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4311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0088943.3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1B32/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频微波的生物质炭还原CO2制备CO的方法,属于CO2还原技术领域。该方法以生物质炭为吸波剂和还原剂,在微波反应器中实现CO2被C还原制备CO;微波频率3550‑7100MHz连续可调、功率为200‑400W,空速为88~528h‑1。通过改变微波频率以匹配不同生物质炭的最佳吸收频率,在共振作用及热点效应影响下有效促进反应进行。本发明基于微波频率连续可调的特点,可以使生物质炭在480‑900℃还原CO2,并得到相对纯净的CO,解决了现有技术中CO2转化率低和贵金属催化剂需求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581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05299.1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1B32/05 , H01M4/583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钠离子电池负极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以水溶性生物质原料为碳源,硼酸和含氮类水溶化合物作为硼源和氮源,通过快速水浴蒸发诱导的自组装和高温炭化制得具有吡啶N‑B和纳米夹心结构的碳材料,作为锂/钠离子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储能性能。本发明原料易得、成本低、无污染,制备过程简单可控、环境友好适用性强,制得的碳材料作为锂/钠离子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具有比电容量大、倍率性能优异,稳定性好的特点,对电池电极用碳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具有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253288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074463.1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1B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频微波催化甲烷裂解制氢的方法,属于甲烷裂解制氢技术领域。该以甲烷为反应气,氮气为载气,气体自上而下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石英管,催化剂为生物质基活性炭、稻壳炭、竹屑炭、Co3O4或Fe2O3中的任一种;微波频率为2450‑7100MHz,功率为125‑500W,反应温度为450‑1010℃。该方法通过调节微波频率使其与催化剂共振降低甲烷裂解活化能,降低反应温度,提高甲烷转化率并保持较好的催化剂稳定性。对反应失活后的催化剂,改变微波发射频率使其重新吸波,迅速升温促进甲烷裂解,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微波条件下甲烷裂解转化率低和催化剂重新利用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7765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010867241.1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1B32/354 , C01B32/205 , H01G11/24 , H01G1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用改性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活性炭材料生产改性及应用技术领域。该方法先通过金属盐高温催化在活性炭外表构筑石墨化外壳,再通过氧化改性使活性炭孔道掺氧,得到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同步提高的改性活性炭材料。本发明解决了活性炭电极材料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互为消长的技术难题,首次实现了两者的同步提升。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应用于同时对电子和离子电导率有要求的活性炭材料改性中。本发明改性活性炭用于超级电容器时的倍率性能、比电容量均有大幅提高,组装成超级电容器后,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614311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88943.3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1B32/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频微波的生物质炭还原CO2制备CO的方法,属于CO2还原技术领域。该方法以生物质炭为吸波剂和还原剂,在微波反应器中实现CO2被C还原制备CO;微波频率3550‑7100MHz连续可调、功率为200‑400W,空速为88~528h‑1。通过改变微波频率以匹配不同生物质炭的最佳吸收频率,在共振作用及热点效应影响下有效促进反应进行。本发明基于微波频率连续可调的特点,可以使生物质炭在480‑900℃还原CO2,并得到相对纯净的CO,解决了现有技术中CO2转化率低和贵金属催化剂需求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8254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1910752125.2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1B32/324 , C01B32/336 , H01G11/24 , H01G11/34
Abstract: 一种储能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果壳炭化后破碎并置于回转炉中,无氧氛围下活化,通入水蒸气,保温后冷至室温,盐酸、蒸馏水依次洗涤,干燥后即得一级活化活性炭产品;一级活化活性炭产品破碎后置于回转炉中,无氧氛围下升温,通入水蒸气,保温后冷至室温,盐酸、蒸馏水依次洗涤,干燥后即得二级活化活性炭产品;二级活化活性炭产品破碎后置于回转炉中,无氧氛围升温,通入水蒸气,保温后冷至室温,盐酸、蒸馏水依次洗涤,干燥后即得三级活化活性炭产品。本发明生产过程安全环保无污染,后处理工序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制得产品灰分含量低、孔径分布合理、比表面积和比电容量大、倍率性能优异,各项指标性能均超过市售商品储能活性炭。
-
公开(公告)号:CN11197401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0910891.X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热解气体高效冷凝收集分离方法,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领域。采用生物质热解气体高效冷凝收集分离装置,生物质热解气体经过管式冷凝装置进行充分冷凝;冷凝得到的液体转移至收集罐中进行静置分层,取上层清液即为粗木醋液;粗木醋液加入分离提纯装置中,对粗木醋液进行分离提纯,得到精制木醋液。本发明以不同尺寸玻璃珠为精馏装置填充物,通过调控不同尺寸玻璃珠的体积比就可实现不同类型木醋液的定向提纯与分离,可以获得多种类高品质的木醋液,方法简单,易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62072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56749.4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1B32/336 , C01B32/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热解气化副产物改性制备成型活性炭的方法,属于颗粒活性炭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将竹加工剩余物热解得到的竹焦油副产物进行高分子化改性后,得到改性焦油胶黏剂;然后与竹加工剩余物热解得到的炭化料、塑型剂真空捏合均匀;通过高压成型得到柱状炭,然后经过炭化、物理活化制备高强度、孔隙结构发达的竹质成型活性炭。该方法对竹焦油副产物进行高分子化交联改性,并用作竹炭高压成型的胶黏剂,不仅可以提升成型活性炭的强度和产率,同时可以提升制备成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和吸附性能,拓宽了竹质成型活性炭的高端应用领域,显著提升了炭产品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575749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910752118.2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吸附与可见光催化双功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步骤包括:(1)活性炭的水蒸气改性;(2)将精氨酸取代酞菁溶于溶剂中配制成溶液;(3)将一定质量步骤(1)的改性活性炭加入到步骤(2)的溶液中,室温搅拌一段时间后调节溶液pH为10;(4)过滤、洗涤,一定温度下干燥10 h即得吸附与可见光催化双功能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活性炭与精氨酸酞菁光催化剂的协同作用,克服了活性炭吸附饱和后的二次污染,常规光催化光能利用率低、对低浓度VOCs光催化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还涉及所述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在VOCs净化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57581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28879.9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米化全竹笋饮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将竹笋预处理后进行热提脱涩,之后经冷冻干燥后进行研磨破碎、超微粉碎与过滤分离成竹笋超微粉,之后与纯化水调配均匀后进行熟化处理,熟化后的物料进行一次均质,加入抗氧化剂、甜味剂与活性添加剂后进行二次均质,二次均质后灌装并经灭菌处理后制得微纳米化全竹笋饮品。本发明以新鲜竹笋为原料,经加工后制成的全竹笋饮品,纯天然,不含人工色素和防腐剂,脱去竹笋涩味、口感细腻、爽口柔滑,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产品符合“营养化、功能化”定位,满足现代消费者需求,实现竹笋的高值化利用;同时,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