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矿过程智能优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9151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80614.5

    申请日:2022-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矿过程智能优化控制方法,包括:S1:获取过去H小时的磨音和磨机功率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运用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计算样本数据聚类中心,并将当前时刻t初始化为0;S2:根据聚类中心更新模糊控制器输入变量的论域和隶属函数参数;S3:获取时刻t的磨音和功率数据,提取磨音趋势,计算磨音偏差;S4:将磨音偏差、磨音趋势、磨机功率输入模糊控制器,得到给矿量和给水量的设定值;S5:经过一个控制周期T后,t=t+T;S6:判断t是否小于H;若是,则返回S3;若否,则返回S1。用实际生产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比人工控制下磨矿过程平稳,矿石处理量提高了4.3%。

    一种磨矿分级过程的NMPC-PI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336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31605.6

    申请日:2022-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磨矿分级过程的NMPC‑PI控制方法和系统,通过确定磨矿分级过程控制的被控变量与控制变量,建立磨矿分级过程的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对模型中的未知状态进行估计,获得状态变量估计值,从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中提取NMPC控制器的预测模型,并将状态变量估计值作为NMPC控制器进行预测的初始条件,结合优化性能指标对被控变量进行优化控制,以及在控制回路中加入PI控制,利用NMPC与PI的线性切换组合控制泵池补加水将泵池液位维持在安全范围内,解决了现有磨矿分级过程控制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能对泵池液位进行精准控制,同时减少了算法计算量,且本发明可保证生产安全,减少能耗,提高磨矿产量、稳定产品细度。

    蜂窝规整度检测的分支点识别顶点提取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83235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88047.5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规整度检测的分支点识别顶点提取方法及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图像、图像处理、顶点提取、形态分析;所述步骤“图像处理”包括:降噪滤波、二值化、形态学滤波、骨架化、图像扩展;“骨架化”将像素值为1的线段全部置为单位像素宽度的线段,并绘制骨架图;所述步骤“顶点提取”:是以骨架像素矩阵Pxy为对象,顺序执行并包括:识别点编号、顶点识别和顶点记录;所述系统包括检测台、数码相机和计算机;所述数码相机和计算机电连接;所述数码相机至少为一台,其分辨率不低于1080P,配置远心镜头,其安装方式为固定式或/和移动式。本发明的方法及其系统具有科学合理,简单易行,检测精度高,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平移式弹簧摩擦隔震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07246074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263752.0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熊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36 E04H9/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移式弹簧摩擦隔震支座,具有上部部件和与上部部件配合的下部部件。上部部件具有平台部和与平台部连接且位于平台部下方的上部滑动部,上部滑动部的下表面形成为上部滑动平面。下部部件具有底座和与底座连接且位于底座上方的围壁,在底座的被围壁包围的上表面形成有与上部滑动平面接触的下部滑动平面。在上部部件与下部部件配合时,上部滑动部位于围壁包围的空间中,在上部部件与下部部件之间连接有弹簧,且弹簧位于围壁的外围。本发明的平移式弹簧摩擦隔震支座上滑动面为平面且增加自复位装置的设置,提高了平移式弹簧摩擦隔震支座的隔震效果。

    轨道车辆部件异物高速冲击试验用快速冷却环境箱

    公开(公告)号:CN11993558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97638.7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部件高速冲击物冲击实验领域,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部件高速冲击物冲击快速冷却环境箱,包括箱体,箱体的一个侧面为冲击物入射门,箱体的其他侧面的内壁上铺设有液氮冷凝管及环境温湿度传感器,液氮冷凝管通过外接通道与自增压液氮罐相连,实现降温冷却媒介的导通输送;冲击物入射门与箱体骨架活动连接,冲击物入射门上设有可调位置滑行机构,可调位置滑行机构的左右侧连接有可拉伸部,可调位置滑行机构上设有一次性低强度密封隔热膜,冲击物入射口位于一次性低强度密封隔热膜区域;箱体内壁上设有待测试件固定安装夹具;箱体内壁上有高速摄像头安装接口,旋转支撑座设置在箱体的底部。上述环境箱能快速实现预设低温环境且能多角度冲击试验。

    一种磨矿过程智能优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9151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980614.5

    申请日:2022-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矿过程智能优化控制方法,包括:S1:获取过去H小时的磨音和磨机功率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运用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计算样本数据聚类中心,并将当前时刻t初始化为0;S2:根据聚类中心更新模糊控制器输入变量的论域和隶属函数参数;S3:获取时刻t的磨音和功率数据,提取磨音趋势,计算磨音偏差;S4:将磨音偏差、磨音趋势、磨机功率输入模糊控制器,得到给矿量和给水量的设定值;S5:经过一个控制周期T后,t=t+T;S6:判断t是否小于H;若是,则返回S3;若否,则返回S1。用实际生产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比人工控制下磨矿过程平稳,矿石处理量提高了4.3%。

    蜂窝规整度检测的分支点识别顶点提取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8323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0388047.5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规整度检测的分支点识别顶点提取方法及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图像、图像处理、顶点提取、形态分析;所述步骤“图像处理”包括:降噪滤波、二值化、形态学滤波、骨架化、图像扩展;“骨架化”将像素值为1的线段全部置为单位像素宽度的线段,并绘制骨架图;所述步骤“顶点提取”:是以骨架像素矩阵Pxy为对象,顺序执行并包括:识别点编号、顶点识别和顶点记录;所述系统包括检测台、数码相机和计算机;所述数码相机和计算机电连接;所述数码相机至少为一台,其分辨率不低于1080P,配置远心镜头,其安装方式为固定式或/和移动式。本发明的方法及其系统具有科学合理,简单易行,检测精度高,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一种磨矿分级过程不确定多目标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3806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78024.8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矿分级过程不确定多目标模型及优化方法,本发明建立以最大化磨机功率来提高磨机处理量,最大化一段溢流‑0.075mm细度含量来提高产品质量的确定多目标优化模型;考虑生产过程中入矿粒度分布波动的不确定问题,将矿石粒度参数视为三角模糊参数,提出了磨矿分级过程模糊机会约束模型;采用基于可信性测度和模糊模拟的混合NSGA‑II算法求解,获得帕累托最优前沿;最后采用TOPSIS决策方法获得最优设定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将产品质量提高了3.52%,产量提高了7.56t/h。

    车辆螺旋渐进切削式冲击能量耗散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62297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1487137.6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螺旋渐进切削式冲击能量耗散方法及装置,能量耗散装置包括:压溃式吸能套筒;后端板,安装在压溃式吸能套筒一端,后端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侧壁上安装切削刀具;前端板,安装在压溃式吸能套筒与后端板相对的一端;切削吸能芯轴,设于压溃式吸能套筒内腔中,切削吸能芯轴一端可转动地穿设在通孔内,切削吸能芯轴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前端板内侧,切削吸能芯轴外侧壁上开设有与切削刀具相配合的螺旋引导槽。该能量耗散装置将压溃式吸能和切削式吸能相结合,并形成螺旋切削方式;在相同的吸能结构外形尺寸下及相同的碰撞平移空间下,提高了切削刀具的切削行程,提高了能量耗散装置的吸能量和吸能率。

    车辆螺旋渐进切削式冲击能量耗散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62297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87137.6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螺旋渐进切削式冲击能量耗散方法及装置,能量耗散装置包括:压溃式吸能套筒;后端板,安装在压溃式吸能套筒一端,后端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侧壁上安装切削刀具;前端板,安装在压溃式吸能套筒与后端板相对的一端;切削吸能芯轴,设于压溃式吸能套筒内腔中,切削吸能芯轴一端可转动地穿设在通孔内,切削吸能芯轴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前端板内侧,切削吸能芯轴外侧壁上开设有与切削刀具相配合的螺旋引导槽。该能量耗散装置将压溃式吸能和切削式吸能相结合,并形成螺旋切削方式;在相同的吸能结构外形尺寸下及相同的碰撞平移空间下,提高了切削刀具的切削行程,提高了能量耗散装置的吸能量和吸能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