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3502349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040874.6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nventor: 林金星 , 杨舜垚 , 何其邹洪 , 张曦 , 王莉 , 李福明 , 林昌明 , 黄少伟 , 魏爱华 , 詹定举 , 狄贵明 , 李俊峰 , 马彦广 , 卢银喜 , 刘玄德 , 薛敦孟 , 贺国鑫 , 李世安 , 王浩 , 胡东阳 , 于洋 , 张咏 , 王丽娟 , 贾婉 , 陈惠敏 , 林文奖 , 陈亚斌 , 阮成江 , 吴世军 , 刘四黑 , 沈云 , 吴兵 , 张正 , 金飚 , 李卫星 , 王明先 , 陆金凯 , 徐源 , 钟磊 , 钟岁英 , 黄婷 , 邓乐平 , 张智霖 , 庞贞武 , 黄全东 , 孙雪阳 , 李悦 , 钮世辉 , 张莹莹 , 胡子建 , 沈微微 , 赵媛媛 , 张贵芳 , 胡海琳 , 徐黎 , 鄂一岚 , 许会敏
IPC: C12Q1/6895 , G01N33/68 , A01G2/10 , A01G31/00 , A01N37/42 , A01N37/10 , A01N43/38 , A01N43/90 , A01N37/44 , A01N43/653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树木老化时空模式鉴定、平茬复幼及扦插规模化繁育方法,包括对树木主干形成层和枝条中与老化和年龄相关基因的转录与翻译水平进行检测并建立树木老化模式,通过树木老化模式明确其具有强再生能力的幼化部位;对采穗母株进行定植,建立规模化的采穗圃;对采穗母株截顶促萌和重复修剪形成“矮桩平台式”株型,收获大量均匀、粗细适中的宜扦插复幼枝条;采用三元激素处理法对复幼枝条进行促根处理,诱导复幼枝条产生大量不定根,大幅提高树木复幼枝条扦插成活率和生根效率。本发明突破了树木扦插的多个技术瓶颈,具有繁育效率高、育苗流程化的特点,是目前最为直接且高效的树木规模化繁育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39700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1367270.7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09 , C12Q1/6895 , C12N15/29 , C12N15/11 , G16B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松年龄标记基因PtMADS26的筛选鉴定方法与应用,涉及林木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和鉴定到油松年龄标记基因PtMADS26,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分析实验检测PtMADS26在不同年龄油松中的表达模式,并测定其在反复截顶和未截顶油松中的表达水平,从而确定其参与油松成熟态向幼年态的调控。本发明通过共表达网络分析为挖掘树木年龄标记基因及互作关系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克服多年生树木成熟效应,促进无性繁殖,缩短育种年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
公开(公告)号:CN109142398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0810425.7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3/046 , G01N1/30 , G01N1/28
Abstract: 一种提高拟南芥种子成像质量的方法,本发明属于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植物种子成像质量方法的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拟南芥种子三维图像成像质量较差,无法用于进一步分析拟南芥种子内部参数的问题。本发明的提高拟南芥种子成像质量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溶液的配制:配制标准固定液,配制碘化铯溶液;二、拟南芥种子的处理;三、拟南芥种子的干燥;四、拟南芥种子的微计算断层扫描仪成像;五、重构图片预处理。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得到的拟南芥种子图像经Micro CT扫描,其结果更清晰,大幅提高图像质量,十分利用拟南芥种子三维重构的建立,也为拟南芥种子内部参数计算提供可靠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21905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1155802.0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别湿加松营养生长不同时期的标记基因Pt7G61650及其应用方法,涉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标记基因Pt7G61650,可鉴别湿加松营养生长不同时期,该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对树木组织的微量取材,以qRT‑PCR技术分析Pt7G61650基因在湿加松组织中的表达量,高效、精准地鉴别湿加松植株甚至所选枝条所处的营养生长不同时期(即营养生长幼年期或营养生长成年期),为林业生产和林分管理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592737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1155779.5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加松年龄标记基因PtAP2L3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湿加松年龄标记基因PtAP2L3的表达量自幼苗起随着树龄增加而下降,与湿加松的年龄和湿加松组织器官的个体发育老化程度呈负相关。经试验证实可知,利用PtAP2L3基因可准确反映出湿加松组织器官的个体发育老化程度,与传统的依赖植物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分辨方法相比,本发明对树木年龄和个体发育老化程度的判断精度更高,科学性更强,可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51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934294.X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Q1/6806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杏维管形成层线粒体损伤相关的染色体外环状DNA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杏维管形成层线粒体损伤相关的染色体外环状DNA,通过对健康和线粒体损伤下的银杏树木维管形成层进行检测与鉴定所得。经试验证实可知,本发明所述的[TAR1circle]与银杏维管形成层线粒体逆行信号转导高度相关,通过对该eccDNA的研究,可进一步揭示eccDNA参与植物线粒体逆行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并为植物响应线粒体损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提供eccDNA参考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592737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155779.5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加松年龄标记基因PtAP2L3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湿加松年龄标记基因PtAP2L3的表达量自幼苗起随着树龄增加而下降,与湿加松的年龄和湿加松组织器官的个体发育老化程度呈负相关。经试验证实可知,利用PtAP2L3基因可准确反映出湿加松组织器官的个体发育老化程度,与传统的依赖植物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分辨方法相比,本发明对树木年龄和个体发育老化程度的判断精度更高,科学性更强,可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2190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155802.0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别湿加松营养生长不同时期的标记基因Pt7G61650及其应用方法,涉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标记基因Pt7G61650,可鉴别湿加松营养生长不同时期,该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对树木组织的微量取材,以qRT‑PCR技术分析Pt7G61650基因在湿加松组织中的表达量,高效、精准地鉴别湿加松植株甚至所选枝条所处的营养生长不同时期(即营养生长幼年期或营养生长成年期),为林业生产和林分管理提供指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