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7722C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01136596.X
申请日:2001-10-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084 , G21C7/08 , G21C9/00 , G21C15/18 , G21Y2002/301 , G21Y2002/302 , G21Y2002/304 , G21Y2002/50 , G21Y2004/30 , G21Y2004/40 , Y02E30/31 , Y02E30/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凑的经济的原子能发电站。在核反应堆压力容器201的底部设置由反应堆芯支撑板204、上部栅格板205及其所支撑的燃料集合体206组成的反应堆芯202,在上部栅格板上配置控制棒导向筒213和反应堆芯护罩203,而且,在其上方设置控制棒驱动机构211,由此,能够从反应堆芯的上方插入控制棒212,同时,通过控制棒导向筒的烟囱效果来进行冷却水的反应堆内自然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4751906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081166.5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5/14 , F22B1/02 , F22B1/023 , F22B37/268 , G21C1/084 , G21C1/30 , G21C15/16 , G21C19/42 , G21D1/006 ,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系统和核反应堆系统,热交换系统包括:加热装置;热量消耗装置,热量消耗装置与加热装置通过管道连接而形成回路;以及蒸汽,所述蒸汽在供给热源前处于湿蒸汽状态,并且通过与加热装置热交换成为干蒸汽或者过热蒸汽后供给热量消耗装置。通过采用水蒸汽作为换热介质提高了换热效率,并改善了核反应堆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563004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280024551.0
申请日:2012-05-10
Applicant: 阿海珐核能公司
Abstract: 一种具有燃料棒之间的变化间隔的核燃料组件。该核燃料组件(2)的类型为包括成束的燃料棒(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燃料棒(4)在燃料组件的最低部分中以第一栅格排布而在燃料组件的最高部分中以第二栅格排布,所述第一栅格具有燃料棒(4)之间的非统一间距,所述第二栅格具有燃料棒(4)之间的统一间距。适用于BWR核燃料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65913C
公开(公告)日:2004-09-08
申请号:CN99111510.4
申请日:1999-08-18
Applicant: 东芝株式会社
Inventor: 平岩宏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7/02 , G21C1/084 , G21Y2002/201 , G21Y2002/304 , G21Y2004/30 , G21Y2004/402 , G21Y2004/403 , Y02E30/31 , Y02E30/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沸水型原子反应堆,堆芯通过具有使水流过若干燃料组件间隙的旁路部的自然循环方式冷却,且将额定输出运行时动态空穴反应性系数的绝对值设定在5φ以下,或者将空穴反应性系数设定在-0.07%Δk/k/空穴率(%)以上、-0.03%Δk/k/空穴率(%)以下的范围内。还可以设定燃料组件最下方的再生区域长度大于最上方再生区域长度,使旁路部宽度大于管道箱宽度的12%以及在燃料组件的四个角上配置有水棒或设置有可设置一根燃料棒的空隙。
-
公开(公告)号:CN106469578A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505380.9
申请日:2015-08-18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IPC: G21D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9/04 , G21C1/084 , G21C13/024 ,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的布置结构,其包括反应堆厂房、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主泵和主管道,反应堆厂房内设有筏基底板;压力容器安装在反应堆厂房中,并位于筏基底板的上方;主管道连接在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之间而形成主回路,稳压器布置在主管道上;所述与压力容器连接的主管道的中心和反应堆厂房内部筏基底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差L为9.7m~10.8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了主回路下沉布置,因此能够在反应堆燃料组件结构设计不做大的调整的情况下,将反应堆燃料组件抗震加速度提高到0.3g或以上,从而提高了反应堆抗震能力,使其能够达到国际上公认的对三代核电技术的抗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816884A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200480019108.X
申请日:2004-05-07
Applicant: 法玛通ANP有限公司
Inventor: 尼古拉·科列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5/16 , G21C1/084 , G21Y2002/301 , G21Y2004/302 , G21Y2004/305 , Y02E3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反应堆堆壳(2),在反应堆堆芯(6)与用于汽水分离的分离装置(10)之间设置有流体室(8),其流动横截面面积在分离装置(10)之前变大。通过横截面的扩大实现了对从反应堆堆芯(6)流出的汽水混合物(G)的预分离。优选通过应用该预分离,使得只是在中央区域设置有旋流分离装置(24),以及仅在旋流分离装置(24)附近设置干燥装置(26)。由此实现了压力反应堆堆壳(2)的总结构高度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351353A
公开(公告)日:2002-05-29
申请号:CN01136596.X
申请日:2001-10-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G21C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084 , G21C7/08 , G21C9/00 , G21C15/18 , G21Y2002/301 , G21Y2002/302 , G21Y2002/304 , G21Y2002/50 , G21Y2004/30 , G21Y2004/40 , Y02E30/31 , Y02E30/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凑的经济的原子能发电站。在核反应堆压力容器201的底部设置由反应堆芯支撑板204、上部栅格板205及其所支撑的燃料集合体206组成的反应堆芯202,在上部栅格板上配置控制棒导向筒213和反应堆芯护罩203,而且,在其上方设置控制棒驱动机构211,由此,能够从反应堆芯的上方插入控制棒212,同时,通过控制棒导向筒的烟囱效果来进行冷却水的反应堆内自然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22357C
公开(公告)日:1993-10-06
申请号:CN89104258.X
申请日:1989-06-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G21C15/22
Abstract: 一种自然循环反应堆,具有内设堆芯的反应堆压力壳。堆芯这样放置;即使与反应堆压力壳联接的任何管道破裂而使反应堆压力壳中的冷却剂液面由于倾泻而降低,堆芯的顶部也一直浸没在冷却剂中。则在与反应堆压力壳联接的任何管道出现破裂时,反应堆堆芯一直浸没在冷却剂之中,从而保证排除了这种可能性,即在倾泻结束后一蓄积冷却剂注入系统启动并开始将冷却剂注入到反应堆压力壳中前的一段时间内,反应堆的堆芯顶部会暂时暴露。
-
公开(公告)号:CN1038718A
公开(公告)日:1990-01-10
申请号:CN89104258.X
申请日:1989-06-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G21C15/22
Abstract: 一种自然循环反应堆,具有内设堆芯的反应堆压力壳。堆芯这样放置;即使与反应堆压力壳联接的任何管道破裂而使反应堆压力壳中的冷却剂液面由于倾泻而降低,堆芯的顶部也一直浸没在冷却剂中。则在与反应堆压力壳联接的任何管道出现破裂时,反应堆堆芯一直浸没在冷却剂之中,从而保证排除了这种可靠性,即在倾泻结束后一蓄积冷却剂注入系统启动并开始将冷却剂注入到反应堆压力壳中前的一段时间内,反应堆的堆芯顶部会暂时暴露。
-
公开(公告)号:CN106158055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610304143.0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3/10 , G21C1/084 , G21C13/022 , G21C13/024 , Y02E30/40
Abstract: 操作台区隔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操作台,围绕操作台的侧壁,设置在侧壁上部上的天花板,反应堆井,燃料池,干燥器和分离器坑,设置在侧壁上的设备舱口,设置在侧壁上的气锁,以及设置在贯通部内的隔离阀。操作台区隔形成具有耐压性和防泄漏功能的压力边界,经由密闭壳顶盖与密闭壳接触并且与反应堆建筑的设备区域分离,并且没有防爆板。
-
-
-
-
-
-
-
-
-