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853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75973.1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色、多色或变色蓄光型发光植物及其制备方法。将不同粒径和不同光色的长余辉材料进行包覆,得到耐水性好的长余辉材料。随后,将所述长余辉材料分散在水中形成发光悬浮液,该悬浮液进而通过注射器注入植物叶片。该蓄光型植物在发光过程中无需消耗自身能量,而是能够吸收并存储外界光能。在激发光源停止后,植物能够发出强度高的余辉,足以照亮书本上的文字和图像,可以应用于房间内的小夜灯。此外,该植物发光时间可在2小时以上,可发出单色、多色的光或实现变色发光,其叶片发光均匀,并能够进行多次重复激发。植物的蓄光性能可维持超过10天,适用于低亮度景观照明,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节省电能,可以应用于房间内的小夜灯。
-
公开(公告)号:CN11616194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739821.8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茂名分中心 ,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4B35/01 , C04B35/622 , H01L33/50 , C09K11/62 , G01N21/359 , G01N21/3563 , G01N21/25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Ga2O3:Cr3+掺杂近红外陶瓷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发光材料的化学通式为Ga2‑xO3:xCr3+,其中,0.005≤x≤0.1;以Ga2O3作为发光材料基质,并掺杂Cr3+实现近红外发射。其中,Ga2O3:Cr3+近红外陶瓷发光材料内量子效率高达为86%,外量子效率最高为50%,在150℃时表现为零热猝灭行为,可用于高功率LED/LD器件封装。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发光材料制备的LED/LD器件能够实现对不同成熟度的荔枝进行无损检测,可精确判断荔枝的上市时间从而增大经济效益。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发光材料在其他农产品的品质检测或植物照明等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80638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337584.2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3C3/07 , C03C4/12 , G02F1/1335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光稳定性及高热稳定性CsPbBr3钙钛矿量子点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sPbBr3钙钛矿量子点玻璃包括以下摩尔百分比计的组分,NH4H2PO455~75mol%、SiO25~20mol%、CaCO33~15mol%、SrCO31~7mol%、xAl2O3(x=1~7mol%)、Pb化合物5~20mol%、溴化物5~20mol%、Cs2CO35~20mol%或CsBr 10~40mol%;Pb化合物为PbBr2或PbO;所述溴化物为NaBr或KBr,该CsPbBr3钙钛矿量子点玻璃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发光强度,具有高热稳定性。在蓝光LED芯片(20V,20mA)上长期运行,其发光强度基本不衰减,具有高光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4788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35543.6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强紫外吸收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保护植物叶片抗紫外辐射中的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490.16mg二硫代水杨酸加入40ml醋酸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1.18mL乙二胺,搅拌1h,随后将混合溶液转入反应釜中,加热至160‑200℃保温4‑12h;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后溶液倒入沸水中,过滤,干燥,得到纯净的强紫外吸收碳点。强紫外吸收碳点与聚乙烯醇复合制成抗紫外膜应用于保护植物叶片抗紫外辐射。本发明提供的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绿色环保,应用性强。在植物叶片保护和保鲜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66252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54729.1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色荧光碳点转光膜,其包括红色荧光碳点和聚乙烯醇,所述红色荧光碳点和聚乙烯醇按质量比计为(0.005~0.015):(99.985~99.995);所述红色荧光碳点由盐酸多巴胺、邻苯二胺、酸和水一步水热法合成的。本发明还公开了红色荧光碳点转光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红色荧光碳点转光膜环保、性质稳定、合成过程简单、透光率高,能够较好地将紫外光和黄绿光两部分的光能吸收转换成为植物能够高效利用的红光,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9310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393032.0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9K11/02 , C09K11/65 , C09K11/85 , C09D1/00 , C09D5/22 , C03C17/00 , B82Y30/00 , B82Y40/00 , G09F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是在合成NaYF4的基础上,包覆一层SiO2进行表面修饰,再将溶于乙醇的碳点加入后进行机械搅拌,干燥后得到粉末状固体,即得NaYF4与碳点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可以应用于制备防伪LCF膜和玻璃发光膜。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且环保,得到的复合材料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和稳定性。在防伪领域、玻璃成膜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3539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00216.9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蓝藻生物固氮机制的固氮装置,其包括光电阳极室(2)、光电阴极室(3)、光电阳极片(4)、光电阴极片(5)和导线(10);光电阳极室(2)内盛装中含有辅酶Q的阳极电解液;光电阳极片(4)浸没在阳极电解液(7)中;光电阴极室(3)内盛装阴极电解液(6),且其中含有蓝藻、无氮培养基和辅酶Q;光电阴极片(5)浸没在阴极电解液(6)中;光电阳极片(4)上设有半导体光电材料;光电阳极片(4)用导线连接光电阴极片(5),在光电阳极室(2)与光电阴极室(3)之间设有质子交换膜(1)。本发明利用光电材料产生电子供应蓝藻,蓝藻固氮酶利用电子还原氮,实现常温常压下以氮气为原料以光源为能量进行半人工高效固氮。
-
公开(公告)号:CN112588325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1150258.1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1J31/38 , C02F1/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钛‑叶绿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用酒精浸泡绿色蔬菜叶,浸泡后去除绿色蔬菜叶,获得叶绿素提取液备用;取二氧化钛粉末,加入所述叶绿素提取液,然后研磨得到二氧化钛‑叶绿素复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二氧化钛‑叶绿素复合物的应用。本发明利用了叶绿素受光激发能迅速发生电荷分离的性能,将叶绿素与二氧化钛复合,叶绿素通过捕获二氧化钛的光生电子增加了二氧化钛表面的缺陷;同时,叶绿素能够大幅减少二氧化钛的体相氧空位,通过以上两种作用,叶绿素有效地抑制了二氧化钛的电子空穴复合率,并提高了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0133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35563.3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研究领域,公开了一种镁氮掺杂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中的用途。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柠檬酸、乙醇胺和氢氧化镁溶解于超纯水中,超声处理后倒入反应釜中,于200℃反应6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将产物利用孔径为0.22μm的滤头过滤,然后透析12h;冷冻干燥后得到镁氮掺杂碳点。与叶绿体复合后,其激发能会被叶绿体吸收用于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活性。通过叶面喷施应用于水稻植株后,Mg,N‑CDs可以均匀分布于叶片细胞内,调控相关酶基因的表达,促进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与代谢,使叶绿素分子的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提高了叶片的光合活性。最终,植株生长被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572501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710895607.4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产率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酵母粉分散在水中,超声混匀,得到酵母粉悬浮液;将酵母粉悬浮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密封;在120~200℃中反应4~36h,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液干燥得到碳量子点。本发明采用过滤进一步优化提纯,有效去除了未反应的大分子,且处理简便。制备的碳量子点具有高产率,优良的分散性,水溶性和强的荧光性,可实现碳量子点大规模生产和在吸收与荧光等方面的工业化应用。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所用溶剂为水,方法绿色环保,工艺简单,一步即实现了碳量子点的制备,所需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工艺条件易于实现,生产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利于工业化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