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热层状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1420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683210.X

    申请日:2022-06-16

    Abstract: 一种高导热层状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热管理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大功率电子设备用高导热电绝缘导热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由上中下三层组成,其中上下层成分相同,中间层采用四个粒度的高填充,上下层采用三个粒度的低填充,上下层粘度较低更易于贴合设备表面,中间层填充量高粘度较大,颗粒之间连接紧密,可形成更多的导热路径,从而实现高导热的性能。中间层和上下层复合材料均由以下质量比组成:导热填料80‑98wt%,基体0‑10wt%,偶联剂1‑5wt%(相对于导热填料总质量),催化剂1‑5wt%。该发明对不同种类形状粒径的填料改性并在Dinger‑Funk紧密填充模型基础上计算出接近最佳颗粒级配的配比,制备出的材料热导率高达8W·m‑1·K‑1以上,粘度适中,且成本较低适用于工业生产并制造使用。

    一种高熵磁性纳米粉末吸波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5206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57910.1

    申请日:2025-01-14

    Abstract: 一种高熵磁性纳米粉末吸波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吸波材料制备领域。所述方法将镍盐、铁盐、钴盐、钼盐、铜盐、硝酸铵和燃料按1:(0.1~5):(0.1~5):(0.1~5):(0.1~5):(0~15):(1~30)的摩尔比混合配置成水溶液,加热蒸发至溶液变为粘稠凝胶状态后,继续加热使体系中的‑3价和+5价的N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得到金属氧化物复合前驱体物质;然后将这种前驱物进行研磨破碎,在氢气气氛中进行还原反应一段时间,即得高熵磁性纳米粉末吸波剂。制备的粉末吸波剂颗粒平均尺寸为10~100 nm,镍、铁、钴、钼、铜等元素均匀固溶分散在细小纳米颗粒中;粉末吸波剂的氧含量低至0.17~0.52 wt%,在1~18 GHz有良好吸波性能,有效吸收带宽≥2 GHz。

    一种难熔金属硼化物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1191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57909.9

    申请日:2025-01-14

    Abstract: 一种难熔金属硼化物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将锆盐、铪盐、钼盐、镧盐和钛盐中的任意一种及硼酸、硝酸铵和燃料按1:(2~12):(5~30):(5~30)的摩尔比混合配置成水溶液,加热至凝胶状态使体系中的‑3价和+5价的N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得到金属氧化物/氧化硼复合前驱体物质;然后将前驱物进行研磨破碎,与熔融盐和还原剂混合放入带盖的坩埚中进行合成反应一段时间,再将合成产物经去离子水清洗、酸浸泡后,经离心分离和抽滤、烘干即得难熔金属硼化物粉体。制备的难熔金属硼化物纳米粉体颗粒粒度均匀,平均粒径50~200 nm,比表面积为2~8 m2/g,纯度>98%;原料便宜易得、设备简单、工艺快捷、可控性强、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一种双相钛合金的设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766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92460.7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一种双相钛合金的设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钛合金材料和粉末冶金领域。所述双相钛合金的成分为:C≤0.012%、H≤0.015%、N≤0.06%、O:0.50%~0.70%、余量为Ti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利用高氧钛合金粉末并结合激光粉末床融合(PBF‑LB/M)技术成形获得HCP‑FCC双相钛合金成形件,其中FCC相的体积分数>10%,最终得到的双相钛合金致密度达到99.8%以上,抗拉强度≥1100MPa,屈服强度≥1000MPa,延伸率≥20.0%。本发明双相钛合金利用间隙氧固溶元素,诱导一定量的纳米FCC相形成,并与HCP基体具有共格关系,该HCP‑FCC双相组织能够有效强化Ti‑O合金,并保持了优异的塑性。该双相钛合金力学性能优异,且不依赖V、Mo、Nb等昂贵稀有金属的固溶强化,第二相弥散强化或加工硬化途径,有助于实现钛合金的绿色低碳低成本制备。

    一种抑制含钨合金3D打印裂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8084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07403.2

    申请日:2024-01-03

    Abstract: 一种抑制含钨合金3D打印裂纹的方法,属于粉末冶金领域。所述的3D打印方法为激光粉床熔化,使用元素混合粉末或部分合金化的球磨粉末为原料。在打印过程中W元素部分熔化,而未熔部分嵌在基体中,从而显著改善添加W元素导致的合金低温脆性(韧脆转变温度相较于完全固溶的合金更低),因此减少甚至抑制因打印过程急速冷却导致的含钨合金开裂现象。未熔化的W颗粒后续通过高温热处理使其扩散均匀。通过改变原料粉末中W的粒径分布或合金化程度,可以控制打印件中W元素的熔化程度,从而调整后续热处理的保温时间。本发明解决了含W合金,尤其是高W含量合金的3D打印开裂问题,结合后续热处理,从而实现3D打印制备高致密度高性能含钨合金。

    一种基于扩散偶的粉末高温合金中氧化物溶解扩散行为的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406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25733.X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扩散偶的粉末高温合金中氧化物溶解扩散行为的研究方法,包括:步骤S1、将合金块体进行打磨抛光后,在含氧气氛的烧结炉中进行预氧化,得到具有一定氧化膜厚度的合金块体;步骤S2、将氧化后的两个合金块体的抛光面贴合后进行烧结,得到含有扩散界面的烧结态扩散偶试样;步骤S3、将烧结态扩散偶试样进行高温热压缩以模拟高温合金形变过程,变形结束后迅速水冷保留压缩组织,得到形变态扩散偶;步骤S4、将形变态扩散偶试样进行退火处理以模拟氧化物扩散行为。本发明的方法对分析氧在其他合金基体中的扩散机制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