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轴热机械疲劳损伤机理的寿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1305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80452.0

    申请日:2024-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轴热机械疲劳损伤机理的寿命预测方法,将总损伤分为疲劳与高温环境损伤两类。对于高温环境损伤,利用循环周期的幂函数考虑氧化的保护性对高温环境损伤的减轻作用,利用平均应力的指数函数考虑平均应力对氧化的保护性与损害性竞争机理的影响,利用室温与高温环境下屈服强度之比考虑材料性能退化对高温环境损伤的影响,利用临界面上的等效应变范围考虑非比例附加硬化的影响。此外,采用一种能够考虑非比例附加硬化影响的多轴损伤模型以计算疲劳损伤,利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恒温疲劳试验、单轴与多轴热机械疲劳试验的失效寿命结果对本发明所述的寿命预测方法进行了验证,绝大多数预测结果的误差在2倍因子以内。

    一种预测全氟类化合物血脑屏障穿透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2340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194022.1

    申请日:2023-09-15

    Abstract: 一种预测全氟类化合物血脑屏障穿透率的方法属于有机污染物暴露风险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全氟类化合物(PFASs)血脑屏障(BBB)穿透率的方法,其基于可以反映污染物理化性质的分子描述符,结合实验得到的PFASs BBB穿透率(也可收集来自于各类期刊杂志中的文献中PFASs血脑屏障穿透率),建立定量构效(QSAR)模型,从而实现新型PFASs的血脑屏障穿透率预测。本发明实现PFASs的BBB穿透率预测,考虑了对新型PFASs潜在BBB穿透率的预测。对其潜在的神经毒性进行评估提供指导性意见,具有实用价值。

    一种实时多轴循环计数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3565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71597.6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多轴循环计数方法,选取初始参考点,实时地接收并读取随机多轴应变载荷历程,并计算每个已读取应变数据相对于参考点的vonMises相对等效应变,进而实时地得到已读取数据的相对等效应变历程;识别相对等效应变历程中各个转折点;将剩余载荷区间计为一个最大的半循环;若最后相对等效应变谱上还有两个峰谷值点,则只需将起始时刻点到最大时刻点之间的剩余载荷区间计为一个最大的半循环。基于相对等效应变的概念,在WB循环计数法的基础上,结合Glinka计数法的思路,针对多轴变幅随机载荷提出实时循环计数方法,补足了最大循环损伤,以达到更高的可靠性。

    一种磁悬浮周期支承的减振传送带

    公开(公告)号:CN11109926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402440.9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悬浮周期支承的减振传送带,该传送带包括永磁材料柔性传送带,具有实时可控变分布磁力支承的电磁铁基座,张紧力控制器,传感器,智能控制器以及支架。传送带和电磁铁之间通过磁斥力形成悬浮支承,减少了摩擦阻力。根据周期结构理论,当电磁铁基座支承磁力呈周期性变化时,系统出现带隙特征,特定的振动频率会受到抑制。对初始工况,系统按照给定的频率工作,通过加入传感器和智能控制器,可以调节传送带张紧力和电磁铁基座支承力的周期以及大小,实现了对有扰动载荷时带隙的智能实时调控,扩大了减振抑制频率的范围。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智能可调的针对特定频率范围的振动进行抑制的新型传送带。

    双相对置超磁致伸缩自传感力反馈二级伺服阀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96200A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710178688.2

    申请日:2007-12-04

    Abstract: 双相对置超磁致伸缩自传感力反馈二级伺服阀及控制方法涉及超磁致伸缩材料自传感技术,属于伺服控制领域。两个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的单超磁致伸缩驱动器通过碟簧对称置于输出组件两侧,形成双相对置结构的自传感驱动器,使用单自由度柔性铰链机构来实现输出位移的放大和传递。通过具有位移放大功能的柔性铰接挡板及反馈杆组件与喷嘴-挡板阀前置级和滑阀功率级构成一个力反馈二级伺服阀。利用驱动器的自传感功能,通过DSP单片机控制的实时动态平衡分离信号电路对输出信号进行实时检测,实现对驱动对象的实时控制和精确定位,可用于精密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力的驱动控制与传感检测系统,集驱动与传感检测功能于一体,特别适合于水压传动与控制领域。

    一种双相对置超磁致伸缩驱动器及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45742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710176086.3

    申请日:2007-10-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驱动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相对置超磁致伸缩新型驱动器,一对碟簧套在输出组件上,并置于壳体内的中间位置,两个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的单超磁致伸缩驱动器通过碟簧对称置于输出组件两侧,形成双相对置结构。采用双套热补偿机构抑制热变形,使用单自由度柔性铰链机构来实现输出位移的放大和传递,驱动器通过差压(或偏压)工作,能实现自动对中回位功能,具有高频响、高控制精度、大输出力、大输出位移等优异性能,且结构简单和易于微型化,可广泛应用于微型驱动器的研制及传感器的制作,特别适合于用做电液伺服控制阀的驱动单元。

    全位置焊接双相不锈钢的药芯焊丝

    公开(公告)号:CN101134271A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710175768.2

    申请日:2007-10-11

    Abstract: 全位置焊接双相不锈钢的药芯焊丝属于材料加工工程中的焊接领域。在进行双相不锈钢焊接时,使用传统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材不能满足其接头点蚀和冲击韧性的要求。本发明的双相不锈钢药芯焊丝,其特征为在于,所加的药芯质量百分比范围如下::35~40%的金属铬粉,11~15%的金属钼粉,2~4%的金属镍粉,3~5%的金属锰粉,2~5%的铝镁合金,1~4%的冰晶石,4~9%的石英,2~8%的长石,21~30%的金红石,0.5~4%的Al2O3,1~5%的锆英石,0.5~3%的Bi2O3,0.5~3%的氮化锰。采用该药芯焊丝施焊,焊缝金属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冲击韧性,而且具有极佳的焊接工艺性能和全位置焊接适应性。

    一种评估新烟碱及其代谢物生殖暴露风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316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52823.5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一种评估新烟碱及其代谢物生殖暴露风险的方法属于环境领域。本发明包括收集可以反映新烟碱及其代谢物理化性质的分子描述符和指示生殖健康的毒性当量因子(TEF),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新烟碱及其代谢物的混合毒性当量因子(TEF),并根据新烟碱及其代谢物在实际环境中的赋存浓度,实现对新烟碱及其代谢物复杂联合作用的生殖暴露风险进行评估。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在评估新烟碱及其代谢物复杂联合作用的生殖暴露风险时,考虑了新烟碱及其代谢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生殖健康效应终点的非线性和非加性效应,对限制新烟碱及其代谢物浓度水平提供指导性意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