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腔鼻窦淋巴瘤相关基因突变筛查检测模型及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3077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98368.9

    申请日:2024-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鼻腔鼻窦淋巴瘤相关基因突变筛查检测模型及构建方法,包括基因检测模型和影像检测模型,基因检测模型为P53基因突变概率模型,影像检测模型为鼻腔鼻窦的MRI影像模型,选取大量鼻腔鼻窦淋巴瘤到院检测的米粒大瘤组织或病变组织块作为样本,并调取对应患者的鼻腔鼻窦的MRI影像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通过PCR‑SSCP方法测定P53基因的DI值以及SPF值,建立基因检测模型,选取MRI影像原始数据,通过原始数据集训练模型,构建影像检测模型,将基因检测模型与影像检测模型对应关联,通过统计学分析,确定鼻腔鼻窦淋巴瘤相关基因突变筛查检测范围,从而将MRI影像检测与P53基因检测相结合,通过智能模型快速检测患者是否具有鼻腔鼻窦淋巴瘤,筛选检测精度高。

    一种试剂盒联合多因素鼻腔鼻窦淋巴瘤诊断辅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43077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98363.6

    申请日:2024-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试剂盒联合多因素鼻腔鼻窦淋巴瘤诊断辅助系统,是通过小样本数据和历史数据,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对小样本数据和历史数据的特征部分和结果部分进行相关性训练分析,构建包括但不限于以试剂盒诊断、影像学诊断和临床数据诊断为输入的联合诊断模型;本发明的试剂盒联合多因素鼻腔鼻窦淋巴瘤诊断辅助系统,通过构建的联合诊断模型,通过输入与之相关的数据信息,通过诊断分析模型模块进行分析进而输出结果,实现鼻腔鼻窦淋巴瘤的综合性诊断;本发明的试剂盒联合多因素鼻腔鼻窦淋巴瘤诊断辅助系统,可以多因素的分析进而获得鼻腔鼻窦淋巴瘤综合诊断结果,其考虑的因素全面,诊断误差低。

    一种基于锰铁还原脱磷冶炼低磷高锰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9549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1330606.2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锰钢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锰铁还原脱磷冶炼低磷高锰钢的方法。通过中频感应炉对锰铁在还原气氛条件下进行脱磷处理,获取较低磷含量的熔融锰铁,随后与电弧炉氧化期冶炼所获得的低磷钢水在LF精炼炉混合,使钢中Mn含量达到高锰钢的要求,并在还原气氛条件下进行冶炼,调节钢水成分和温度,达到目标钢种成分要求后出钢。另一方面,将电弧炉氧化脱磷渣与中频感应炉还原脱磷渣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混合,利用氧化脱磷渣中的FeO、MnO等氧化物将还原渣中的磷化物氧化成为高价态磷的氧化物,避免还原脱磷渣中磷化物的危害,同时所得副产品高磷渣可用于磷肥的制作。该方法可降低高锰钢最终产品的磷含量,提高高锰钢服役性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获得高磷渣资源。

    一种基于锰铁还原脱磷冶炼低磷高锰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9549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30606.2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锰钢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锰铁还原脱磷冶炼低磷高锰钢的方法。通过中频感应炉对锰铁在还原气氛条件下进行脱磷处理,获取较低磷含量的熔融锰铁,随后与电弧炉氧化期冶炼所获得的低磷钢水在LF精炼炉混合,使钢中Mn含量达到高锰钢的要求,并在还原气氛条件下进行冶炼,调节钢水成分和温度,达到目标钢种成分要求后出钢。另一方面,将电弧炉氧化脱磷渣与中频感应炉还原脱磷渣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混合,利用氧化脱磷渣中的FeO、MnO等氧化物将还原渣中的磷化物氧化成为高价态磷的氧化物,避免还原脱磷渣中磷化物的危害,同时所得副产品高磷渣可用于磷肥的制作。该方法可降低高锰钢最终产品的磷含量,提高高锰钢服役性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获得高磷渣资源。

    一种用于高温熔渣粘度测定仪的测头

    公开(公告)号:CN221686135U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20184536.2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熔渣粘度测定仪的测头,涉及连铸保护渣高温粘度测定仪技术领域。该用于高温熔渣粘度测定仪的测头,包括:连接器、转子,所述连接器为圆柱杆状,所述连接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器的另一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转子包括上部的圆柱状转体和同轴连接在圆柱状转体下表面的圆锥状转体,所述圆柱状转体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孔,所述连接柱也为圆柱状。将连接器与转子拆分为两部分,有效解决了由于长时间使用对连接器与转子造成损坏,无法单独进行更换问题。根据连接器与转子损坏的部分,更换相应的连接器或转子即可,且分体设计,方便装配与运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