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66412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811526601.0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芍药属组间远缘杂交种子成苗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种皮开裂的性状筛选出成苗率极低的组间杂交种子,采用离体胚培养技术将其快速培养成苗,从而提高组间杂交种子的成苗率、缩短育种周期。研究发现IAA、GA3、活性炭组合对种胚离体成苗具有促进作用,并获得了最佳的离体胚成苗培养基。该培养基下种胚根系可以快速伸长,真叶萌发,使种胚快速成苗,平均胚苗真叶长达2.49cm,平均根长达4.74cm。传统育苗方式下成苗率极低的种皮开裂种子在本方法下可在40天内快速成苗,且移栽成活后的幼苗叶片硕大,生长势强,从而提高远缘杂交种子总成苗率,加快新品种的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795039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711226102.5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牡丹幼胚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盛花期后30天或之后的心皮进行表面消毒,取出心皮中的种子,珠孔朝上,接种于启动培养基上,培养至出现可见胚;所述启动培养基的组成为:改良MS培养基或MS培养基+0.2~0.3mg·L‑1BA+0.2~0.3mg·L‑1GA;2)将所述可见胚接种于成苗培养基中培养至生出幼苗。本发明在对种子进行接种的过程中控制珠孔向上,可大大降低种子的褐化率,提高胚的形成率,而且本发明的所选用材料是盛花期后30天或之后的种子,同现有技术最早可选用盛花期后65天的种子相比,种龄大大减小,这对于牡丹远缘杂交育种及胚拯救工作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88926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037985.9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23F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牡丹花茶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摘:采摘花瓣,清洗,沥干花瓣表面水分;(2)杀青:将沥干后的花瓣进行微波杀青;所述微波杀青的功率为500‑700w;(3)摊凉:将杀青后的花瓣置于通风处摊凉;(4)干燥:将摊凉后的花瓣干燥至花瓣含水量在10%以下,得到牡丹花茶。本方法不仅能很好的保持牡丹花瓣的营养价值,而且能较好的保持花瓣形态和滋味。
-
公开(公告)号:CN11311570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512437.3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牡丹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牡丹离体植株再生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挑选牡丹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置于分化培养基中,以10~11天为继代周期,继代培养11~13代得到不定芽原基;所述分化培养基为:改良WPM+0.5~1mg/L CPPU+0.5~2mg/L TDZ;将所述不定芽原基经过不定芽伸长和生根诱导得到牡丹幼苗。本发明通过采用特定的分化方式,在同一分化培养基中诱导牡丹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分生结节,进一步分化出不定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牡丹分生结节分化率低的难题。本发明构建了一种牡丹离体植株再生的方法,通过分生结节途径实现离体培养条件下植株再生,为牡丹离体快繁、遗传转化提供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4865222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18190.9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359 , G01N21/3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牡丹种子脂肪酸含量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采收成熟牡丹种子60℃烘干作为样品;步骤二,牡丹种子样品放入傅里叶近红外扫描仪的自动旋转杯中,在4000~10000cm-1范围扫描64次,每份样品重复装填3次,取平均光谱值;步骤三,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每份样品的脂肪酸含量,即化学值,最后将光谱值与化学值建立数学模型;步骤四,利用所建模型,对未知牡丹种子样品进行检测。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实现了牡丹种子软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操作简便,基于对多种牡丹种子的化学值及光谱值的建模,获得了可靠的数学模型;预测结果准确性高,模型预测准确性与背景技术真实值接近。
-
公开(公告)号:CN103314742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206625.9
申请日:2013-05-2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硬枝切花生产方法,包括1)牡丹植株预处理:春剪或秋剪平茬,平茬后植株基部壅土;2)牡丹切花枝培养和采收:当年秋剪或下一年春剪时选留切花枝,从基部剪掉其余枝条;下一年花期从基部采收牡丹硬枝切花;3)每年重复步骤2)。本发明保证了牡丹植株每年春季产生大量的萌蘖枝,确保切花枝选留、培养的需要,同时克服了牡丹枝条较短的弊端,满足花卉市场对切花产品质量与规格标准的要求,使牡丹切花枝有了质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257956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10125556.X
申请日:2011-05-1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分生结节的诱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表面灭菌的叶柄接种于前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前诱导;2)将步骤1)诱导的愈伤组织转移到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分生结节。本发明采用SH为基本培养基和叶柄薄层培养的方法,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100%,并且首次诱导出牡丹分生结节,诱导率最高达到85.7%。在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分别实现了牡丹分生结节的增殖,提供了一种牡丹组织离体增殖的新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973560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610043.6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41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牡丹的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牡丹的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其采用三步法对包含探针DNA和封阻DNA的杂交混合液以及待检测染色体进行变性处理,将变性后的杂交混合液和染色体杂交;所述三步法为分别将杂交混合液和染色体进行变性处理后,再将杂交混合液和染色体混合进行共变性处理。本发明通过对基因组原位杂交的条件参数进行全面的调整和优化,得到了高效的牡丹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其杂交成功率和特异性显著提高,杂交信号在染色体上具有更高的清晰度,能够准确区分来自于杂交双亲本的染色体,可以在实践中用于牡丹的种质鉴定及杂交育种的遗传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2257956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25556.X
申请日:2011-05-1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分生结节的诱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表面灭菌的叶柄接种于前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前诱导;2)将步骤1)诱导的愈伤组织转移到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分生结节。本发明采用SH为基本培养基和叶柄薄层培养的方法,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100%,并且首次诱导出牡丹分生结节,诱导率最高达到85.7%。在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分别实现了牡丹分生结节的增殖,提供了一种牡丹组织离体增殖的新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3115708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512437.3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牡丹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牡丹离体植株再生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挑选牡丹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置于分化培养基中,以10~11天为继代周期,继代培养11~13代得到不定芽原基;所述分化培养基为:改良WPM+0.5~1mg/L CPPU+0.5~2mg/L TDZ;将所述不定芽原基经过不定芽伸长和生根诱导得到牡丹幼苗。本发明通过采用特定的分化方式,在同一分化培养基中诱导牡丹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分生结节,进一步分化出不定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牡丹分生结节分化率低的难题。本发明构建了一种牡丹离体植株再生的方法,通过分生结节途径实现离体培养条件下植株再生,为牡丹离体快繁、遗传转化提供新技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