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50342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680026356.X
申请日:2016-05-04
Applicant: 通快激光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R·弗莱施哈克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22 , H01S3/0604 , H01S3/08059 , H01S3/08072 , H01S3/0813 , H01S3/10061 , H01S3/2325
Abstract: 一个角立方体式反射器(1)用于以锐的偏转角(β)在激光射束空间反向的条件下向回反射激光射束,具有一入射反射器(RA),一中间反射器(RB)和一出射反射器(RC)。所述入射反射器(RA)、中间反射器(RB)和出射反射器(RC)这样相互布置,使得沿着配属于角立方体式反射器(1)的入射射束路径(11)入射的激光射束沿着出射射束路径(13)反射,所述入射射束路径(11)与出射射束路径(17)在锐的偏转角(β)下在重叠区域(19)中相交,入射‑出射平面(7)通过入射射束路径(11)与出射射束路径(17)展开,并且所述中间反射器(RB)以角度且在空间上与入射‑出射平面(7)错开地布置。此外对于歪斜延伸的入射和出射射束路径(11,17)公开了相应激光射束反向。
-
公开(公告)号:CN104348072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381033.5
申请日:2014-08-05
Applicant: 罗芬-西纳英国有限公司
Inventor: 贾森-罗伯特·李 , 本杰明-斯图尔特·富尔福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10023 , H01S3/0602 , H01S3/0606 , H01S3/0612 , H01S3/08072 , H01S3/08095 , H01S3/081 , H01S3/0941 , H01S3/10061 , H01S3/163 , H01S3/2232 , H01S3/2325 , H01S3/2333
Abstract: 一种光学放大器,所述光学放大器在单矩形活性介质上集成预放大和功率放大,用于放大低功率超短脉冲以达到优化功率水平。种子光束沿着第一预放大路径穿过放大介质,该第一预放大路径由介质的多次穿越形成。光束沿着第一路径成像回来,形成作为预放大的介质的双次通过。接着,沿着第二功率放大路径,光束再次重新成像回到介质,形成单次通过的介质的多次穿越。路径是独立的,但是重叠,从而实现有效的功率提取。基于无源元件的实施例都在此描述。
-
公开(公告)号:CN103636082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280024351.5
申请日:2012-04-18
Applicant: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Inventor: 丹尼·阿尔巴赫 , 简-克利斯朵夫·尚特卢 , 安东尼奥·卢恰内蒂 , 蒂埃里·诺沃 , 伯纳德·文森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5/02407 , H01S3/0404 , H01S3/042 , H01S3/0604 , H01S3/0621 , H01S3/0625 , H01S3/080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管理光学元件(2)中的热的设备(1),包括:光学元件(2);参考温度下的材料(5);和直接位于参考温度下的材料(5)和光学元件(2)之间的中间气体层(4),所述中间气体层(4)在其至少一部分厚度上处于由中间气体层(4)的厚度限定的所谓的瞬时扩散状态,使得中间气体层(4)中的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与所述厚度的比值在0.1和10之间。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中间气体层的厚度在10μm和5mm之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所述设备(1)中实施用于管理光学元件(2)的温度的热管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51477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06385.1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8072 , H01S3/094
Abstract: 一种高能钛宝石多通放大器热透镜效应的抑制方法,通过计算确定钛宝石在具体泵浦条件下的热透镜焦距,再根据放大器的空间布局创建一相应的透镜阵列,在放大输出准直平面波的假设上,利用ABCD矩阵反向计算出信号光在扩束系统中凸透镜处的半径和此光束的会聚角,再根据实际入射信号光设计一相应扩束系统,使扩束后凸透镜处的信号光半径与上述计算值相等,并具有与上述会聚角相等的发散角,从而能够正好补偿热透镜对光束的聚焦作用。本发明在不引入任何额外的光学元件的基础上,对热透镜产生的光束聚焦做出了完全补偿,避免了热自聚焦现象所引起的激光工作物质损伤,并有效提升了放大器的能量提取效率。本发明具有简单高效,实用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79773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10501515.5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nventor: 市原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H9/008 , A61B5/0095 , H01S3/0407 , H01S3/08004 , H01S3/08072 , H01S3/08086 , H01S3/0823 , H01S3/092 , H01S3/106 , H01S3/115 , H01S3/131 , H01S3/1623 , H01S3/1633 , H01S3/16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提供了一种激光设备,其包括:空腔,具有输出镜和反射镜;布置在空腔内的激光介质和激发灯;波长选择器,允许从多个波长之中选择对于要发射的激光脉冲的波长;以及控制器,控制激发灯的发射定时、根据要以多个波长中的哪个波长来发射脉冲而确定的激发灯的发射能量、以及脉冲的发射。控制器连续地发射由包括至少两个波长的脉冲的多个脉冲形成的脉冲列。
-
公开(公告)号:CN10257025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62573.2
申请日:2011-12-19
Applicant: 泰勒斯公司
Inventor: S·布朗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604 , H01S3/025 , H01S3/0404 , H01S3/0407 , H01S3/042 , H01S3/08045 , H01S3/08072 , H01S23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纵向冷却抑制横向激射的发射激光束的装置,其包括圆柱形固态放大介质(1),该圆柱形固态放大介质(1)具有荧光波长λ,由连接两个端面S1和S2的表面∑限定并通过两个端面或其中一个进行泵浦,以便成为增益介质。它包括与放大介质(1)在端面之一上接触、热导率为Cr的冷却流体(31),以及吸收或散射荧光波长的热导率为Ci<0.3Cr的折射率匹配液体(21),其与放大介质(1)在其表面∑上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2414943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80001932.2
申请日:2011-03-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109 , G03B21/20 , G03B21/2033 , H01S3/0621 , H01S3/0627 , H01S3/08072 , H01S3/094076 , H01S3/1312 , H04N9/3111 , H04N9/31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波长转换装置,包括:产生激励光的激励用光源(11);通过激励光产生基波光的激光介质(12);配置在激光介质(12)的两侧、使基波光谐振的两个谐振镜(13);配置在两个谐振镜(13)之间、将基波光波长转换为谐波光的波长转换元件(14);以及生成脉冲调制信号、对激励用光源(11)进行脉冲驱动的驱动部(15),激光介质(12)采用具有热光学效应、热光学常数为正值的材料,由驱动部(15)生成的脉冲调制信号具有包含脉冲的上升沿的初始区间(P1)和初始区间之后的剩余区间(P2),初始区间(P1)的平均信号强度大于剩余区间(P2)的平均信号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740992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160929.X
申请日:2009-07-24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IPC: H01S3/06 , H01S3/0941 , H01S3/10 , H01S3/16 , H01S3/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604 , H01S3/025 , H01S3/0405 , H01S3/042 , H01S3/0612 , H01S3/0621 , H01S3/07 , H01S3/08 , H01S3/08072 , H01S3/08095 , H01S3/0813 , H01S3/09408 , H01S3/10061 , H01S3/1643 , H01S3/2316 , H01S3/23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增益介质及使用该激光增益介质的激光振荡器。所述激光增益介质包括:光学介质,该光学介质构造用于传输激光束,并具有入射面、第一面和与该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以及增益介质,该增益介质构造用于放大该激光束同时反射该激光束。增益介质中的至少一个结合在该光学介质的第一面上作为第一面增益介质,而剩余增益介质中的至少一个结合在光学介质的第二面上作为第二面增益介质。激光束入射到光学介质中,并通过第一面增益介质和第二面增益介质被放大同时通过第一面增益介质和第二面增益介质被交替反射。
-
公开(公告)号:CN100479272C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510059594.4
申请日:2005-03-3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602 , H01S3/005 , H01S3/07 , H01S3/08 , H01S3/08072 , H01S3/0815 , H01S3/091 , H01S3/2316
Abstract: 提供一种固体激光装置。本发明的固体激光装置,包括固体激光介质、对上述固体激光介质进行激励的光源、和夹着上述固体激光介质构成激光共振器的至少2个反射镜,其构成为,在上述固体激光介质与至少1个反射镜之间的空间内设定假想镜面的同时,在上述假想镜面与上述反射镜之间设置至少1个光学元件,通过假想镜面~光学元件~反射镜~光学元件~假想镜面的往返路径,往路上的假想镜面与返路上的假想镜面在光学上是共轭的。由此能够利用简单、可靠性高的结构,得到高输出的、宽脉冲固体激光束的固体激光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112723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680004857.8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1307 , G02F1/37 , G02F1/377 , H01S3/0405 , H01S3/042 , H01S3/0632 , H01S3/08072 , H01S3/08077 , H01S3/094049 , H01S3/0941 , H01S3/10053 , H01S3/109 , H01S3/23 , H01S3/2383 , H01S3/2391 , H01S5/4062
Abstract: 阵列型波长转换激光装置具有:一个或多个激光元件(1),其具有发光点,呈一维阵列状输出基波;波长转换元件(2),其对入射的基波进行波长转换,输出波长转换光;以及输出镜(3),其反射基波,透过由波长转换元件(2)进行波长转换而成的波长转换光,波长转换元件(2)配置在激光元件(1)与输出镜(3)之间,根据在相邻的发光点彼此之间产生相位同步的塔尔博特条件,设定由激光元件(1)输出的基波的束腰(103)的位置与输出镜(3)之间的距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