具,夹具夹持有待测试件,待测试件正对压头;成像模块,成像模块包括显微镜头,显微镜头用于观察拍摄待测试件。本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原位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同时其能够实现快速点阵式压入,且压入的精度较高;同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直驱式结构驱动压头,冲击响应时间更短,速度更快,能够实现更高应变条件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40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0412828.2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际工况下电池隔膜力‑热‑电耦合原位测试系统,涉及精密仪器技术领域,包括温控箱、环境模块、力学加载模块和多光谱‑声谱监测模块。环境模块构造了电化学和低温环境,力学加载模块对十字形隔膜试样进行双轴静‑动态耦合加载,多光谱‑声谱监测模块包括光学成像模块、红外热成像模块和声发射模块,用于加载过程的实时监测。本发明通过环境模块模拟隔膜实际工况,力学加载模块进行加载,多光谱‑声谱监测模块中光学成像模块对隔膜的显微结构进行动态观测;红外热成像模块对隔膜的温度分布进行识别;声发射模块实现隔膜裂纹和破损的监测。本发明为揭示力‑热‑电耦合下电池隔膜的失效机制及其微观结构演化行为提供仪器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111838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12329.2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装置,属于材料微观力学测试技术领域。包括氮气发生模块、环境箱、高/低温加载模块、光学‑红外原位监测模块、电磁‑压电耦合冲击模块等。在环境箱中通入氮气,并由显微成像模块确定测试区域后,电磁‑压电冲击耦合模块可驱动压头冲击压入待测试样;高/低温加载模块可采用涡流感应线圈加热试样或者通过制冷液对试样加载低温,高/低温加载模块内嵌入的声发射传感器可监测试样表面裂纹扩展;光学‑红外原位监测模块可对冲击压入过程进行实时高速光学成像与红外成像。本发明可对材料进行高温或低温下的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原位揭示材料冲击压入的力学性能演化规律与变形损伤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1118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12328.8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螺旋驱动冲击原位测试装置,属于材料微观原位测试领域。主要由箱体、电磁螺旋加速模块、试件装载模块、高速成像模块和红外成像模块等部分组成。电磁螺旋加速模块加速弹体,使弹体达到预期的冲击速度,并保证其冲击位置稳定;装载模块可通过调整平台调整倾角,改变压头冲击被测试件的角度,同时在被测试件背面通过声发射夹具装有声发射传感器,可通过声学信号获取被测试样表面裂纹生成及扩展情况;高速成像模块及红外成像模块可采集冲击过程中被测试件和压头的图像、速度、温度分布信息等。优点在于:将电磁驱动作为冲击压痕测试的驱动方案,速度范围大、且较为可控,结构新颖、体积适中,可实现良好的冲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23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79200.1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13/00 , G01N13/02 , G01N21/84 , G01R31/378 , G01R31/387 , G01R31/389 , G01R31/39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可调充电应力诱导系统诱导隔膜润湿性演变测试方法,属于材料理化性能测试领域。通过构建充电倍率C/5‑5C连续可调充电应力场,对锂离子电池隔膜进行自定义充电应力循环诱导,诱导终止条件为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失效。提取诱导后的隔膜制备试样,在试样上下两侧各安装一台数字照相机,多角度获取隔膜润湿性时变行为信息。通过接触角测量仪测量电解液与试样表面形成的静态接触角,根据电解液扩散时间计算润湿速率,分析充电应力与隔膜润湿性演化之间的关联性。该方法是揭示充电应力诱导隔膜润湿性演化的直观手段,也是评估锂离子电池隔膜润湿性时变行为对锂离子电池内阻变化、容量衰退和循环使用寿命影响的有效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