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25113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582899.4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茶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的方法。本发明方法是将茶树离体鲜叶不经过摊放过程,直接杀青,使用鼓风设备使杀青叶迅速降温,采用揉捻机对降温后的杀青叶进行轻揉,然后将茶叶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烘干。该方法茶鲜叶不经长时间摊放,不经过长时间揉捻,揉捻力度也比普通绿茶轻,同时将烘干温度控制在100℃以内,这些措施都有效的减少了茶叶中EGCG等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经过该方法处理的茶叶比普通绿茶EGCG含量提高20%。该方法整个加工过程较普通绿茶加工时间缩短50%,操作简单。其中揉捻过程较普通绿茶缩短60%,降低了能耗,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2125113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010582899.4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茶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的方法。本发明方法是将茶树离体鲜叶不经过摊放过程,直接杀青,使用鼓风设备使杀青叶迅速降温,采用揉捻机对降温后的杀青叶进行轻揉,然后将茶叶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烘干。该方法茶鲜叶不经长时间摊放,不经过长时间揉捻,揉捻力度也比普通绿茶轻,同时将烘干温度控制在100℃以内,这些措施都有效的减少了茶叶中EGCG等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经过该方法处理的茶叶比普通绿茶EGCG含量提高20%。该方法整个加工过程较普通绿茶加工时间缩短50%,操作简单。其中揉捻过程较普通绿茶缩短60%,降低了能耗,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推广。
-
-
公开(公告)号:CN104920651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70285.5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ABA毛叶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采用南昆山毛叶茶为原料,对杀青叶进行揉捻后,采用干法嫌气厌氧处理,微波杀青,然后将茶叶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烘干。该方法有效地减少了茶叶中GABA的转化降解。经过该方法加工的GABA毛叶茶中GABA含量是毛叶茶绿茶的16倍以上,达到了GABA茶标准,加工时间比一般的方法减少4~6h。该方法整个加工过程操作简单、快速,杀青过程较普通绿茶加工时间大大缩短,降低了能耗,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82593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170853.X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红曲菌制备高没食子酸含量的黑茶的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红曲菌接种于毛茶原料,制备得到了酯型儿茶素含量低、没食子酸含量高的黑茶。本发明证明了红曲菌接种茶叶的可行性,拓宽了红曲菌的应用范围,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红曲菌接种茶叶奠定了基础;制备的黑茶中,酯型儿茶素的含量降低,没食子酸的含量大幅提高,表明红曲菌接种能够降低茶叶的苦涩感,增添风味,且发酵得到的黑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可进一步作为保健饮品在产业上开发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197966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710352191.1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生物发酵制作GABA茶的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采摘下来的茶鲜叶进行微波杀青,揉捻后高温灭菌,将茶叶以20%~60%的质量比浸泡在无菌水中,加入乳酸菌发酵种子液,接种量为1%~6%;发酵温度为32℃~42℃,发酵时间为24h~48h,发酵完毕后取出茶叶烘干。本发明的方法减少了机械损伤,防止茶叶红变、破碎,成茶品质均匀。并且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可控性。本发明所制γ‑氨基丁酸茶具有酸爽清香,滋味醇和鲜爽,汤色浅黄,外形条索均匀较紧结,色泽油润青绿,叶底匀整,叶质柔软,GABA含量达到γ‑氨基丁酸茶标准;并具有抑菌效果,有利于长期保藏存放。
-
公开(公告)号:CN104920651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510270285.5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ABA毛叶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采用南昆山毛叶茶为原料,对杀青叶进行揉捻后,采用干法嫌气厌氧处理,微波杀青,然后将茶叶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烘干。该方法有效地减少了茶叶中GABA的转化降解。经过该方法加工的GABA毛叶茶中GABA含量是毛叶茶绿茶的16倍以上,达到了GABA茶标准,加工时间比一般的方法减少4~6h。该方法整个加工过程操作简单、快速,杀青过程较普通绿茶加工时间大大缩短,降低了能耗,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7197966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352191.1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生物发酵制作GABA茶的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采摘下来的茶鲜叶进行微波杀青,揉捻后高温灭菌,将茶叶以20%~60%的质量比浸泡在无菌水中,加入乳酸菌发酵种子液,接种量为1%~6%;发酵温度为32℃~42℃,发酵时间为24h~48h,发酵完毕后取出茶叶烘干。本发明的方法减少了机械损伤,防止茶叶红变、破碎,成茶品质均匀。并且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可控性。本发明所制γ‑氨基丁酸茶具有酸爽清香,滋味醇和鲜爽,汤色浅黄,外形条索均匀较紧结,色泽油润青绿,叶底匀整,叶质柔软,GABA含量达到γ‑氨基丁酸茶标准;并具有抑菌效果,有利于长期保藏存放。
-
公开(公告)号:CN104920652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510271031.5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香型单丛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将单丛茶品种茶树鲜叶进行晒青、摊青,然后采用摇青时间短、摇青次数少的工艺进行做青,随后经过氮气处理、杀青、揉捻,两次烘培后得到清香型单丛茶。该方法不同于传统单丛茶的重做青方式以及长达10h的焙火时间,本发明经过3次短时间的摇青,长时间的晾青和短时间的烘焙,有效地累积了清香型香味物质,促进清香型特征香气的形成。制备得到的清香型单丛茶具有清香、花香,滋味醇和鲜爽,带回甘,汤色金黄明亮或橙黄明亮,外形条索紧结,色泽青褐,叶底匀整,叶质柔软耐冲泡等特点。本发明的加工过程与传统工艺相比,操作简单,耗时短,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41769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26425.7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乌龙茶的连续做青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萎凋后的茶叶投入到摇青机中做青,投叶量为摇青机容量的1/2~5/6,摇青机转速为2~8转/min,做青温度为21~25℃,做青湿度为60%~75%,连续不间断摇青8~14h。本发明采用持续等转轻摇青,低温长时发酵的工艺,通过该方法可制备得到具有清新花香,滋味醇和鲜爽,汤色金黄明亮或橙黄明亮,外形条索紧结,色泽青褐,叶底匀整,叶质柔软耐冲泡等特点的乌龙茶。做青方法与传统工艺相比,提高了做青的可控性,茶叶品质易同一,制作过程中无需特殊机械设备,操作简单、人工成本低,且提升了茶叶品质,降低了成本,经济效益明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