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动式冗余马达齿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283370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410289756.2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波音公司

    Inventor: R·阿特姆

    Abstract: 一种容错虚拟椭圆电动马达具有被约束在定子罩中的至少四个线圈元件。驱动板由支点支撑以用于章动运动,并且具有至少四个核心段,每个核心段分别与所述至少四个线圈元件中的相应一个相关联以在激活时产生吸引力。控制处理器为所述至少四个线圈元件中的每个提供独立的电流控制以响应于接收到的位置命令和接收到的摆动角输入而激活,从而诱导所述至少四个线圈元件在驱动板上以纯扭矩和构造运转。

    准双曲面齿轮马达系列及准双曲面齿轮马达

    公开(公告)号:CN105990952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610014880.7

    申请日:2016-0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7/1163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进一步减少准双曲面齿轮马达系列中的齿轮外壳的数量。在本发明的准双曲面齿轮马达系列中,第1准双曲面齿轮马达的偏移量与第2准双曲面齿轮马达的偏移量不同,存在于第1、第2马达外壳与第1、第2齿轮外壳之间的第1、第2连接罩具有:第1、第2马达侧锁扣部,与第1、第2马达外壳嵌合;及第1、第2齿轮侧锁扣部,与第1、第2齿轮外壳嵌合,第1、第2齿轮外壳通用,且第1、第2马达外壳通用,并且第1连接罩的第1马达侧锁扣部的轴心与第1齿轮侧锁扣部的轴心之间的距离等于零,这和第2连接罩的第2马达侧锁扣部的轴心与第2齿轮侧锁扣部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不同。

    内外轴驱动机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70385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1031215.0

    申请日:2015-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203 H02K7/11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外轴驱动机构,包括主支撑板、电机连接板、一对直齿轮、一对锥齿轮、内轴、外轴、小轴、联轴器和两个直流电机,其中:主支撑板和电机连接板相互固定;两个直流电机固定于电机连接板;一个直流电机与一对锥齿轮配合成的锥齿轮副连接,另一个直流电机与一对直齿轮配合成的直齿轮副连接;锥齿轮副和内轴连接,用于传递动力;直齿轮副和外轴连接,用于传递动力。本发明能够实现同一轴线同时设置两个转动自由度的目的,使两个直流电机的动力分别传递到内外轴上,能够精简机构,节约空间,减小机器体积,在空间狭小的场合非常有用。

    机电式缆绳致动器组件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01238008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680019499.4

    申请日:2006-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电式缆绳致动器组件,该致动器具有电动机,连接到电动机的齿轮组件,连接到齿轮组件的弹簧加载回位组件,所述弹簧加载回位组件被构造为向齿轮组件施加力,从而使机电式缆绳组件返回到第一位置;以及连接到电动机的电动机电子控制电路。电动机电子控制电路包括构造为在第一方向驱动电动机,以抵抗由弹簧组件施加的力的驱动电路,和构造为减慢缆绳组件返回到第一位置的速度的制动电路。

    带小齿轮的马达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55808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610110609.X

    申请日:2006-07-26

    Inventor: 峰岛靖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小齿轮的马达,其得到可正确保证马达的辅设机构的功能上必要的间隙等、并且能够合理的容许马达轴的热膨胀。其中,形成于通过反负载侧轴承(14)及负载侧轴承(16)支承的马达轴(12)的顶端上的带小齿轮(20)的马达(M1),该马达(M1)具备:使马达轴(12)一体化的旋转板(30)和投·受光器(24、26)之间的轴方向距离被限制在预定的范围内的转数检测器(22)。上述反负载侧轴承(14),其内圈(14A)和外圈(14B)分别被固定·连接在马达轴(12)和马达壳体(32)上,负载侧轴承(16),其内圈(16A)与马达轴(12)过盈配合而被连接,并且外圈(16B)与马达壳体(32)间隙配合而被连接。

    电机单元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94678C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03824862.X

    申请日:2003-09-05

    Inventor: 天笠俊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7/1166 H02K5/225 H02K7/1163 H02K11/38

    Abstract: 一种缩小控制电路部的空间使其小型化的电机单元。在将电机和驱动控制部(4)一体化的电机单元中,将驱动控制部(4)设为立体地配置了两个电路部件收容部(33、34)的积层构造,并在两收容部(33、34)之间配设汇流线(37)。在电路部件收容部(33)中配置安装了旋转传感器(40)或位置传感器(41)等信号系统电路部件的印制线路板(38)。在电路部件收容部(34)中配置FET(44)或继电器(45)等动力系统电路部件。动力系统电路部件直接安装于汇流线(37),并隔着汇流线(37)与印制线路板(38)大致平行地进行配置。电路部件收容部(34)相对于电路部件收容部(33)配置于单元外面侧,并在其外侧安装着降温装置(32)。

    带齿轮的电动机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99421C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02118934.X

    申请日:200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能减小宽度方向扩展、并使整体宽度减小的带齿轮的电动机。它包括:电动机、将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到输出轴的多个传动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包括伞齿轮和与该伞齿轮啮合并具有与该伞齿轮的轴正交方向的轴的第2伞齿轮,所述伞齿轮和所述第2伞齿轮中的一方具有支持其轴的两端的轴支承部,所述伞齿轮和第2伞齿轮的轴都是两端部加以支承,所述伞齿轮和第2伞齿轮的轴由共同轴支承部支持相互邻近侧的端部,形成所述伞齿轮和所述第2伞齿轮的轴正交的状态,所述共同轴支承部通过使壳体的一部分向着所述相互邻接侧的端部突出而形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