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钨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74054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662103.5

    申请日:2022-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钨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包括:A)将第一部分废钨渣粉、造渣剂和金属助剂混匀后,进行冷等静压成型,得到第一坯体;所述造渣剂包括CaCO3和SiO2;所述金属助剂包括Fe、Co和Ni中的至少一种;B)在惰性气氛下,将第一坯体升温至1300~1600℃熔化成熔体,保温后,拔渣,得到稳定熔体;C)将所述稳定熔体降温,得到富集有价金属的合金铸锭。所述金属助剂配合特定组分的造渣剂,可以与其他原料组分和步骤较好的相互作用,有效减少渣相中有价金属残留,提高有价金属的回收率。

    一种钨丝增强钨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0441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144036.8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钨丝增强钨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三维钨丝编织体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得到复合有钨涂层的三维钨丝编织体;B)将步骤A)得到的三维钨丝编织体于钨粉浆料中浸渍,再依次进行烘干和预烧,得到填充有钨材料的三维钨丝编织体,重复该步骤多次;C)将步骤B)得到的填充有钨材料的三维钨丝编织体于钨酸盐浸渍液中浸渍,再依次进行煅烧、还原和预烧,得到预烧结体,重复该步骤多次;D)将步骤C)得到的预烧结体依次进行烧结和压力加工,得到钨丝增强钨基复合材料。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制备的钨丝增强钨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室温三维强度与室温三维韧性。

    一种碳掺杂化学气相沉积钨涂层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9317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1555171.7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气相沉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掺杂化学气相沉积钨涂层的装置,包括相连通的活化回收炉和沉积炉,活化回收炉内设有活化区及活化区周侧的尾气回收区;活化区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进气管,活化区的另一端通过活化管路与沉积炉的进气端相连接;尾气回收区的一端分别与回收管路和第四进气管相连接,尾气回收区的另一端与尾气处理机构相连接,回收管路与沉积炉的排气端相连接;沉积炉内设有气体混合装置及沉积平台,气体混合装置分别与活化管路、第二进气管和第三进气管相连接;活化回收炉和沉积炉内均设有加热装置,在加热装置的作用下,所述活化回收炉内进行气体活化或尾气回收,所述沉积炉内进行沉积涂层,降低了反应成本和损耗。

    一种碳掺杂化学气相沉积钨涂层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9317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55171.7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气相沉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掺杂化学气相沉积钨涂层的装置,包括相连通的活化回收炉和沉积炉,活化回收炉内设有活化区及活化区周侧的尾气回收区;活化区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进气管,活化区的另一端通过活化管路与沉积炉的进气端相连接;尾气回收区的一端分别与回收管路和第四进气管相连接,尾气回收区的另一端与尾气处理机构相连接,回收管路与沉积炉的排气端相连接;沉积炉内设有气体混合装置及沉积平台,气体混合装置分别与活化管路、第二进气管和第三进气管相连接;活化回收炉和沉积炉内均设有加热装置,在加热装置的作用下,所述活化回收炉内进行气体活化或尾气回收,所述沉积炉内进行沉积涂层,降低了反应成本和损耗。

    一种含钆高比重钨合金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39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83037.2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钆高比重钨合金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含钆高比重钨合金屏蔽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钆源;所述钆源包括氧化钆和/或表面改性氧化钆。作为中子吸收材料添加剂时,氧化钆具有比金属硼化物更高的硼当量,即达到同样中子屏蔽效果时屏蔽材料中所需氧化钆的添加量显著低于金属硼化物,可以显著降低对屏蔽材料力学性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在具有同样力学性能时,允许的氧化钆的添加量显著高于金属硼化物。因此,屏蔽材料可实现对γ射线和中子的复合屏蔽效果,同时该屏蔽材料的微观组织与传统高比重钨合金材料类似,不产生不利的新物相,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室温极限抗拉强度≥950MPa,室温断后伸长率≥1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