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44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80266.X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合肥中科重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涡轮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引气冷却技术的富氧涡轮发动机,包括转轴机构,所述转轴机构的一端通过花键连接有压气机叶轮,压气机叶轮的内部设有抽吸冷空气作为冷源的冷源引入机构,转轴机构的另一端活动安装有涡轮盘机构,冷源引入机构包括开设在压气机叶轮上的引气口,压气机叶轮的内部开设有混气环腔,混气环腔与引气口的内部接通,花键的内部开设有冷却通道。本发明通过设置涡轮盘机构,利用冷却内槽和冷却通道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冷空气在压气机叶轮内部和涡轮盘内部循环流动,从而对涡轮盘进行快速冷却,冷却效果好,而且,引气通道均开设在叶轮和涡轮的内部,与发动机一体,不会额外占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43962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1910755574.2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涡轮转子结构,包括:一级涡轮盘、二级涡轮盘、涡轮轴、隔热套筒和径向销钉;其中,所述一级涡轮盘通过所述径向销钉与所述二级涡轮盘相连接;所述二级涡轮盘与所述涡轮轴焊接;所述隔热套筒设置于所述涡轮轴的内部,所述隔热套筒将所述涡轮轴的内部空腔分为两部分;所述涡轮轴的中心轴线、所述一级涡轮盘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二级涡轮盘的中心轴线重合。本发明满足了重型火箭高压补燃氢氧发动机工作条件需求,解决了传统方案氢涡轮转子结构安全余量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1177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40655.0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IPC: F01D5/08 , F01D9/02 , F01D25/12 , F02C7/18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气冷却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一级涡轮、涡轮导向器、二级涡轮,还包括位于涡轮导向器径向内侧的沿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导流盘、第二导流盘;涡轮导向器包括上缘板、导向器叶片及下缘板,上缘板上开设有通孔,导向器叶片上开设有前缘冷却流道,下缘板上开设有过孔,过孔轴心线与涡轮导向器在过孔处的切线倾斜设置,以使流出过孔的气流具有与一级涡轮转动方向同向的速度分量;下缘板上布设有封严环,第一导流盘、封严环及下缘板共同围出前级间冷却封严腔,第二导流盘、封严环及下缘板共同围出后级间冷却封严腔;其可降低冷气在高半径区域风阻温升,提高该区域的换热能力,有效降低轮盘的温度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01307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213718.3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Inventor: 尼古拉斯·约瑟夫·克莱 , 埃尔兹贝塔·克雷耶·科斯
Abstract: 一种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转子叶片保持系统包括转子叶片连接部件,该转子叶片连接部件限定槽,转子叶片连接部件包括第一组电导线。此外,该转子叶片保持系统包括转子叶片,该转子叶片具有接收在槽内的根部区段,转子叶片进一步包括第二组电导线。在这方面,第一组电导线和第二组电导线被电联接在一起,以允许向转子叶片供应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798058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80064137.6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埃索欧耐迪克涡轮超动力
Inventor: 贝诺伊特·皮卡尔 , 吉恩-塞巴斯蒂安·普朗特 , 马蒂厄·皮卡尔 , 安托万·高文-韦维尔 , 路易斯-菲利普·吉恩
Abstract: 一种组件,其可以包括轮辋式转子涡轮,该轮辋式转子涡轮具有:轮毂,适于安装或连接到旋转轴;轮辋式转子,该轮辋式转子具有限定至少一个冷却通道的冷却环;以及多个叶片,多个叶片中的每个叶片都与轮辋式转子相接触。定子轮叶组件位于轮辋式转子涡轮的上游,并且具有:外护罩,限定主流路,该主流路与轮辋式转子涡轮的多个叶片对准并配置成将热气体朝向轮辋式转子涡轮的多个叶片引导;以及主流路中的轮叶。冷却导叶组件具有:内护罩,限定冷却流路,与轮辋式转子涡轮的冷却环对准并配置成将冷却气体朝向轮辋式转子涡轮的冷却环引导;以及冷却流路中的轮叶。定子轮叶组件的外护罩在径向上位于冷却导叶组件的内护罩的内侧,并且其中,在定子轮叶组件的外护罩与冷却导叶组件的内护罩之间限定有周向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1796740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05775.1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涡轮,包括第一涡轮盘、第二涡轮盘和封严冷却结构,第一涡轮盘和第二涡轮盘相对布设,封严冷却结构布设于第一涡轮盘和第二涡轮盘之间,封严冷却结构包括级间盘,第一涡轮盘的轴向内端面上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涡轮盘的轴向内端面上设有第二连接部,级间盘包括环形主体、沿轴向方向布设于环形主体远离第一涡轮盘的径向端部上并分别与第一连接部的轴向外端面和径向内端面过盈配合的第一配合部、沿轴向方向布设于环形主体远离第二涡轮盘的径向端部上并分别与第二连接部的轴向内端面和径向内端面间隙配合的第二配合部以及布设于第二配合部上的第三配合部,第三配合部的径向外端部与第二涡轮盘的轴向内端面的边缘抵贴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786899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59261.1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PC: F01D5/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油气分离的发动机涡轮盘后冷却结构,包括:涡轮盘、后挡板、封严环组件、导流板、安装螺栓、涡轮轴、篦齿环及接触式封严组件;涡轮盘与涡轮轴、篦齿环固定连接而形成转子,导流板与封严环组件通过安装螺栓装配在一起形成静子;所述涡轮盘与后挡板、封严环组件之间构成盘后腔,导流板位于盘后腔中且位于涡轮盘与封严环组件之间,从而将涡轮盘盘心流入的冷却气体和通过接触式封严组件泄露进盘后腔的滑油分隔开形成单独的冷却气加速通道和滑油流通通道。本申请能够实现涡轮盘后腔排气流路和滑油流路的有效分隔,防止泄露的滑油直接接触涡轮转子高温部件,有效降低盘后腔气流沿流动过程的温度升高,提高盘后冷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70352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13190.7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浙江燃创透平机械有限公司 , 彭州西部蓝色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涡轮高压动叶的冷却结构,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结构包括叶根和叶顶,叶根底部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叶片内部设有三个通道,从叶片前缘至叶片尾缘依次设为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从第一进气口流入的冷却空气在分流片的作用下依次流经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对叶片进行冷却,冷却空气从叶顶和叶片尾缘排出;从第二进气口流入的冷却空气在分流片的作用下流经第三通道,对叶片进行冷却,冷却空气从叶片尾缘排出。本发明的叶片结构对冷却空气的供应压力需求极低,冷却效率高,且适用于冷却供气压力低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4041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50098.9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F01D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双辐板涡轮盘的冷气流路结构,包括双辐板涡轮盘、用于与涡轮叶片连接的榫头,涡轮盘盘腔靠近盘心的一端开有与盘心连通的环形开槽,涡轮盘的盘缘上开有若干与盘腔连通的冷气出口孔,盘缘上还开有与榫头匹配的榫槽,冷气出口孔位于榫槽上,榫头安装于榫槽内,榫头内端与榫槽底部留有空隙。通过上述结构形成三条冷却流路,分别为榫头与榫槽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一流路;进气孔、盘腔、冷气出口孔、空隙、通孔依次连通形成第二流路;开槽、盘腔、冷气出口孔、空隙、通孔依次连通形成第三流路。通过位于底半径、中半径、高半径的多条冷却流路对双辐板涡轮盘进行冷却,提高双辐板涡轮盘的冷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4534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50102.1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F01D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翅片的涡轮叶片榫连接结构,包括涡轮盘、与涡轮叶片连接的榫头,所述涡轮盘盘缘上开有用于与榫头匹配的榫槽,所述榫头置于榫槽内的一端上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翅片;榫头安装于榫槽内时,榫头与榫槽底部留有空隙,翅片位于该空隙内,冷却气体从所述空隙一端流入,从空隙另一端流出。本发明通过在榫头/榫槽连接结构之间设置空隙作为冷气流通槽道,采用申根引气将转静盘腔中的冷气引入冷气流通槽道中,对榫头/榫槽连接结构进行冷却,有效降低涡轮盘盘缘及榫头/榫槽连接结构的温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