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8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21812.0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补燃循环发动机高压大流量预燃室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喷注器采用三腔结构。最上方远离燃烧室的为氧化剂腔,氧化剂腔采用单侧入口,并通过氧化剂腔内的均流板使氧化剂在腔内的流动更加均匀,有利于喷注器各喷嘴之间的流量和混合比均匀。最下方靠近燃烧室的为燃料二次喷注腔,二次喷注的燃料通过喷注面板上的多个自击喷注孔进入燃烧室。中间为燃料一次喷注腔,一次喷注的燃料通过燃料喷嘴进入燃烧室。燃料分为两个独立腔,避免不同喷注方式的燃料之间的互相干扰,有利于喷注器的稳定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1770362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08637.9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均匀分配推进剂的平面喷注器,包括入口法兰、顶盖、均流环、外喷嘴、内喷嘴、一底和二底;所述顶盖中心设有中心孔,中心孔侧面加工的圆弧过渡段与入口法兰连接,顶盖外缘与均流环连接,顶盖、入口法兰和均流环构成推进剂容腔;所述二底位于推进剂容腔内,包括燃气喷管和二底板件,所述二底板件为以燃气喷管为中心的圆盘结构,外缘与均流环推进剂容腔内壁连接,板面上以燃气喷管为中心均匀分布若干圈喷嘴组件安装孔,内喷嘴与喷嘴组件安装孔固连;燃气喷管的燃气入口端固定至顶盖的中心孔内,燃气出口端固定至一底上;所述一底上加工燃气喷管安装孔和喷嘴组件安装孔,相对二底板件安装,与固定外喷嘴和燃气喷管燃气出口端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41266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1590098.7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一体化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顶盖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承力端面、推进剂进口弯管、推进剂进口法兰、顶盖内腔、内锥面、外锥面、顶盖底面、承力壁;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产生的推力自顶盖底面传递至顶盖,并通过内锥面和外锥面形成的三角形承力结构传递至承力壁,最后通过承力端面传递至发动机机架;推进剂自推进剂进口法兰处的推进剂入口进入顶盖,流经推进剂进口弯管进入顶盖内腔,然后进入下游喷嘴。
-
公开(公告)号:CN11416535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475190.9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2K9/52
Abstract: 一种防止身部过热的喷注器结构,采用偏心喷注单元与同轴喷注单元的组合设计方案,降低了燃气发生器近壁面侧混合比,解决了燃气发生器壁面易烧蚀、发蓝的问题,可以适应高温、高压的极端恶劣环境,实现单壁不冷却结构燃气发生器的工作可靠性。本发明已应用于某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此外还可以应用于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油锅炉等众多领域,结构简单,易于推广,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416535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75190.9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2K9/52
Abstract: 一种防止身部过热的喷注器结构,采用偏心喷注单元与同轴喷注单元的组合设计方案,降低了燃气发生器近壁面侧混合比,解决了燃气发生器壁面易烧蚀、发蓝的问题,可以适应高温、高压的极端恶劣环境,实现单壁不冷却结构燃气发生器的工作可靠性。本发明已应用于某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此外还可以应用于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油锅炉等众多领域,结构简单,易于推广,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770363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96373.2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韩长霖 , 孔维鹏 , 田原 , 王晓丽 , 刘倩 , 杨进慧 , 刘红珍 , 张晋博 , 张亚 , 郭洪坤 , 杨婷 , 宫绍天 , 王希杰 , 吴有亮 , 李泳江 , 石珊珊 , 崔壮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用分级起动热试系统及方法,属于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技术领域。该系统不改变点火器起动能量,取消了试车系统中电控调节阀的使用,代之以装有汽蚀管、音速喷嘴或孔板等调节元件和截止阀的并联管路,提高了试验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使用同款点火器的情况下能够适应不同的试车工况,并联管路的使用减少了泄出起动过程中推进剂的浪费,提高了对于小容量储箱试验台的工作适应性。本发明使发动机能够可靠稳定点火起动,在偏离额定工况的状态下顺利完成热试车。
-
公开(公告)号:CN11736578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75095.3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韩长霖 , 孔维鹏 , 田原 , 王晓丽 , 刘倩 , 潘亮 , 刘红珍 , 张晋博 , 张亚 , 郭洪坤 , 杨婷 , 宫绍天 , 杨进慧 , 吴有亮 , 李泳江 , 王希杰 , 郑大勇 , 金志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均匀掺混可靠燃烧的燃气发生器,包括集合器、加厚一底、均流二底、大缩进喷嘴单元、入口顶盖、身部和整流栅;大缩进喷嘴单元均匀安装到均流二底中,加厚一底安装在均流二底的一端端口内;入口顶盖与均流二底另一端端口连接,形成燃气发生器头部;均流二底安装有加厚一底的一端与身部一端连接,身部另一端与整流栅连接;集合器套在燃气发生器头部和身部外部,形成燃气发生器。本发明适用于双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用于促进推进剂掺混均匀,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烧蚀风险,增强工作适应性和燃烧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23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455730.7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2K9/95
Abstract: 一种实现液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过程可靠的点火器固定装置,点火器固定装置主体为柱状中空结构,下底开口作为出口,侧壁上设置3个火药点火器安装孔,用于安装火药点火器;每个火药点火器安装孔用于安装一个火药点火器,3个火药点火器安装好后,在水平面的投影呈“Y”字形。点火器固定装置的出口与火药喷管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火药点火器通过螺纹方式安装于火药点火器安装孔中。本发明能够在保证外部总装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为每台推力室新增一枚点火器,使发动机具备3次起动的能力,同时提升了发动机点火及工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5119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481508.4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2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次起动推力室头部结构及推力室,多次起动推力室头部结构中,在承力锥保持锥形向上收缩构型前提下,通过对二孔座的紧凑化设计,采用非接触电子束焊或激光焊代替对二孔座的传统氩弧焊或法兰连接,使得液氧顶盖、承力锥和加强肋能够实现一体化设计,本发明在一体式顶盖内部设置了一体式加强结构单元,利用多个加强肋对一体式顶盖的各部分形成了有效加强,同时满足减重的需求。与传统分体式焊接结构相比,本发明有效减少了焊缝数量和焊接热输入,减少了焊接检测后的焊接工序,同时减小了对喷注器变形的影响,本发明适用于氢氧火箭发动机,特别适用于,有2次以上起动要求的氢氧火箭发动机及其他液体火箭发动机。
-
公开(公告)号:CN11448338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590096.8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可多次起动的小型化燃气发生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头部和身部;所述头部用于组织推进剂的喷注、雾化,雾化的推进剂在燃烧室中掺混并进行初步燃烧;此外,分别从其氧化剂腔和燃料腔各引一股氧化剂和燃料进入位于中心的点火室以产生稳定的点火源,实现燃气发生装置的多次起动;所述身部用于在位于头部的燃烧室中初步燃烧的燃气进入身部后进一步掺混、燃烧,产生温度均匀的燃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