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0704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70781.2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冰 , 王友胜 , 解刚 , 曹文洪 , 张晓明 , 王昭艳 , 张永娥 , 李永福 , 辛艳 , 郭米山 , 杨志 , 殷小琳 , 成晨 , 赵阳 , 张磊 , 赵慧明 , 任正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算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土壤碳汇潜力的方法,首先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分为点型和面型;对于点型工程措施:通过测定最大库容、已拦蓄泥沙量的分层淤积量、计算点型工程未淤满部分泥沙拦蓄潜力等参数最终计算出点型工程措施拦蓄泥沙固碳量;对于面型工程措施:通过计算工程措施使用年、测量面型工程措施的管控区域面积、计算有/无面型工程措施的土壤侵蚀模数等参数最终计算出面型工程措施固碳量。最后综合点型工程措施和面型工程措施的结果计算出区域内工程措施总固碳量。本发明科学全面的考虑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类别和泥沙在输移过程中碳的损失,测算结果更真实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60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61132.6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1/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稳定型指纹识别因子的方法,首先对研究区按照植被类型进行分区,同时根据不同植被的生长特性,划分研究区中每种植被的生长季节;然后采集每种植被的土壤样品,并将试验样品进行风干、研磨、搅拌、静置和过滤步骤以后,通过最后一步湿筛,保留试验样品混合液小于63微米的泥沙颗粒;接着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全元素测量,并使用卡方检验对候选指纹识别因子进行分析,选取研究区中每种植物在不同生长季,且无统计上差异的化学元素,作为指纹识别因子;最后,使用分布分析法和Student's t检验法,获得稳定型指纹识别因子。本发明剔除了由指纹识别因子的含量相互影响造成的不准确,对于准确预测泥沙来源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88133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04812.X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王友胜 , 刘冰 , 马海宽 , 成晨 , 张晓明 , 王昭艳 , 张磊 , 解刚 , 殷小琳 , 赵阳 , 辛艳 , 张永娥 , 邢先双 , 董明明 , 杜鹏飞 , 焦剑 , 郭乾坤 , 任正龑 , 刘卉芳 , 孟琳 , 赵莹
IPC: G06F16/904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土壤侵蚀空间重心确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测定区域内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空间栅格数据并规范其侵蚀强度代码;将其参考坐标系规范化为地理坐标系;将地理坐标系下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空间栅格数据转化为ASCII格式;按照公式分别计算区域土壤侵蚀空间重心坐标;将计算得到的重心坐标在ArcGIS中转化为shp格式的点文件,并与不同时间段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空间栅格数据底图叠加,作图展示,进行不同时间段区域土壤侵蚀空间重心的比较。本发明可以为快速定量掌握宏观层面、快速掌握侵蚀分布格局提供有效支撑。可以定量的说明区域侵蚀的空间重心迁移,为土壤侵蚀格局变化的掌握提供科学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1859866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04863.2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王友胜 , 成晨 , 张明斌 , 辛艳 , 张晓明 , 张磊 , 解刚 , 王昭艳 , 邢先双 , 董明明 , 杜鹏飞 , 任正龑 , 殷小琳 , 刘冰 , 赵阳 , 朱毕生 , 张永娥 , 郭乾坤 , 刘卉芳 , 焦剑 , 李云霞 , 孟琳
IPC: G06F40/1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映水土流失不同强度间转变的方法,包括:步骤一,采集同一地区不同时段的水土流失强度分级空间栅格数据;步骤二,将不同时段的水土流失强度分级空间栅格数据转变为ASCII格式数据;步骤三,规范水土流失强度数字代码,以1~6六级代码表示;步骤四,分别针对任意两个时段的水土流失强度数据,逐行逐列逐栅格的开展水土流失不同强度间的转变过程分析,按公式计算得到一组两位数作为水土流失强度的转变代码:步骤五,将上述数据再转变为空间栅格数据,对不同水土流失强度的转变代码分类并分别赋予颜色值。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快速掌握区域水土流失侵蚀强度间的变化状况,根据展示的结果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布设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0832341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265679.5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A01G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荒漠或戈壁地区植物需水量的独立滴灌装置,包括储水桶和出水管,出水管设于储水桶的下部,并且一根出水管对一株植物进行滴灌,每根出水管的流速为0.13L/h;储水桶的储水量≥平均每株植物生长期年需水量×1m2×滴灌植物株数。本发明可脱离人工独立运作一年,满足植物整个生长季的需水量,在此期间无需人工巡查水量和反复灌水,而且省去了从水源地铺设输水管道的成本,因此对地域广阔且缺水严重的荒漠或戈壁地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6876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645437.6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7 , G06F18/2113 , G06F1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相似生境潜力模型的植被恢复潜力评估方法,以筛选的植被恢复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多年植被指数NDVI的变化斜率作为因变量,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对多年植被恢复影响因素贡献程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依存尺度进行分析,识别植被恢复显著驱动因素及其空间异质性依存尺度;基于识别的植被恢复显著驱动因素及其空间异质性依存尺度,改进基于滑动窗口的相似生境潜力模型SWSHPM的参数;基于改进的基于滑动窗口的相似生境潜力模型评价植被恢复潜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普遍适用的针对不同空间尺度,考虑空间数据自身存在的空间异质性来改进基于滑动窗口相似生境潜力模型的植被恢复潜力评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5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20904.1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张永娥 , 张晓明 , 赵阳 , 王友胜 , 李永福 , 殷小琳 , 刘冰 , 曹文洪 , 张国军 , 马文涛 , 王立明 , 魏小燕 , 辛艳 , 郭米山 , 王昭艳 , 解刚 , 成晨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土保持林草、工程和耕作措施碳中和能力测算分析方法,涉及碳中和技术领域,其中,林草措施碳中和能力测算分析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区域的历史资料数据;基于历史资料数据获得林草措施碳汇量;基于历史资料数据获得林草措施土壤碳汇量;基于历史资料数据获得林草措施保土固碳量;基于林草措施保土固碳量获得林草措施减蚀减碳量;基于林草措施碳汇量、林草措施土壤碳汇量和林草措施减蚀减碳量获得林草措施碳中和系数;基于林草措施碳中和系数对林草措施碳中和能力进行评估。本发明可以准确得到林草措施碳中和能力级别,继而对林草措施碳中和能力进行评判。
-
公开(公告)号:CN117668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45437.6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7 , G06F18/2113 , G06F1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相似生境潜力模型的植被恢复潜力评估方法,以筛选的植被恢复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多年植被指数NDVI的变化斜率作为因变量,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对多年植被恢复影响因素贡献程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依存尺度进行分析,识别植被恢复显著驱动因素及其空间异质性依存尺度;基于识别的植被恢复显著驱动因素及其空间异质性依存尺度,改进基于滑动窗口的相似生境潜力模型SWSHPM的参数;基于改进的基于滑动窗口的相似生境潜力模型评价植被恢复潜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普遍适用的针对不同空间尺度,考虑空间数据自身存在的空间异质性来改进基于滑动窗口相似生境潜力模型的植被恢复潜力评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481944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393715.9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弃渣位置确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弃渣场初步边界;S2、沿弃渣场初步边界,提取原地形DEM记为DEM_1;S3、参考弃渣场边界地表高程,对渣场两侧原始高程模拟填平沟道,构建自渣场上方至下方均匀分布的模拟堆积坡面,沿模拟堆积坡面,提取模拟堆渣后地形DEM记为DEM_2;S4、使用栅格计算器工具,选择原始地形DEM_1和弃渣后的地形DEM_2,计算堆积前后的高程差异,并乘以栅格面积,形成堆积量分布图;S5、根据堆积量分布图结合等高线按1‑2倍弃渣量确定渣场范围,筛选出多个备选弃渣场;S6、从多个备选弃渣场中选取最优弃渣场。其能够定量的确定最优弃渣场所,避免变更带来的社会及经济损害,并且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8605787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213766.6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森林经营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效人工林密度调控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低效人工林密度调控方法包括:对选定的目标林分进行初步调查,确定目标林分的面积、平均降水量及平均径流深,选取单株标准木并测量其叶面积指数;计算目标林分的最大可用水量;计算单株标准木的蒸腾耗水量;根据目标林分的最大可用水量及单株标准木的蒸腾耗水量,计算目标林分的林分最大密度;根据林分最大密度,对目标林分进行过密林抚育间伐或过疏林补植。如此,只需实测叶面积指数,就可获取不同尺度目标林分的适宜密度,辅以间伐或补植对林分密度进行调控,易于形成林分结构与功能目标统一的生态防护林体系,且所需叶面积指数易获取、操作简便易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