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2826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0996148.5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微纳天线探针、探针组件、纳米红外光谱仪及散射型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该光学微纳天线探针包括针体和复合层,针体的至少部分表面被复合层覆盖;复合层包括层叠的第一针体覆盖层和第二针体覆盖层,第一针体覆盖层位于针体和第二针体覆盖层之间;第一针体覆盖层的材料包括光学介电材料;第二针体覆盖层的材料包括石墨烯。本公开的光学微纳天线探针可作为纳米红外光谱探针,用于纳米红外光谱仪;亦可作为散射型近场光学显微镜探针,用于近场光学成像。本公开的光学微纳天线探针可以是增强纳米红外光谱和近场光学成像检测灵敏度的扫描探针显微镜探针。
-
公开(公告)号:CN11565614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1421483.3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一种表征SEI形成和演变过程的等离激元增强拉曼光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具有SERS活性的纳米结构金属基底以及壳层隔绝核壳纳米粒子;(2)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具有SERS活性的纳米结构金属基底与壳层隔绝核壳纳米粒子复合,形成具有等离激元增强活性的耦合基底,简称PERS基底;(3)将步骤(2)中获得的PERS基底装配至气密拉曼电解池中,向其中注入电解液,以该PERS基底作为工作电极,对其进行电化学控制,使电解液在该PERS基底上发生反应形成SEI,同时利用原位电化学拉曼进行跟踪检测,从而表征SEI形成和演变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18459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1420172.0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电性SERS基底的负电性分子SERS检测方法,将待测负电性物质溶液与硫脲类或者巯基乙胺类分子助剂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向正电性SERS基底中加入混合溶液以及团聚剂溶液,使用拉曼光谱仪进行检测,根据目标分子的特征拉曼谱峰位置和谱峰强度对待测负电性分子溶液进行分析。本发明对负电性分子实现高灵敏检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1912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564542.0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表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获取纳米材料的红外、电学和力学的成像装置,包括原子力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具有探针和样品放置区;还包括用以发射红外光源的光源发生器,红外光源照射至样品放置区;样品放置区上设有第一导电件,第一导电件与外部的供电端电连接为样品施加电压,探针通过第二导电件与样品上的电压进行导通;探针获取样品的待测区域上的电流信号和偏折信号;成像装置上的分析模块对电流信号和偏折信号进行分析,以获取样品的待测区域上的红外成像、电学成像和力学成像。采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可以获取样品表面的多模态成像,以优化样品性能的检测步骤,提高样品性能检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6129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273388.3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微液滴的氢气制备方法,涉及绿色能源技术领域。该氢气制备方法包括:将水和调节剂混合,得到水溶液,其中,所述调节剂选自纳米材料、导电聚合物和具有氧化还原性的无机盐中的一种或多种;将水溶液输入微液滴生成装置,生成微液滴,所述微液滴的尺寸小于或等于10μm,借助在微液滴气‑液界面双电层强电场自发生成氢自由基;所述氢自由基复合生成氢气;收集所述氢气或所述氢自由基。通过微液滴气‑液界面强电场,使水溶液界面水分子中的H+得到电子形成氢自由基,两个氢自由基复合形成氢气。制备过程简单,绿色环保,加入的调节剂可有效提高氢气的产率,制备过程不受催化剂限制,能够满足不同的生产工艺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63639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73969.7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15/027 , G01N27/333 , G01N27/3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过氧化氢生成方法,涉及绿色能源技术领域。该过氧化氢生成方法包括:向水中加入添加剂,得到反应物,其中,所述添加剂包括无机盐、纳米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和导电小分子中的一种或多种;将所述反应物输入微液滴生成装置,生成微液滴,以使所述微液滴的气‑液界面自发生成过氧化氢;其中,所述微液滴的直径小于10μm。该方法借助微液滴界面强电场的特性,通过加入添加剂调节微液滴气‑液界面介电双层厚度,有效剥离电子,提高生成羟基自由基效率,实现微液滴自发、高效生成过氧化氢。
-
公开(公告)号:CN11420063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879955.4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镜、光学成像设备、光学系统以及光学系统检测方法,涉及光学检测领域,用以优化物镜的结构。物镜包括壳体以及光学聚焦组件。壳体具有内腔,内腔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光学聚焦组件,安装于内腔中,光学聚焦组件的焦点位于第二开口处,光学聚焦组件被构造为使得经由第一开口进入到壳体内的光线聚焦于焦点处。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物镜,其具有壳体和光学聚焦组件,光学聚焦组件基于反射原理、折射原理中的一种实现光线聚焦,激发角度的范围可以很大,以满足不同需求样品的激发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18459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08802.2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种子生长法合成尺寸均匀的Ag纳米粒子;(2)以上述Ag纳米粒子为原料,采用油/水界面组装方法获得单层致密Ag纳米薄膜,并将该单层致密Ag纳米薄膜转移至硅片上,然后将待测分子溶液滴加于该单层致密Ag纳米薄膜上,形成D‑SERS基底;(3)使用拉曼光谱仪检测上述D‑SERS基底,记录拉曼光谱特征峰的位置和峰强,实现对待测分子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本发明具有全时间检测窗口、检测过程简单快速、检测成本低廉、检测灵敏度高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16080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05196.9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22F9/24 , B22F1/0545 , B82Y40/00 ,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电性银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将超纯水、0.05~0.2M抗坏血酸溶液、0.05~0.2M精胺类溶液、0.4~0.6M氢氧化钠溶液和0.05~0.2M银前驱体溶液按照体积比40~60:0.15~0.4:0.15~0.4:0.1~0.3:0.3~0.5加入预处理后的容器中混合,反应20~40min后得到含有第一正电性银纳米粒子的溶胶。本发明还提供了以第一正电性银纳米粒子为银种制备不同尺寸且粒径均匀的第二正电性银纳米粒子的方法。本发明通过选用精胺类分子作为保护剂,以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合成了一种尺寸可控且粒径均匀正电性的银纳米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62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09855.6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谱学分析的随机森林可视化方法及装置,通过数据增强手段获得更多的训练集,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训练。再通过统计随机森林模型决策树上分支节点的基尼系数对特征重要度进行统计排序,并将特征重要度向量与颜色图关联,建立特征重要度向量与颜色图上不同的颜色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颜色图向量;将目标物的谱图作为轮廓,以颜色图向量对轮廓内部进行填充,实现可视化作图。本方法可对随机森林模型中所利用的特征进行溯源,增强模型的可解释性,同时还可以据此对建模方案进行调整,实现模型的进一步优化,对利用随机森林实现快速准确的定性分析具有支撑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