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AD电气原理图的信息捕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288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38403.0

    申请日:2023-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AD电气原理图的信息捕获方法,通过开发CAD插件将图纸快速转换为报表,一方面实现了图纸表格化校核,提高了设计的准确度和设计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提取的设备信息报表支撑设备生产采购需要的信息,实现了从CAD图纸自动提取相关海量信息的功能。本发明针对错综复杂且数据量巨大的电气原理图,在遵循原理图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快速捕获设备和电缆的连接关系,提供用于图纸校核及设备生产相关信息的报表,大大提高了相关工作的效率。本发明在遵循电气原理图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替代了手动提取,大大节省了人力。

    一种舰船集成电能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68051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74018.2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舰船集成电能转换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端口、第一电能变换模块、内部电力母线、第二电能变换模块、输出端口、短路和过载保护模块、报警装置、网络接口和输入模块;本发明通过设置标准化、模块化的电能变换接口,实现舰船复杂区域的电制转换功能;本发明通过转换和接入不同电制的电源、用电设备、储能装置等,实现电能的合理分配和共享使用;本发明打破了电能的使用电制壁垒,解决了多种电制转换、多路电源与多路设备互联的装置集成化设计问题。

    一种用于船舶区域配电的整流电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80876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1911117745.5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区域配电的整流电源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十二相整流变压器、AC/DC变换电路和直流输出滤波网络,以及传感器、核心控制器和操作指示单元;通过将三相输入电源变换为十二相输出、可控整流和平滑滤波,以及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实现在船舶直流区域配电系统中将三相交流电能AC630V输入电源转换为直流DC700V~1000V的输出电能,为直流区域配电系统提供直流输出电能,具有响应快,运行稳定、可靠的特点,并通过网络通信进行远程监控,提高了船舶区域配电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种用于船舶区域配电的DC-AC逆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6809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1117760.X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区域配电的DC‑AC逆变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双电源输入选择单元、充电限流单元、直流输入滤波网络、功率逆变器、正弦波滤波器和三相隔离变压器,设置在逆变装置的电源传输回路中的传感器,以及通过信号输出端与逆变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通过信号输入端与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的核心控制单元;通过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和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实现船舶直流区域配电系统中DC700V~1000V到AC380V的电能转换,为直流区域配电系统的交流负载提供三相交流电能输出,具有响应快,运行稳定、可靠的特点,并通过网络通信进行远程监控,提高了船舶区域配电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种船舶电力负荷信息化管理方法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862719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64243.3

    申请日:2024-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电力负荷信息化管理方法和平台,可实现电力负荷在不同专业之间的信息化交互功能,包括配电网电力负荷的信息化提交、交互及汇总,电力负荷配电信息的自动匹配;通过建立负荷的配电数据库对全过程进行跟踪,同时对负荷提交/负荷配电实现跨专业的日志保留及历史数据查询;基于设备位置和知识专家库等设置情况,实现电力负荷配电信息的自动匹配及配电结果的多角度查询及统计。本发明覆盖不同设计阶段,支持专业科与电气科不同类型的数据处理需求,且支持多客户端并行访问的数据库平台,提高了配电网设计效率,极大地节省了沟通成本。

    一种转子极角度可变磁阻电机的内转子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6393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60738.9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子极角度可变磁阻电机的内转子结构。本发明实现了电机在不间断运行的状态下改变转子极角度,完成直极转子和斜极转子的转换,提升了磁阻类电机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应能力;本发明适用于包括开关磁阻电机、双凸极电机在内的磁阻类电机,采用该结构的电机,结合了直极结构转子铁芯利用率更高、功率密度更大的特点以及斜极斜极结构转子转矩脉动小、感应电动势波形更接近正弦、电机控制策略简单的特点;本发明作为起动/发电机时,可根据运行工况,选择更高性能的内转子结构,实现一机多用,提升磁阻类电机不同场景下的适应能力,提高电机能量转化的效率,进一步减少金属矿藏资源的使用和能源的排放。

    一种牺牲阳极电流监测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7506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28471.2

    申请日:2022-03-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牺牲阳极电流监测装置,其电流测量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用于将实时监测到的牺牲阳极的输出电流信号输送给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牺牲阳极的输出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并判断牺牲阳极的通断,评估牺牲阳极的防腐性能;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显示模块、通讯模块电连接,用于向显示模块发送牺牲阳极的电流参数、通断状态信号以及防腐性能信号;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牺牲阳极的电流参数、电路通断及故障信息;通讯模块与开关模块电连接,开关模块与船板连接,当接收到通讯模块的断开指令后,开关模块断开开关并隔断牺牲阳极的输出电流。该装置可以实时监测牺牲阳极电流变化,能够判断牺牲阳极保护区域的腐蚀状况。

    一种用于船舶区域配电的DC-DC斩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68076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17931.9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区域配电的DC-DC斩波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双电源输入选择单元、充电限流单元、LC滤波网络、高频逆变单元、高频隔离变压器、高频整流单元、直流输出滤波网络,设置在斩波装置的电源传输回路中的传感器,以及通过信号输出端与斩波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通过信号输入端与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的核心控制单元;通过SVPWM技术和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实现船舶直流区域配电系统中DC700V~1000V到DC220V的电能转换,为直流区域配电系统的直流负载提供DC220V直流电能输出,具有响应快,运行稳定、可靠的特点,并通过网络通信进行远程监控,提高了船舶区域配电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种新型储能供配电一体化平台装置和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3288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58729.X

    申请日:2023-0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储能供配电一体化平台装置和配置方法,针对大功率特殊负载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结合配电多电制转换需求,通过将储能系统与配电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将储能组件与多电制配电支路进行互联,为配电系统重要负荷提供应急供电,缓解了特殊负载对配电网的冲击,增强了配电系统的灵活性,实现了为接入配电网的不同的特殊负载供电的功能,增加了配电系统的电能来源,具备能量智能管理的条件。本发明搭建了满足多种特殊负载的通用型储能供电平台,满足了不同电制特殊负载的需求,节约了总体资源,满足了舰船的大功率特殊负载需求。本发明采用一体化设计,减少了配电系统的空间和重量需求。

    一种用于船舶区域配电的DC-DC斩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68076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1117931.9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区域配电的DC‑DC斩波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双电源输入选择单元、充电限流单元、LC滤波网络、高频逆变单元、高频隔离变压器、高频整流单元、直流输出滤波网络,设置在斩波装置的电源传输回路中的传感器,以及通过信号输出端与斩波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通过信号输入端与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的核心控制单元;通过SVPWM技术和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实现船舶直流区域配电系统中DC700V~1000V到DC220V的电能转换,为直流区域配电系统的直流负载提供DC220V直流电能输出,具有响应快,运行稳定、可靠的特点,并通过网络通信进行远程监控,提高了船舶区域配电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