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镁包拆包系统及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5048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158546.3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镁包拆包系统及方法,包括视觉行架、夹具、机器人本体、破袋机、配液罐以及控制柜,所述视觉行架上安装有3D相机,所述3D相机的视野范围完全覆盖氧化镁包的放置区域,所述夹具安装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所述机器人本体能够驱动所述夹具夹取所述氧化镁包并移动所述氧化镁包至所述破袋机上方,所述破袋机用于打开所述氧化镁包,所述破袋机设置在所述配液罐的正上方,所述控制柜分别与所述视觉行架、所述机器人本体以及所所述破袋机电连接。通过视觉行架、夹具、机器人本体以及控制柜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氧化镁配液搬运、拆包、上料的机器人作业,保证了氧化镁包的抓取精度,减少氧化镁浪费问题的发生,并且大大减少人工量。

    适用于连铸板坯的金属丝喷枪导电嘴

    公开(公告)号:CN10662676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419356.3

    申请日:2015-0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连铸板坯的金属丝喷枪导电嘴,包括:导向管和导电管;所述导向管用于实现金属丝的导向作用;所述导电管用于实现金属丝的导电功能;所述导向管与导电管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导向管是使用铜合金材料制作的柱体,中间设置有第一导丝孔;所述导电管是使用紫铜材料制作的柱体,中间设置有孔径大于第一导丝孔的第二导丝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简单、成本较低的分体式导电嘴,解决了导电嘴更换困难及生产耗材成本过高问题,还解决了整体使用铜合金因为硬度太高制作困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只使用普通铜制作因为金属硬度不高而容易损坏、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

    制样分离机构及钢水质量检验流水线

    公开(公告)号:CN11885788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016232.X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样分离机构及钢水质量检验流水线。制样分离机构,包括破碎组件、翻转检测平台组件、取样器、相机、气缸、设备底座以及推板;取样器包括杆部与头部,头部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包裹布置的型砂、样壳及铁钢水试样;破碎组件用于破碎型砂,并将型砂、样壳以及铁钢水试样倾倒至翻转检测平台组件;翻转检测平台组件能够进行翻转运动;气缸与推板连接,气缸能够驱动推板在翻转检测平台组件处于水平状态时,运动至翻转检测平台组件上。本发明能够通过破碎组件自动化破碎取样器,而后通过破碎组件的倾倒、动检测平台的翻转配合相机与机械臂完成试样与样壳的分离;即本发明能够通过上述结构代替人工完成破样操作,以实现样壳与铁钢水试样的分离。

    一种氧化镁包拆包系统及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0143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71760.6

    申请日:2024-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镁包拆包系统及方法,包括视觉行架、夹具、机器人本体、破袋机、配液罐以及控制柜,所述视觉行架上安装有3D相机,所述3D相机的视野范围完全覆盖氧化镁包的放置区域,所述夹具安装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所述机器人本体能够驱动所述夹具夹取所述氧化镁包并移动所述氧化镁包至所述破袋机上方,所述破袋机用于打开所述氧化镁包,所述破袋机设置在所述配液罐的正上方,所述控制柜分别与所述视觉行架、所述机器人本体以及所所述破袋机电连接。通过视觉行架、夹具、机器人本体以及控制柜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氧化镁配液搬运、拆包、上料的机器人作业,保证了氧化镁包的抓取精度,减少氧化镁浪费问题的发生,并且大大减少人工量。

    气动加渣设备及连铸生产线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8893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382864.3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动加渣设备及连铸生产线。气动加渣设备包括料仓结构、搅拌装置、计量泵以及输送结构;料仓结构包括仓盖、料仓本体、料位传感器、料仓支架以及废料斗;料仓本体底部设置有下料口,下料口通过计量泵与输送结构相连。计量泵采用螺旋输送结构,计量泵包括泵壳、缓冲仓、螺杆等结构;且缓冲仓的出口与计量泵泵体呈预设夹角。输送结构包括两个真空发生器;本发明计量泵采用螺旋输送结构,并增加了具有预设夹角的缓冲仓,不但改善了叶片式计量泵出渣不连续的问题,还改善了计量泵出口堵料问题。除此以外,本发明通过两个真空发生器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保护渣在输送装置及管路内堵料问题的发生,并提高渣料输送效率。

    全自动加炮泥及换钎一体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85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0296835.5

    申请日:2023-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加炮泥及换钎一体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机器人机械臂、视觉检测装置、加炮泥夹具、换钎夹具以及控制器,视觉检测装置固定设置在机器人机械臂上;机器人机械臂的端部设置有快换装置,加炮泥夹具或换钎夹具通过快换装置可拆卸连接机器人机械臂;控制器包括机器人控制模块、视觉检测控制模块以及PLC控制模块,机器人控制模块连接机器人机械臂,视觉检测控制模块连接视觉检测装置,PLC控制模块连接加炮泥夹具与换钎夹具。本发明无需人工加泥及人工换钎杆,劳动强度低,动作速度快,故障率低,快捷高效,减少了生产活动中的人工操作,从而大大减少这个工作区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铁钢水试样取样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968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38065.4

    申请日:2024-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钢水试样取样系统,涉及炼钢技术领域,包括取样台、初步破碎架和试样件,所述取样台的顶部安装有初步破碎架,门架的底部安装有采集摄像头,破碎箱通过轴承安装在初步破碎架的内侧,所述施力气缸对称安装在初步破碎架的外侧,所述破碎压板安装在施力气缸的活塞端。本发明通过在初步破碎架的内侧设置有破碎分离组件,将试样件放入破碎箱中后施力气缸工作驱动破碎压板将试样件挤压破碎,铁钢水试样及样壳脱落,型砂、试样与样壳的自动脱离能够显著提高取样效率,确保每次分离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试样质量的同时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烫伤或其他安全事故的风险,有助于提升钢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拆包夹具
    8.
    发明公开
    拆包夹具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125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27357.4

    申请日:2024-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夹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拆包夹具,包括:抓取部,在外力的驱使下能够进行抓包动作;卸袋部,连接所述抓取部并能够在拆包和振动动作完成后为废袋的卸载提供推力;振动部,布置在抓取部的顶部并能够为袋内物料的卸载提供振动力;导向部,布置在所述振动部的顶部并能在拆包夹具沿轴向方向运动时进行导向和缓冲;浮动法兰部,布置在所述导向部的顶部,顶端设置有连接结构,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施力机构。本发明通过各个部件的配合,可以在下压抓包时根据包放置的姿态自动调节角度,解决了包垛不平时下插针插入深度不齐易卡阻的问题,减少原料损耗,增加了拆包夹具的通用性。

    一种高炉泥炮机自动填装非标准炮泥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22667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20506.8

    申请日:2021-04-1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高炉泥炮机自动填装非标准炮泥的控制方法,具体填装步骤如下:1)来料炮泥进行分离;2)填装机器人就位;3)填装机器人检测泥炮机的位置并分析计算出加泥口的位置;4)填装机器人检测泥炮机加泥口的盖子是否打开,若未打开则打开盖子;5)炮泥分离机启动,逐个分离来料炮泥,通过输送机构逐个向前运输;6)填装机器人动作使料斗位于输送机构的输出末端进行接料;7)填装机器人逐个将接到的炮泥添加到加泥口内直至加满时停止加泥动作;8)填装机器人将加泥口的盖子关闭;9)加泥完成,填装机器人回到初始姿态;本发明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地向高炉泥炮机自动加泥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基于集控系统的钢自动化薄板拉伸实验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598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011634.0

    申请日:2024-0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集控系统的钢自动化薄板拉伸实验机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应用服务器与上位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通讯获得薄板拉伸试样信息;步骤S2:通过交换机与现场设备上位机进行数据交互,获取设备实施状态、设备实验数据和下发指令;步骤S3:令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下发试样信息和指令,令集控系统根据任务控制现场设备进行工作,获取设备的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交互,上传实验数据;步骤S4:通过浏览器访问与操作集控系统。本发明通过获取实验设备和运输设备的实时状态,实现不锈钢和碳钢试样力学拉伸实验的全流程智能调度,自动调度设备完成试样的拉伸实验任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