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76203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73951.1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M4/386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4/628 , H01M10/0525
Abstract: 石墨烯/硅/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石墨烯/硅/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是石墨烯、硅材料与碳纳米管复合的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将石墨烯粉末、碳纳米管加至NMP溶液中,用超声振荡使其分散均匀,再加入纳米硅粉,超声振荡分散均匀;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干燥、烘干、研磨,即得石墨烯/硅/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石墨烯/硅/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可作为负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具有容量高、效率高、循环性能好等特性。用较为简便的步骤将石墨烯、硅材料与碳纳米管进行复合,并通过石墨烯及新型材料的特殊结构改善了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提高了硅材料的导电性,容量高、效率高、循环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4211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73645.8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D5/24 , C09D17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导电涂料领域,涉及一种复合导电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导电填料包括若干导电颗粒,每一导电颗粒各自独立地包括若干导电粒子Ⅰ和若干导电粒子Ⅱ,所述导电粒子Ⅰ包括导电内核Ⅰ以及附着于导电内核Ⅰ表面上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酸,所述导电粒子Ⅱ包括导电内核Ⅱ以及附着于导电内核Ⅱ表面上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碱式碳酸(氢)盐,同一导电颗粒中的导电粒子Ⅰ和导电粒子Ⅱ通过其上附着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粘合在一起。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导电填料在溶剂中分散性好,将其用于导电涂料中时,可以显著提高导电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628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80134.1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2/184 , C01B32/15 , B82Y40/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载纳米级球状热解碳的石墨烯粉体生长方法和生长装置,包括提供一反应炉,反应炉内设有能够容置熔融金属的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具有进气管通入口和位于熔融金属上方的出料口,进气管通入口用于通过能够伸入熔融金属的碳源进气管,出料口用于连通粉体收集装置;熔融金属与出料口间存在空腔,且被加热至预设反应温度;自碳源进气管向熔融金属中通入包括碳源气体和辅助气体的混合气以在熔融金属中形成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碳源气体被加热催化裂解而部分生长为石墨烯,部分随气泡上升至脱出熔融金属,并于空腔中至少部分生长为负载于石墨烯表面的纳米级球状热解碳。本申请能够显著提升石墨烯产品的分散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1810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0306328.5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在PVC树脂中的分散方法。本发明通过原位球磨剥离石墨,得到的石墨烯直接包覆在PVC树脂表面单层分散,可以降低石墨烯被进一步破碎的概率,实现石墨烯的制备与分散一体化过程。本发明提供的分散方法无需加入分散剂,实现了石墨烯在PVC树脂中的均匀分散,避免了分散剂的加入对PVC的性能产生影响。本发明既克服了石墨烯的团聚问题,又实现了石墨烯在PVC基体中的单层分散,得到的石墨烯/PVC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得到明显提升。本发明实现了石墨烯在PVC树脂中的单层分散,因此可以在石墨烯含量非常低的情况下,显著提高PVC树脂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3976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189379.X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S1,配置1~10wt%的纳米SiO2溶液和0.5~5wt%氧化石墨烯浆料,将SiO2溶液加入氧化石墨烯浆料中,超声分散,得到氧化石墨烯/SiO2溶液;S2,将氧化石墨烯/SiO2溶液在50~50℃温度下搅拌蒸发水溶液至面糊状,再在‑50~‑10℃进行冷冻干燥6~48h,得到氧化石墨烯@SiO2气凝胶;S3,将氧化石墨烯@SiO2气凝胶加入到水性聚氨酯中,使用分散机分散20~40min,再滴入固化剂分散5~15min,置于50~50℃温箱中固化1~3h,取出置于液氮中脆化10~20min,放入破碎机中粉碎,得到水性聚氨酯/氧化石墨烯@SiO2母料;S4,将水性聚氨酯/氧化石墨烯@SiO2母料和聚氨酯弹性体进行物理混合、静电吸附,再在160~200℃下注塑成型,得到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高耐磨和高耐折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8294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451504.4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氧化石墨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氧化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氧化法制备氧化石墨烯;S2,合成四氨基金属卟啉;S3,氧化石墨烯掺杂四氨基金属卟啉和纳米金属氧化物,制备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氧化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按特定比例在氧化石墨烯中掺杂四氨基锌卟啉和纳米氧化锌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形成了n型半导体,氮掺杂后的多孔结构可以提供更多的储锂位点,从而大大提高了氧化石墨烯的导电性能,而且,可以缓解金属氧化物在充放电过程中因体积变化而导致的结构破坏,具有更高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9567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72110.1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2/186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底部通气的石墨烯生长系统和石墨烯制备方法,生长系统包括进气装置、高温生长装置和粉体收集装置;高温生长装置包括反应炉、坩埚和气体分流器,坩埚设置于反应炉的炉腔内,坩埚底部与进气装置连接,坩埚内腔与粉体收集装置连通;气体分流器设置于坩埚内腔的底部,气体分流器包括多孔排气部和设置于多孔排气部下方的缓冲内腔,缓冲内腔与进气装置连通,多孔排气部的上表面用于向坩埚内腔中通气,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催化剂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5416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102352.9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66 , H01M4/13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和电子装置。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集流体上涂覆有包括多孔石墨烯和负极主材的负极复合材料,多孔石墨烯的片径分布参数、挥发分和在负极极片中的重量占比满足下述关系式:0.02≤A/(B*D)≤0.80;多孔石墨烯包覆在负极主材的表面;其中,A表征多孔石墨烯的重量占比,B表征多孔石墨烯的挥发分,D表征多孔石墨烯的片径分布参数。通过在负极极片的导电剂中增加了多孔石墨烯,以及将多孔石墨烯的片径分布参数、挥发分和在所述负极极片中的重量占比调整至满足上述关系,能够协同提高二次电池的电池性能,尤其是低温充放电性能、低温极化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40890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1677162.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2/19 , C01B32/194 , H05K7/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散热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散热膜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S1:将膨胀石墨与含有剥离助剂的溶剂混合,剥离处理,得到石墨烯浆料A;S2:将氧化石墨与含有氨水的溶剂混合,剥离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浆料B;S3:将石墨烯浆料A与氧化石墨烯浆料B按1:1~1:6的质量比混合,进行二次剥离,得到混合石墨烯浆料;S4:对混合石墨烯浆料进行脱泡处理,并将脱泡处理后的混合石墨烯浆料涂布在基材上,形成薄膜,在50‑150℃的温度下干燥,剥落后得到石墨烯膜;S5:将石墨烯膜置于惰性气氛环境中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石墨烯化的石墨烯膜;S6:对石墨烯化的石墨烯膜进行压延处理,得到石墨烯散热膜。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材料散热性能和成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2146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96383.2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剂、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对石墨烯进行插层改性后再表面接枝,使得石墨烯在导电剂基体中分散良好,并在石墨烯表面形成富氮的吡啶‑哒嗪共轭结构,该结构更有利于导电通道的形成,进一步提高其导电性,并降低电阻;而且该共轭结构能够促进其与电池中的活性金属离子络合,并避免了因高工作电压和高工作温度引起正极三元材料的金属离子溶出问题,能够大大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制得的石墨烯复合导电剂能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制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