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713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1419273.0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腐蚀隧道衬砌的加固结构及设计方法,加固结构设置于衬砌的待加固位置,加固结构包括加固件以及与加固件连接的混凝土层和连接件,连接件用于加固件固定在混凝土层上或固定在隧道衬砌上,本发明中的加固结构能够适用于衬砌混凝土已丧失结构强度以及无法在丧失强度的衬砌表面粘贴纤维材料或锚固钢板的工况,以适应大面积腐蚀时对隧道进行加固。本发明的设计方法中,加固件选取下一规格时,按规格递增还是规格递减顺序的判定,能够大大减少选取合适规格的加固件的计算量,并根据是否满足需求决定向上选取更大规格的加固件还是向下选取更具有经济性的更小规格的加固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63806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278024.8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矿分级过程不确定多目标模型及优化方法,本发明建立以最大化磨机功率来提高磨机处理量,最大化一段溢流‑0.075mm细度含量来提高产品质量的确定多目标优化模型;考虑生产过程中入矿粒度分布波动的不确定问题,将矿石粒度参数视为三角模糊参数,提出了磨矿分级过程模糊机会约束模型;采用基于可信性测度和模糊模拟的混合NSGA‑II算法求解,获得帕累托最优前沿;最后采用TOPSIS决策方法获得最优设定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将产品质量提高了3.52%,产量提高了7.56t/h。
-
公开(公告)号:CN11463806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78024.8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矿分级过程不确定多目标模型及优化方法,本发明建立以最大化磨机功率来提高磨机处理量,最大化一段溢流‑0.075mm细度含量来提高产品质量的确定多目标优化模型;考虑生产过程中入矿粒度分布波动的不确定问题,将矿石粒度参数视为三角模糊参数,提出了磨矿分级过程模糊机会约束模型;采用基于可信性测度和模糊模拟的混合NSGA‑II算法求解,获得帕累托最优前沿;最后采用TOPSIS决策方法获得最优设定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将产品质量提高了3.52%,产量提高了7.56t/h。
-
公开(公告)号:CN11308233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35032.7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IPC: A61M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路结构、管路组件及其使用方法。其中,所述管路结构包括:第一管路组件和第二管路组件,第一管路组件和第二管路组件分别与人体血管及多个外部功能部件相连接以实施体外血液循环,第一管路组件和第二管路组件能够基于控制操作而使所述体外血液循环在多个工作模式之间切换。本发明所公开的管路结构、管路组件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在多个工作模式之间迅速切换或转换,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场景适用性并降低了手术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082338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110335032.7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IPC: A61M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路结构、管路组件及其使用方法。其中,所述管路结构包括:第一管路组件和第二管路组件,第一管路组件和第二管路组件分别与人体血管及多个外部功能部件相连接以实施体外血液循环,第一管路组件和第二管路组件能够基于控制操作而使所述体外血液循环在多个工作模式之间切换。本发明所公开的管路结构、管路组件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在多个工作模式之间迅速切换或转换,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场景适用性并降低了手术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702274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424563.8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包括步骤S1、测定和/或计算原材料的性能参数;步骤S2、构建过剩砂层模型以及过剩浆体模型,利用过剩砂层模型确定参数ts,所述ts表示粗骨料表面的过剩填充砂层厚度,用于反映固相材料在不同细骨料占比下的滚动效应,实现对粗骨料和细骨料体积比例间的关联;利用过剩浆体模型确定参数tp,所述tp表示粗骨料和细骨料表面的过剩浆体填充层厚度,用于反映自密实混凝土在不同浆体材料占比下的润滑效应,实现对粗骨料、细骨料和浆体体积比例间的关联;步骤S3、确定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本发明能够实现动态调整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进而适应了对不同地域原材料和施工环境变化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70227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24563.8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包括步骤S1、测定和/或计算原材料的性能参数;步骤S2、构建过剩砂层模型以及过剩浆体模型,利用过剩砂层模型确定参数ts,所述ts表示粗骨料表面的过剩填充砂层厚度,用于反映固相材料在不同细骨料占比下的滚动效应,实现对粗骨料和细骨料体积比例间的关联;利用过剩浆体模型确定参数tp,所述tp表示粗骨料和细骨料表面的过剩浆体填充层厚度,用于反映自密实混凝土在不同浆体材料占比下的润滑效应,实现对粗骨料、细骨料和浆体体积比例间的关联;步骤S3、确定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本发明能够实现动态调整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进而适应了对不同地域原材料和施工环境变化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21713057U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23660633.9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管路系统及心肌保护液灌注装置,包括供液组件、出液组件及泵液组件,供液组件包括第一供液管路以及第二供液管路;出液组件包括调节管路以及出液管路,调节管路分别与第一供液管路、第二供液管路以及出液管路连通,调节管路用于调节出液管路中血液与晶体液的比例;泵液组件设置于出液管路;第一供液管路包括第一进液管以及第一降温结构,出液管路包括出液总管以及第二降温结构。通过在第一供液管路上设置第一降温结构,对血液进行降温,减少晶体液与血液之间温差,晶体液不会因为温度升高而析出气体,减少了管路系统气泡的产生,且在出液总管上设置第二降温结构对待灌注的液体进行二次降温,提高了降温效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