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75981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1048107.X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反应型增塑剂制备高强度、高韧性、高通量的聚4‑甲基‑1‑戊烯/聚砜共混膜的制备及在人工肺中的应用,具体涉及反应型增塑剂类型的选择和高韧性、高强度、高通量聚4‑甲基‑1‑戊烯/聚砜共混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在人工肺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4‑甲基‑1‑戊烯/聚砜膜的方法,本方法使用一种带有活性基团的增塑剂,高温熔融下活性基团(如双键)之间发生聚合反应,易于与聚合物分子链间发生缠结形成三维网络,增强了膜的强度和韧性,通过聚4‑甲基‑1‑戊烯与聚砜共混的方法,制得的共混膜具有高韧性、高强度、高通量,拉伸强度达到12.89Mpa,断裂伸长率达到655%,气体渗透性能达到72.19ml/cm2·min·bar。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蛋白吸附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1884682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23679.8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发酵无泡通气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本方法使用聚4‑甲基‑1‑戊烯(PMP)中空纤维膜并使用含氟聚合物改性,制备成无泡通气组件。让空气或氧气在一束中空纤维膜的管腔内流动,水或生物反应液在管外流动,在膜两侧氧分压差的推动下,管腔内的氧透过膜壁或膜壁上的微孔扩散进入管外的液体中,来完成无泡式膜供氧的过程,由于膜微孔的直径只有0.01‑0.1μm,液体中无肉眼可见的气泡,因此称为无泡式供氧.与传统的鼓泡式供氧比较,无泡式供氧有下列特点:(1)传氧效率高达80%~100%;(2)无泡沫产生;(3)对供气的无菌程度要求低;(4)动力消耗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84682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22034.2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两性离子‑纳米银防污抗菌涂层改善ECMO用PMP中空纤维膜血液相容性的方法,制备方法的步骤为:(1)将不同浓度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和多巴胺盐酸盐溶解于PBS中。(2)PMP膜清洗后,将PMP膜浸泡于步骤(1)获得的改性液,使得两性离子聚合物黏附在膜上。(3)将上述PMP中空纤维膜依次浸于AgNO3溶液、去离子水NaBH4溶液中,使Ag+固定在膜表面,并在膜表面原位形成银纳米颗粒。实验证明本发明的两性离子‑纳米银涂层改善ECMO用PMP中空纤维膜血液相容性的方法简单、普适性强,且制备的PMP中空纤维膜亲水性能高、抗血小板吸附、抗血小板吸附、抗蛋白质黏附性能优异,有利于抑制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4682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758161.0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膜式氧合器的中空纤维抗凝涂层的制备方法,更具体涉及一种负载抗凝涂层的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以及膜式氧合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通过将具有环形空腔状结构化合物修饰于中空纤维膜的表面上后,可以有效提高药物的控制释放,实现中空纤维膜的长运行时间下的抗凝以及防止血液中蛋白质粘附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68141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15389.1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B01D69/08 , B01D69/12 , B01D71/26 , B01D71/06 , B01D67/00 , B01D71/56 , B01D71/52 , B01D53/22 , A61M1/36 , A61M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MOF改性的复合膜、制备方法及在ECCO2R系统中的应用,属于气体分离膜技术领域。所述复合膜是通过将ECCO2R系统用PMP中空纤维膜浸泡在掺杂有MOF多孔纳米材料的Pebax铸膜液中进行膜包覆制成的,所述MOF多孔纳米材料为氨基功能化的ZIF‑8纳米颗粒,所述Pebax包括聚酰胺‑聚醚嵌段。该复合膜在ECCO2R系统中表现出优异的CO2/O2选择性,其二氧化碳清除性能优异,同时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有利于提高膜肺对人体血液中CO2的析出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94832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111177749.X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层自组装多肽溶液(FEK‑SOL)替代三明治夹层培养细胞的应用。所述的FEK‑SOL含有由苯丙氨酸(F)、谷氨酸(E)和赖氨酸(K)组成的具有FE和FK结构单元的八肽,通过改变pH值到7.2时,会发生自组装形成多肽自组装网格结构。FEK‑SOL不仅具备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还具有大量的纤维结构,是良好的细胞培养基质材料。本发明使用FEK‑SOL“三明治夹层培养”细胞,解决了部分三明治夹心培养(SC)方式中遇到的局限性,如传统的基于细胞外基质的SC受到复杂材料组成的限制等。与SC相比,本发明的FEK‑SOL中,细胞的活力、代谢酶活性和细胞分泌能力得到改善,且细胞对药物敏感性提高。本发明可用于研究体外培养细胞的药物代谢评估、毒性测试或基于多种细胞的生物反应器等。
-
公开(公告)号:CN1159483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1177749.X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层自组装多肽溶液(FEK‑SOL)替代三明治夹层培养细胞的应用。所述的FEK‑SOL含有由苯丙氨酸(F)、谷氨酸(E)和赖氨酸(K)组成的具有FE和FK结构单元的八肽,通过改变pH值到7.2时,会发生自组装形成多肽自组装网格结构。FEK‑SOL不仅具备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还具有大量的纤维结构,是良好的细胞培养基质材料。本发明使用FEK‑SOL“三明治夹层培养”细胞,解决了部分三明治夹心培养(SC)方式中遇到的局限性,如传统的基于细胞外基质的SC受到复杂材料组成的限制等。与SC相比,本发明的FEK‑SOL中,细胞的活力、代谢酶活性和细胞分泌能力得到改善,且细胞对药物敏感性提高。本发明可用于研究体外培养细胞的药物代谢评估、毒性测试或基于多种细胞的生物反应器等。
-
公开(公告)号:CN11397598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048107.X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反应型增塑剂制备高强度、高韧性、高通量的聚4‑甲基‑1‑戊烯/聚砜共混膜的制备及在人工肺中的应用,具体涉及反应型增塑剂类型的选择和高韧性、高强度、高通量聚4‑甲基‑1‑戊烯/聚砜共混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在人工肺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4‑甲基‑1‑戊烯/聚砜膜的方法,本方法使用一种带有活性基团的增塑剂,高温熔融下活性基团(如双键)之间发生聚合反应,易于与聚合物分子链间发生缠结形成三维网络,增强了膜的强度和韧性,通过聚4‑甲基‑1‑戊烯与聚砜共混的方法,制得的共混膜具有高韧性、高强度、高通量,拉伸强度达到12.89Mpa,断裂伸长率达到655%,气体渗透性能达到72.19ml/cm2·min·bar。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蛋白吸附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1314490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57140.7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应用于ECMO的聚4‑甲基‑1‑戊烯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采用一种熔融挤出法制备聚4‑甲基‑1‑戊烯多孔膜的方法,本方法生产过程中使用聚4‑甲基‑1‑戊烯与不同种类的稀释剂制备出不同膜孔形态的聚4‑甲基‑1‑戊烯中空纤维膜,成膜的原理是将聚4‑甲基‑1‑戊烯粉末与稀释剂混合后,在经过双螺杆熔融后通过喷丝头拉伸挤出成型后,通过两步冷热拉伸制得聚4‑甲基‑1‑戊烯中空纤维膜,通过沉积槽进行橡胶材料涂覆,在中空纤维膜表面形成致密层,稀释剂经萃取产生不同的膜孔形态和多孔结构,从而获得有一定孔径分布、微孔结构良好、具有防渗漏功能的的聚4‑甲基‑1‑戊烯复合中空纤维膜。
-
公开(公告)号:CN10913478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10594.9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8F292/00 , C08F220/28 , C08F8/00 , C12P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92/00 , C08F8/00 , C12P19/04 , C08F2220/2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酶法制备梳状糖基化聚合物刷的方法,首先基于SAM在QCM金芯片表面构建ATRP引发剂Br‑单分子层,然后采用SI‑ATRP在QCM金表面构建多羟基聚合物刷POEGMA,并BF3‑Et2O的催化作用下将MOA接枝到POEGMA上构建麦芽糖‑糖基受体单分子层,最后进行酶催化多糖延伸得到支化葡聚糖刷。本发明不仅简单高效的生产出人造糖被,还通过加入酶催化的方法使得该制备方法相较于传统化学合成法更加绿色环保,相较于化学法制备出的糖基具有构型一定的优点。并且避免了传统方法无法形成三维结构的缺点,在酶的催化下多糖延伸成3D结构,产生了相较于2D结构更高密度的糖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