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092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72606.4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10M111/04 , C10N20/0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润滑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所述润滑油组合物,包括线性硅氧烷、有机改性聚硅氧烷和季戊四醇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所述润滑油组合物中线性硅氧烷和有机改性聚硅氧烷拥有较低的低温黏度,并且具有较强的相容性,可与季戊四醇酯互溶改善其低温下黏度较大的特性;本申请制备方法得到的混合润滑体系具有混合方式简单、均一性优良、可混合量大等特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46393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22396.9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10M111/02 , C10M111/04 , C10N40/10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氨基酸型类离子液体作为润滑剂的应用,所述氨基酸型类离子液体中氨基酸作为氢键受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润滑液组合物,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氨基酸型类离子液体90‑98%,余量为水。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超润滑的方法,包括:将润滑剂涂覆于摩擦副表面,磨合后实现超润滑;摩擦条件包括:载荷1‑5N,温度为20‑25℃,线速度为0.026‑0.105m/s,磨擦时间≥10s;摩擦副为氮化硅/二氧化硅;所述谷氨酸‑植酸类离子液体的摩尔比为1:2;所述润滑剂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谷氨酸‑植酸类离子液体98‑100%,余量为水。本发明以氨基酸型类离子液体作为润滑剂能够起到显著的减摩抗磨的效果,特别是谷氨酸‑植酸类离子液体在高载荷、高湿度条件下能够实现超润滑。
-
公开(公告)号:CN119060774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55227.2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烟台德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0M169/04 , C10M111/04 , C10N30/06 , C10N30/08 , C10N30/10 , C10N30/12 , C10N30/04 , C10N30/00 , C10N4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优异表面性能的环保型锯切液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锯切液包括三羟甲基丙烷硬脂酸酯35‑65份、油溶性聚环氧烷30‑60份、抗氧剂0.05‑3份、抗磨剂0.1‑3份、有色金属缓蚀剂0.02‑0.1份。所述三羟甲基丙烷硬脂酸酯和所述油溶性聚环氧烷的重量比为(1‑3):1。所述锯切液可以保证金属加工精度和锯切截面的表面质量;保护锯片,延长使用寿命;减少锯切液的用量,降低使用成本;同时保持切削铝屑干爽无污染,便于处理;具有生物可降解性,保护工作现场操作人员的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1804343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80066210.3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巴斯夫欧洲公司
IPC: C10M107/02 , C10M111/04 , C10M169/04 , C10M107/10
Abstract: 披露了一种润滑剂组合物,其包含基于所述润滑剂组合物的总重量约30wt.%至约70wt.%的量的聚α烯烃基础油组分和基于所述润滑剂组合物的总重量最高达30wt.%的量的增稠剂。该润滑剂组合物具有各自根据ASTM D445所测量的约5cSt至约15cSt的在100℃下的运动粘度和约30cSt至约70cSt的在40℃下的运动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6066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211525022.0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深圳市美世唯润滑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10M169/04 , C10M111/04 , C10M109/02 , C10N30/06 , C10N4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润滑油的制备方法,涉及润滑油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01、制备润滑油基础油:将改性菜籽油、改性蓖麻油、聚α烯烃按照7~9:2~1:1比例混合得到基础油,称取基础油备用;步骤S02、制备抗磨添加剂:将磷酸酯或硼酸酯和氧化锌纳米颗粒在流变仪中熔融共混10min,转速为600r/min,温度为220℃,熔融后在硫化机上预热5‑10min,在经过粉碎、研磨、过筛,得到抗磨添加剂纳米颗粒;步骤S03、混合:将基础油放置在反应釜中,加入1~2份的抗磨剂抗磨添加剂纳米颗粒;步骤S04、继续向反应釜中添加抗冻剂、抗氧剂和降凝剂,最后利用超声波搅拌15min后,冷却至10~15℃,得到工业润滑油。
-
公开(公告)号:CN11583861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1596544.X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杭州得润宝油脂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M169/00 , C10M111/04 , C10M141/10 , C10M115/08 , C10N30/06 , C10N30/08 , C10N5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润滑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基础油65‑85份、稠化剂8‑15份、极压抗磨剂5‑15份、抗氧剂0.5‑5份;所述基础油包括聚α烯烃合成油和/或酯类油。本发明提供的润滑脂稳定性好,极压抗磨性能、高低温性能优异,与橡胶相容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91438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1980003780.6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Inventor: 关口浩纪
IPC: C10M111/04 , C10M101/02 , C10M105/38 , C10M107/34 , C10M137/04 , C10N30/00 , C10N30/04 , C10N30/10 , C10N40/06 , C10N40/08 , C10N40/12 , C10N4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涡轮机械、压缩机、油压机器或机床的润滑油组合物,其含有矿物油(A)、以及包含聚亚烷基二醇(B1)和多元醇酯(B2)的合成油(B),其中,矿物油(A)的含量以前述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基准计为5~95质量%,所述润滑油组合物用于涡轮机械、压缩机、油压机器或机床,即使对于高温环境下的长期使用,其氧化稳定性也优异、抑制淤渣析出的效果也高,且具有优异的水分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11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70389.7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9D179/08 , C09D7/61 , C09D7/65 , C10M111/04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性聚酰胺酰亚胺涂料、水性聚酰胺酰亚胺固体润滑涂层及其应用,涉及功能化抗磨防腐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水性聚酰胺酰亚胺涂料包括水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润滑相、抗磨相、助剂和水。本发明以水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为粘接剂,聚四氟乙烯和二硫化钼为润滑相,氧化铝和氮化硅为抗磨相,以水为溶剂,配合使用助剂,涂料不仅具有低摩擦系数,优异的耐磨和承载性能,还具备良好的耐中高温性能和储存稳定性,该涂料固化形成的涂层涂层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和减摩抗磨性能,能够在实现涂层低摩擦系数的同时提高涂层的耐磨性能,可作为运动部件表面耐磨减摩涂层应用进一步拓宽了聚酰胺酰亚胺的应用范围,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957789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0636844.X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CN)
IPC: C08J9/40 , C08J9/42 , C08L61/28 , C08L63/00 , C08K9/04 , C08K3/04 , C08K3/38 , C10M111/04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氧化石墨烯/六方氮化硼三维复合泡沫和双网络结构环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摩擦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模板‑静电自组装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六方氮化硼三维复合泡沫:将原本带负电的六方氮化硼改性成带正电荷的材料,以三聚氰胺泡沫为模板,在带负电荷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和带正电荷的六方氮化硼溶液中浸渍,通过静电相互作用,氧化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在三聚氰胺泡沫的网络结构上层层堆叠自组装,得到微观层面具有三维夹层结构的GO/h‑BN三维复合泡沫。以所述GO/h‑BN三维复合泡沫对环氧基体进行增强,能与环氧基体形成双网络结构,使环氧材料兼具较低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及较高的导热系数,摩擦学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248100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1514163.3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山东恒利热载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0M169/04 , C10M111/04 , B01D29/52 , B01F33/82 , B01F35/30 , B01F35/31 , C10N30/06 , C10N30/08
Abstract: 一种耐高温沉淀拮抗剂的生产工艺,属于润滑油制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原料制得,所述份数均为重量份:2,6‑二叔丁基对甲酚、3‑5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3‑5份;抗凝剂、0.5‑1份;分散剂、0.5‑1.5份;紫外线吸收剂、5‑10份;其余为基础油;所述抗凝剂和分散剂按比例加入组分A或组分B或组分C中;上述组分A、组分B及组分C通过在线调和加注设备添加到待更新润滑油中;耐高温沉淀拮抗剂的添加量为待更新润滑油的0.1‑0.2%。所述定量预混装置、加氮脉冲调和装置和抽吸式置换装置由前向后顺序衔接设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