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9093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911340491.3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nventor: 刘占省 , 史国梁 , 黄春 , 王京京 , 霍宏元 , 邢泽众 , 张安山 , 刘習美 , 蒋安桐 , 王宇波 , 孙佳佳 , 刘子圣 , 矫悦悦 , 孟鑫桐 , 白文燕 , 侯笑 , 曹存发 , 蔺宏远 , 李文杰 , 杨希温 , 陈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式雨篷梁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包括雨篷梁(做成箱形截面),钢管,数字孪生设备。首先是通过建模平台(BIM技术)构建虚拟模型,此模型可真实反映物理构件,能做到彻底的技术交底,各专业协同工作,在运维阶段可做到反映构件的受力和寿命的预测,在工厂预制箱形截面的钢管混凝土梁,其中在箱形截面的长边配置一定数量的受扭纵筋。本发明指出的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式雨篷梁新型设计方法,特别采用了数字孪生,箱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材料,各种技术、材料优势互补解决了传统雨篷梁的不足,切实做到了对受扭构件的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085331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44448.X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nventor: 刘占省 , 张安山 , 黄春 , 霍红元 , 王京京 , 邢泽众 , 刘習美 , 蒋安桐 , 王宇波 , 孙佳佳 , 史国梁 , 刘子圣 , 孟鑫桐 , 矫悦悦 , 白文燕 , 侯笑 , 曹存发 , 蔺宏远 , 李文杰 , 杨希温 , 陈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BIM的室内动态安防疏散系统,包括:室内人员定位系统、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建筑结构监测系统、一套动态疏散路径优化算法和三维动态可视系统,所述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被安装在建筑物的房间内;所述建筑结构监测系统被安装在建筑物的梁、柱、楼板、墙体内;所述动态疏散路径优化算法可以根据所述室内环境系统采集的室内环境信息和所述建筑结构监测系统采集的结构受力信息,对室内布局进行危险区域和安全区域的划分,结合所述室内定位系统采集的人员位置信息及划分区域后的室内布局,得出针对受困人员的疏散路径优化方案;当地震、火灾等灾害发生时,可以帮助受困人员找到最佳的疏散路径,提高疏散效率,减少人员伤亡。
-
公开(公告)号:CN11092933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69868.0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nventor: 刘占省 , 邢泽众 , 黄春 , 王京京 , 霍宏元 , 张安山 , 刘習美 , 蒋安桐 , 王宇波 , 孙佳佳 , 刘子圣 , 史国梁 , 矫悦悦 , 孟鑫桐 , 白文燕 , 侯笑 , 曹存发 , 蔺宏远 , 李文杰 , 杨希温 , 陈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建筑信息模型化管理系统,由四个分布式区块链节点组成,分别包括建筑设计模型节点,施工信息模型节点,运营维护模型节点,全过程模型监管节点。建筑设计模型节点,由设计方对该节点进行控制,对建筑设计模型进行管理;施工信息模型分布式节点,由施工方对该节点进行控制,对施工信息模型进行管理;运营维护模型分布式节点,由物业对该节点进行控制,对运营维护模型进行管理。通过四个节点通过相同数据接口对建筑信息的传输、批注和监管,将所有数据传输信息永久保存,实现信息互通,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监管层次和监管力度,避免推诿扯皮现象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11882159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588989.8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VM的PPP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评价方法,在分析PPP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目前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挖掘PPP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借助主成分分析对潜在的风险因子进行提炼;建立PPP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VM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判断各风险因素风险水平的高低,从而识别出PPP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关键风险因素,为PPP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099093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40491.3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nventor: 刘占省 , 史国梁 , 黄春 , 王京京 , 霍宏元 , 邢泽众 , 张安山 , 刘習美 , 蒋安桐 , 王宇波 , 孙佳佳 , 刘子圣 , 矫悦悦 , 孟鑫桐 , 白文燕 , 侯笑 , 曹存发 , 蔺宏远 , 李文杰 , 杨希温 , 陈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式雨篷梁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包括雨篷梁(做成箱形截面),钢管,数字孪生设备。首先是通过建模平台(BIM技术)构建虚拟模型,此模型可真实反映物理构件,能做到彻底的技术交底,各专业协同工作,在运维阶段可做到反映构件的受力和寿命的预测,在工厂预制箱形截面的钢管混凝土梁,其中在箱形截面的长边配置一定数量的受扭纵筋。本发明指出的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式雨篷梁新型设计方法,特别采用了数字孪生,箱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材料,各种技术、材料优势互补解决了传统雨篷梁的不足,切实做到了对受扭构件的优化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