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酸型槐糖脂的补料发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5102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16282.0

    申请日:2021-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酸型槐糖脂的补料发酵方法,将菌株进行二次活化培养后种子培养获得种子液,种子液接种至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培养基以酵母提取物为氮源,葡萄糖、菜籽油为碳源,无机盐组分为KH2PO4、Na2HPO4,CaCl2和MgSO4,葡萄糖、菜籽油初始浓度为30~90g/L;在发酵罐中加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反应;发酵反应时控制溶氧20%以上,补加葡萄糖维持浓度在30g/L以上;监控菜籽油浓度,在菜籽油浓度≤30g/L时补加60g菜籽油;发酵完成后,发酵液经高温处理后分离、纯化,得到槐糖脂。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底物的利用率与酸型槐糖脂的产率,且能够选择性地高产酸型槐糖脂,产物中酸型槐糖脂占比稳定在80%左右。

    恶臭假单胞菌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49284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68867.X

    申请日:2021-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恶臭假单胞菌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将来自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O1和KT1115中和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合成相关的基因簇rhlIRBA,分别构建在表达载体pBBRmcs‑5上,并转化至恶臭假单胞菌KT2440中,获得两株恶臭假单胞菌工程菌。经发酵对比,两株基因工程菌均只产生单鼠李糖脂,且表达来自P.aeruginosa KT1115的rhlIRBA基因簇可以更好的利用植物油生产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液中单鼠李糖脂含量为7.04 g/L。

    一种高产酸型槐糖脂的补料发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5102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0516282.0

    申请日:2021-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酸型槐糖脂的补料发酵方法,将菌株进行二次活化培养后种子培养获得种子液,种子液接种至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培养基以酵母提取物为氮源,葡萄糖、菜籽油为碳源,无机盐组分为KH2PO4、Na2HPO4,CaCl2和MgSO4,葡萄糖、菜籽油初始浓度为30~90g/L;在发酵罐中加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反应;发酵反应时控制溶氧20%以上,补加葡萄糖维持浓度在30g/L以上;监控菜籽油浓度,在菜籽油浓度≤30g/L时补加60g菜籽油;发酵完成后,发酵液经高温处理后分离、纯化,得到槐糖脂。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底物的利用率与酸型槐糖脂的产率,且能够选择性地高产酸型槐糖脂,产物中酸型槐糖脂占比稳定在80%左右。

    恶臭假单胞菌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49284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110468867.X

    申请日:2021-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恶臭假单胞菌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将来自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O1和KT1115中和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合成相关的基因簇rhlIRBA,分别构建在表达载体pBBRmcs‑5上,并转化至恶臭假单胞菌KT2440中,获得两株恶臭假单胞菌工程菌。经发酵对比,两株基因工程菌均只产生单鼠李糖脂,且表达来自P.aeruginosa (56)对比文件Till Tiso et al.,.“Integration ofGenetic and Process Engineering forOptimized Rhamnolipid Production UsingPseudomonas putida”《.Frontiers in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2020,第8卷(第976期),第1-24页.Janina Beuker et al.,.“Integratedfoam fractionation for heterologousrhamnolipid production with recombinantPseudomonas putida in a bioreactor”《.AMBExpr》.2016,第6卷(第11期),第1-10页.

    一种循环消泡系统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378874U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20754379.9

    申请日:2018-05-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消泡系统,它包括发酵罐(11)、泡沫收集罐(1)和泡沫液化管(10);其中,发酵罐(11)、泡沫收集罐(1)和泡沫液化管(10)通过管道依次相连形成闭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自动控制进行循环消泡发酵,可根据发酵不同时期起泡程度差异自动调节消泡效率,有效解决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过程中的泡沫问题,减少了发酵过程中菌体和产物流失,且发酵过程中不需要添加消泡剂,利于产物在线分离,适用于大规模化发酵生产,是一种实用、高效、稳定的新型设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