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锂电池用硅酸锰铁锂/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38155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10005329.2

    申请日:2006-01-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可充锂电池用硅酸锰铁锂/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可充锂电池正极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充锂电池用的硅酸锰铁锂/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在较大电流条件下能提供高比容量和高比功率的可充锂电池用硅酸锰铁锂/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正极材料表示为Li2MSiO4(M=Mn1-xFex,0≤x≤1)/C。硅酸盐97%~84%,碳3%~16%。制备时将锂盐、锰盐、亚铁盐和正硅酸酯在水—乙醇体系中混合,加热后烘干得混合前驱体,再与糖一起球磨混合后在氮气下高温热处理。可用于可充锂电池的正极。以廉价的糖为碳原料,实现原位碳化复合,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高电压钠-氟化碳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4577196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011368.2

    申请日:2015-01-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高电压钠-氟化碳二次电池,涉及二次电池。设有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所述正极采用氟化碳材料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采用钠金属负极或钠合金负极,所述电解液由溶剂、电解质和添加剂组成,所述溶剂为有机溶液,电解质为钠盐;所述隔膜采用PP隔膜、PE隔膜、PP/PE/PP复合膜或玻璃纤维隔膜。通过高温气相化学氟化法制备氟化乙炔黑、氟化碳纤维、氟化石墨微球等材料作为正极材料,比容量高,具有高能量密度,同时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以及较好的循环稳定性,以及较好的倍率性。具有放电容量大、放电电位高、放电电位平稳以及一定的可逆容量等优点,且可使用水性粘结剂,对环境友好。

    锂电池用磷酸铜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70332A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610092943.7

    申请日:2006-06-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锂电池用磷酸铜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电池用的磷酸铜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在较大电流条件下能提供高比容量和高比功率的锂电池用磷酸铜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用磷酸铜正极材料包括磷酸铜和磷酸铜/碳复合正极材料,表示为Cu3(PO4)2/C。按质量百分比磷酸铜含量为100%~90%,复合的碳含量为0%~10%。制备时按磷酸铜化学组成Cu3(PO4)2,将化学计量比的铜盐或铜氧化物与磷酸或磷酸盐通过球磨混合后在空气中高温热处理得磷酸铜材料。将磷酸铜材料与碳材料一起球磨,制得磷酸铜/碳复合材料。所用原料廉价,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及其应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3908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14066.4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及其应用,涉及锂离子电池。以Li2S和P2S5为主体原料,向其中加入锂盐LiM进行机械球磨混合得到玻璃态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在氩气气氛中热处理,通过固相反应结晶化获得玻璃态硫化物固体电解质x70Li2S‑y30P2S5‑zLiM。所得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具有无定形结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在2θ=30°有衍射峰,且无LiM的衍射峰。所述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可在制备锂离子电池中应用。本发明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一方面可以防止特定低离子电导率的结晶相的形成,另一方面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和高空气稳定性,25℃下的离子电导率都在10‑3S/cm,优选合成条件后可提高20%以上,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

    一种石墨烯复合碳包覆磷酸钴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576204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510973998.8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龚正良 王志刚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复合碳包覆磷酸钴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石墨烯复合碳包覆磷酸钴锂材料由磷酸钴锂与石墨烯和碳组成,磷酸钴锂与石墨烯和碳三者之间通过原位共生复合,石墨烯与原位生成的碳构成三维导电网络。方法一:将锂源、钴源、磷源和有机碳源,溶于水中,得溶液A;将石墨烯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得溶液B;将溶液A和B混合,喷雾干燥后得前驱体粉末,在保护气氛下煅烧,然后冷却至室温,即得。方法二:将锂源、钴源、磷源溶于水中,喷雾干燥后得磷酸钴锂前驱体;将磷酸钴锂前驱体与石墨烯和有机碳源混合后,在保护气氛下煅烧,然后冷却至室温,即得。石墨烯复合碳包覆磷酸钴锂材料可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

    可充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铜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83701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210165591.9

    申请日:2012-05-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可充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铜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可充锂电池正极材料。可充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铜银包括磷酸铜银正极材料,表示为y(Ag3-2xCuxPO4)(1-y)C(0﹤x≤1.5,0.85≤y≤1),Ag3-2xCuxPO4的含量为100%~85%,碳的含量为0~15%。磷酸铜银正极材料表示为y(Ag3-2xCuxPO4)(1-y)C。制备时,可溶性铜盐和银盐与磷酸或磷酸盐混合沉淀后抽滤烘干高温处理得Ag3-2xCuxPO4材料,再将Ag3-2xCuxPO4材料与碳材料球磨得磷酸铜银y(Ag3-2xCuxPO4)(1-y)C材料。

    锂电池用磷酸铜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38156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10092943.7

    申请日:2006-06-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锂电池用磷酸铜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电池用的磷酸铜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在较大电流条件下能提供高比容量和高比功率的锂电池用磷酸铜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用磷酸铜正极材料包括磷酸铜和磷酸铜/碳复合正极材料,表示为Cu3(PO4)2/C。按质量百分比磷酸铜含量为100%~90%,复合的碳含量为0%~10%。制备时按磷酸铜化学组成Cu3(PO4)2,将化学计量比的铜盐或铜氧化物与磷酸或磷酸盐通过球磨混合后在空气中高温热处理得磷酸铜材料。将磷酸铜材料与碳材料一起球磨,制得磷酸铜/碳复合材料。所用原料廉价,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电池充电策略的优化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98525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17460.3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策略的优化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终端,该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电池的动力学参数;基于所述动力学参数,建立动力学参数与析晶点之间的关联模型;测定电池的析晶点,修正所述关联模型;根据修正后的关联模型获得充电策略;其中,所述电池为二次电池。本发明不仅从原理出发提出了一种电池充电策略的优化模型,而且还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状态,并根据电池的老化程度动态调整充电策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电池的老化趋势,并据此优化充电参数,可以延长电池寿命并保证充电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